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分析

2013-11-29 10:03吕桂玲朱学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23期
关键词:病区输液卫生

吕桂玲 王 赏 朱学凤 王 静

吕桂玲:女,本科,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内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降低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已成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践中发现,护理人员虽然熟练地掌握了手卫生的操作规范及手卫生时机,但在实际工作中手卫生依从性并不尽人意。为了了解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真实情况,笔者对本院89名护理人员静脉输液前及为2例患者静脉输液间手卫生依从性进行了现场观察,并结合同期我院感染管理部所做的环境卫生学监测(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提醒广大护理人员重视手卫生。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1年12月26~30日,随机观察并记录我院31个病区正在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的89名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男1名,女88名。年龄21~36岁。工龄1~18年,平均6~24年。学历:专科74名,本科15名。职称:护士33名,护师36名,主管护师20名。

1.2 调查方法由调查者到31个病区,在事先不告诉输液护理人员调查的内容、现场也不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作任何评价的情况下,逐一记录观察的项目,完成一个病区后调查者再进入另一个病区。

1.3 评价指标(1)手卫生时机。观察护理人员进行静脉输液前后是否进行手卫生,未进行为不合格。(2)手卫生方法。观察并记录护理人员是否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法(包括使用速干手消毒液),缺少步骤为不合格。(3)手卫生时间。每次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液搓手<15 s为不合格。(4)细菌学监测。卫生手消毒后采样的标本应用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培养48 h,菌落数>10个/cm2为不合格。环境卫生学监测(手监测)数据来源于我院感染管理部2011年第四季度现场随机抽样所做的细菌培养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护理人员静脉输液前和为2例患者静脉输液间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消毒后细菌学监测采用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89名护理人员静脉输液前和为2例患者静脉输液间手卫生依从性(表1)

表1 89名护理人员静脉输液前和2例患者静脉输液间手卫生依从性(名)

2.2 2011年第四季度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表2)

表2 2011年第四季度环境卫生学监测(手监测)结果

3 讨论

医院感染的发生,除与患者机体本身内在因素有关之外,还与医院管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密切关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手污染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手污染的细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群,这一途径比经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1]。护理人员是医院内与患者直接接触频次最多的群体,如果护理人员手卫生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的手将成为医院内感染最重要的间接传播媒介。表1显示,输液前和为2例患者静脉输液间进行手卫生的合格护理人员分别是37名和36名,分别占调查人员总数的41.57%和40.45%,达到手卫生规范要求的人数不到一半,表明护理人员手卫生的意识较差,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该结果与严玲华[2]报道的临床护士在手卫生时机的实际洗手率平均为44.87%接近。从护理人员的层次来看,护师手卫生合格率最高,但此结果与表2医院管理部门对护理人员的手进行卫生学监测的结果(合格率>94%)对比,合格率存在很大距离。从医院关于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数次考试成绩来看,医务人员绝大多数已掌握了手卫生的时机。但本现场调查显示,护理人员虽然已经掌握了手卫生能力及时机,但还没有真正意识到手卫生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基本环节[3],与防控医院感染从自身做起的意识还存在差距。

卫生部近年来对医疗行业内发生的医院内感染事件高度重视,对医院内感染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实行责任追究,接受社会的监督,使得各医院对院感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院对预防控制院内感染工作非常重视,就手卫生而言,医院感染管理部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数次理论知识培训,重点讲解手卫生时机,全体护理人员都经过手卫生规范化培训,由临床护理教师专门讲解手卫生的重要性及操作流程与操作要点。现场示范手卫生的规范操作,全体护理人员均进行了手卫生操作考核。医院为每一个病区的治疗室都配备了一次性纸巾盒及纸巾、洗手液,并在洗手池上方贴上六步洗手法的示意图,为新建病区及大多数病区配备感应式水龙头。医院为每辆治疗车上配备专门的小筐盛放速干手消毒剂,以方便护理人员随时进行手卫生并节约时间。医院在规范护理人员手卫生行为的物质方面给予全面保障,感染管理部每月都到病区随机抽样检测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抽样时护理人员均能做到规范手卫生,但在没抽样监测的实际工作中手卫生意识仍较为淡漠。护理人员大多数重视临床操作,而轻视操作过程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本研究显示,主管护师手卫生依从性最差,合格率仅为19.10%,这与我院护理队伍年青、主管护师较少、大多数主管护师不经常静脉输液有关。护士和护师是我院直接完成各种临床护理操作的主体,其手卫生依从性合格率分别为22.48%和40.44%,依从性也很低,可能与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护理工作量大,护士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要完成多项护理操作,在忙碌的工作中遗忘等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护理人员对手卫生规定忽视,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发生院内感染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医院感染事件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严重的伤害,给医疗卫生行业造成恶劣的影响,深感医务人员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慎独精神及自律性的重要。作为护理管理者有责任培养、教育并督促广大医护人员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同时作为教学医院我们必须重视对护生的培训与管理,把手卫生作为实习护生的教学内容,强调手卫生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也是保证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4],提高护生手卫生的依从性。临床上护士长是对洗手行为最有影响力的群体[5],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护士长的带头及管理作用,做好科室的日常监管,使每位护理人员做到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医院负责,对医疗卫生行业负责,在工作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1]吕春荣.医护人员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54-255.

[2]严玲华.临床护理人员手卫生知识及其时间点执行情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7);85-87.

[3]胡静.加强手卫生对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07.

[4]孙梦霞,王建军.护理实习生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1,8(6):267-269.

[5]宋丹.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53-55.

猜你喜欢
病区输液卫生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卫生与健康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卫生歌
颈枕输液袋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