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 路在脚下

2013-11-20 10:19石城客
北京观察 2013年1期
关键词:老百姓小康社会报告

文/石城客

美丽中国,不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的诉求,是全体中国人的殷切期盼。建设美丽中国,不只是政党、政府的事,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都应该奉上绵薄之力。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的一段话。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受到普遍关注。美丽中国,本是田园牧歌式的诗意表达,能够上升为执政党的理念、国家的战略,令人惊喜。

何谓美丽中国?也许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革命先烈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说到中国天然风景的美丽,我可以说,不但是雄巍的峨眉,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自城市以至乡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流连难舍的胜景……”

自然美景,名胜古迹,确实是美。美,不止是风貌的美,还包括环境的美。《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南朝文学家丘迟说过,“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远在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细述这些文字,便可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古人敢在沂水里洗澡,说明河水没有污染;看到了群莺乱飞,说明生态好;畅快地感受江上清风、欣赏山间明月,则足以说明当时的环境美不胜收。而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美丽中国,正是以生态文明为主旨,使天更蓝、水更净、空气更清新。

物质再丰富,经济发展再强劲,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安全可靠、沁人心脾的生活品质,就失去了意义,正如有官员所称“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的讽刺”。也正因如此,不仅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在其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的是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要求的是在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中实现增长”。GDP增速慢一些,但更有质量一些,这是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美丽中国,美在生态,也美在建成小康社会,美在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常说幸福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状态,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钱袋子空瘪,就难有幸福可言。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大有深意存焉。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提出,顺应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生活的期盼,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富的有效选择,也是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富国强的必由路径。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GDP很光鲜,老百姓的钱袋子没有同步鼓起来;如果高楼大厦林立、重大工程群起,而老百姓的生活没有根本改善,经济账单再靓丽也缺少了魅力。

钱袋子要鼓,后顾之忧要除。世人吁盼已久的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4%的目标,已然实现,但教育不公平仍然存在,比如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上学难、上学贵仍然困扰不少人;房价高增长的势头虽被遏制,但一些地方的房价仍然虚高,保障房离住房困难群体仍有距离;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一些人心中的酸楚与苦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养老难题仍未化解,人们既对养老金多轨制不满,也对养老金不高深怀担忧,更为找到一张养老床而发愁——据报道,普通老人想进公办养老院,“至少要等十年”,而民办养老院分为两类,一类设施奇缺,服务恶劣;另一类条件好,价格惊人,每月动辄上万元。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解决,但只有加大投入,有条不紊地快速推进,早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失有所助……”老百姓的焦虑才会少一些。

如今,老百姓吃饱喝足不成问题,但频频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心惊肉跳,以至于有人常常感叹“今天,还能吃什么、还敢吃什么?”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会议上说,有一次,一位高层领导看到了一则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后,直接给他打了电话,质问道:“我作为一个消费者问你,这件事你们到底能不能管得了?”支树平坦言,“有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的确让人心惊肉跳,非常难受”。很显然,食品安全问题不是小问题,从上到下都在严重关切,但如何才能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拷问着制售者的良心,也考验着制度建设,考问着执法决心。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行进,公民的权利意识、监督诉求也越来越强烈,美丽中国离不开公平正义,离不开法律尊严,也离不开权利得到尊重。如果拼爹盛行,如果特权膨胀,如果规则被一再践踏,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根除,美丽中国只能徒有其表,其内核必被蚕食。值得提及的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被写入十八大报告。“三清”进入全国党代会报告,这是首次。清,不单是自然状态和个人修为,还是一种权力品格、政府品质和政治伦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何谓清水之源头?制度须健全,权力监督更需落实,将权力关在笼子里,权力运作再透明一些,“三清”才能由愿景变为美好现实。

美丽中国,不是一个人、一个群体的诉求,是全体中国人的殷切期盼。建设美丽中国,不只是政党、政府的事,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都应该奉上绵薄之力。当然,建设美丽中国,也不能只是一句华美的口号,更要落实在踏踏实实的行动中,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渐靠近梦想,正如习近平所称,“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如果把美丽中国当作中国梦,那么相信有了路线图、时间表之后,上下一心,协力圆梦,美丽中国就不再遥远。

猜你喜欢
老百姓小康社会报告
对老百姓好就是对党忠诚——践行正确人民观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老百姓的微笑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奋进“十三五” 实现“小康梦”——小康社会在江苏大地的现实写照系列报道
报告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