相干光OFDM在高速光传输中的应用

2013-10-27 06:35郝耀鸿
通信技术 2013年1期
关键词:色散偏置载波

李 波, 郝耀鸿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2)

0 引言

基于10 Gb/s波分复用技术(WDM)的光通信系统是信息传输的主要承载平台,40 Gb/s的商用系统也已开始部署,随着IP业务的发展和网络流量的提升,对100 Gb/s甚至更高速率光传输系统的需求更为迫切。目前在100 Gb/s光通信系统实现方案中,主要有电时分复用(ETDM)技术、光时分复用(OTDM)、偏振复用(PDM)+正交相对相移键控(DQPSK)方案、相干检测+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以及光正交频分复用(光 OFDM)系统[1-2]。ETDM采用减小符号持续时间的方法来增加系统容量,增加了符号间干扰,严重影响系统性能;OTDM技术要求在光域内实现复用/解复用、时钟提取等技术,目前离实用阶段还有距离;PDM+DQPSK技术采用偏振态和相位的双重调制,但由于偏振模色散影响,偏振状态随频率会发生改变,这要求能进行自动调整,使两偏振光始终保持分离,因而需要通过光偏振控制器等复杂光器件来调节偏振态,系统光学结构复杂、相位调制容限低。CO-OFDM 结合“相干光通信”、“OFDM多载波调制”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可有效抵制光纤色散,具有频谱利用率高、均衡实现简单等优点[3-4],有望成为解决长距离、高速光传输的首选方案。

1 相干光OFDM系统方案

1.1 基本思想

采用多载波复用技术,将串行高速信息转换为并行低速传输,每一个子载波信道近似为平坦信道,加上循环前缀的采用,可完全消除由色散引入的符号间串扰(ISI);同时,光OFDM系统不需要加入复杂的色散管理机制,减小了网络的复杂度和系统建设运行的成本。

采用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IFFT/FFT),实现子载波的调制和解调,有效降低实现复杂度;并且随着数字信号处理(DSP)的发展,可进一步降低算法实现复杂度。

选择正交子载波,有效提高频带利用率。CO-OFDM 系统采用一组正交子载波承载信息,允许子载波频谱相互重叠,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频谱资源,充分提高频谱效率(提高到2.9 bit/s/Hz以上,IM/DD的WDM系统频谱效率为1 bit/s/Hz),大大降低每比特传输成本,并且通过与复用技术以及M-QAM 等先进调制制式相结合,可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5]。

1.2 发送机方案

CO-OFDM系统发送端主要实现OFDM信号的产生、调制及上变频。单载波系统针对的是基于强度调制的单极性(正数)离散数字信号,而CO-OFDM 系统在发射机结构上与单载波系统有很大不同,增加了数字信号处理模块(DSP)和数模转换模块(DAC),采用的是光域调制[6],驱动电信号为双极性模拟信号(有正负),由于信号PAPR较大,CO-OFDM系统对 MZM线性调制特性要求也更为严格,如图1所示。因此,对于CO-OFDM系统发送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MZM对OFDM信号的线性调制。

图1 CO-OFDM系统发射机结构

1.3 接收机方案

CO-OFDM 系统接收机主要完成信号的检测、解调及信号处理。光电检测部分主要是把光OFDM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接收部分对OFDM信号进行解调及电域处理。CO-OFDM 系统采用平衡光电检测器[7],一般包括光带通滤波器(OBPF)、光电二极管(PD)、耦合器和低通电滤波器(ELPF),通过加入耦合器将接受信号与本地光载波混频,然后再用光电二极管进行平衡式接收。由于OFDM信号为复数信号(I/Q支路),所以需要有两套平衡接收器,分别用来解调和检测信号的实部(I)和虚部(Q),如图2所示。

图2 CO-OFDM系统平衡接收机结构

光电二极管后加入一个减法运算器,对两个输出电流进行差分运算,I支路差分电流:

通过减法运算,得到Q支路差分电流:

平衡光检测后,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高频噪声,从而得到两支路信号。从式(7)可知,如果本地载波与接收信号光载波同频,那么通过平衡接收器检测后的输出I/Q支路信号就是接收信号的实与虚部;通过平衡接收检测后的信号噪声成分通过差分运算被有效抵消,对提高系统接收灵敏度十分有益。

1.4 色散均衡算法

接收端OFDM信号与发送信号比较,幅度、相位均发生了变化,除了由光纤色散引入的相位偏移外,还有由 ASE引入的随机加性高斯白噪声nk,i和由激光器相位漂移引入的对符号内子载波都相同的噪声φi。CO-OFDM系统中射频信号上变频以及光信号检测都基于线性转换,系统模型可等效为并行线性信道的叠加[8],如图 3所示,其中xi,k、yi,k分别是发送端和接收端信号,hk是OFDM信号中每一个子载波信道的传输函数。

图3 CO-OFDM系统等效信道模型

在单载波系统中,信号调制是在时域实现,而CO-OFDM 系统则是在频域完成,这样可以将信息更准确地调制到子载波上,更重要的是由于系统中OFDM信号的线性传输,可以通过插入训练序列和导频序列,与已知发送信息比较,利用导频序列估计出导频位置的频率响应值,然后再从导频位置的初始估计出发得到信道其它所有位置的估计值,从而得到整个信道的传输函数,进而实现信号均衡[9]。CO-OFDM 系统的这一色散补偿特性,也是将OFDM技术应用于长距离、高速光传输系统的重要原因之一。

2 数字仿真结果

对 CO-OFDM 系统中马赫-曾德尔光调制器[10](MZM)非线性特性进行了数字仿真。图 4为CO-OFDM系统品质因子Q与MZM偏置点关系曲线[11]。从中可以看出,系统Q值随着MZM偏置点的选择而变化。当偏置点在积分点时( β= π/4),系统Q值为6.9 dB;当偏置点在零点时( β= π/2),系统Q值为17.5 dB,达到最大值,较积分偏置点系统性能提高10 dB以上;之后,随着偏置点的变化,系统Q值逐渐减小。

图4 CO-OFDM系统中MZM偏置点选择与系统Q值关系曲线

对CO-OFDM系统均衡前后信号星座图进行仿真,如图5所示。经过光纤传输,色度色散产生相位偏移使信号星座图产生旋转,各象限点混叠,无法进行有效判决,如图5(a)所示。通过提取训练序列,估算出各子载波信道函数,经频域均衡(复数相乘)后的信号星座图,基本收敛到原象限,大大较少了信号点混叠,星座图紧凑有序,误判点回到原象限,信号可实现正确接收,如图5(b)所示。

图5 CO-OFDM系统均衡前后接收信号星座图

3 结语

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CO-OFDM)是有望成为未来解决100 Gb/s高速光传输实现方案之一。采用子载波并行传输,可有效抑制光纤色散效应;子信道等效为非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单抽头频域均衡实现简单;调制/解调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IFFT/FFT),大大降低系统实现复杂度。但由于单模光纤纤芯很细,受到多种非线性效应的影响严重[12],而无线信道没有非线性效应,因此对CO-OFDM系统非线性效应研究也非常重要。

[1]胡心怡,方睿,李日欣,等.OFDM技术发展综述[J].通信技术,2010,40(08):132-134.

[2]曾玖贞,王超,王彦.基于DSP的正交频分复用的实现[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2(07):84-86.

[3]LOWERY A J,ARMSTRONG J.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for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of Long-haul Optical Systems[J].Optics Express,2006,14(06):2079-2084.

[4]ZHU Xianming, Shiva Kumar.Nonlinear Phase Noise in Coherent Optical OFDM Transmission Systems[J].Optics Express,2010,18(07):7347-7360.

[5]吴翊洲,周新志.一种多载波 MFSK信道编码方案[J].通信技术,2011,41(02):6-9.

[6]ARMSTRONG J.OFDM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s[J].J.Lightwave Technol, 2009,27(03): 189-204.

[7]TANG Y,HO KP,SHIEH W.Coherent Optical OFDM Transmitter Design Employing Predistortion[J].IEEE Photon Technol Lett,2008(20):954-956.

[8]SHIEH W.Coherent Optical MIMO-OFDM for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s[M].Eurpean:[s.n.],2007.

[9]郝耀鸿,王荣,李玉权.相干光 OFDM系统中的相位估计[J].电路与系统学报,2011,16(01): 20-24.

[10]闻和,葛逸宏,姜欢.基于相干自混频原理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偏置点的监测[J].中国激光,2009,36(8):2035-2041.

[11]郝耀鸿,李玉权,王荣.相干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光调制优化设计[J].中国激光,2011,38(03):0305003.

[12]Ezra Ip. Nonlinear Compensation Using Back propagation for Polarization-Multiplexed Transmission [J].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2010(28):939-951.

猜你喜欢
色散偏置载波
水声单载波扩频均衡技术研究
基于40%正面偏置碰撞的某车型仿真及结构优化
基于双向线性插值的车道辅助系统障碍避让研究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知识巩固
色散的成因和应用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随堂练
历元间载波相位差分的GPS/BDS精密单点测速算法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随堂练
用于SAR与通信一体化系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波形
低载波比下三电平NPC逆变器同步SVPWM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