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3-12-07 07:05张玲彬李冠华季斐斐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河海大学大禹创新型

张玲彬,李冠华,季斐斐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0 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高校人才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已经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肩负着为经济文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1]。 通过审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加强素质教育的观点,其目的就是纠正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2]等偏向。 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到重素质发展轨迹,反映了高等教育理论不断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过程。 因此,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必将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制。 本文试结合相关实践,对河海大学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析。

1 国内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述略

1.1 国内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3]。 2011 年2 月25日,教育部召开2011 年第3 次新闻通气会,介绍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半年多来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一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北京大学2001 年成立了“元培学院”;清华大学从1998 年开始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中国人民大学2003 年建立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等。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它们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

1.2 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况

纵观国外的人才培养,长期以来都重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适应性能力和独立性品格。 这种教育模式突出地表现为以培养学生适应性为基础、以训练动手(实践)能力为手段、以增长创造能力为根本、以发展个性为目的。 在美国和西欧,研究型大学建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其践行精英教育观的直接体现,也显示了高校的培养理念和教育目的[4]。 比如:1970 年,美国教育部前身——联邦教育局界定资优[5]才能时,就将创新能力列为六种资优才能之一。 教育部在教育研究中,支持与创新教育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出台支持教育创新方案,并提供教育创新奖项,每年定期评选并颁发“国家年度教师奖(Annual National Teacher Award)”,鼓励致力于教育创新和优质教育成绩突出者[6];1985 年德国议会通过的《高等学校总纲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任务在于通过研究、教学和学习,以培植和发展科学及艺术,并为大学生从事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或艺术创造能力的职业作准备[7]。

2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为了培养禀赋卓异的创新型拔尖人才,国内外许多著名高校都进行了探索。 河海大学也以大禹学院为载体,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教育平台和课外实践基地等各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开创“3+5”的培养模式

纵观国内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基本上是两种模式,一种是荣誉学院制,一种是教学管理实体制。 前者没有任何实体,后者则是四年一贯制的教学管理实体。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融合了这两种培养模式的优点,开创了“3+5”的培养模式。 其中的“3”指前三学期,是大类培养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和教育管理均在大禹学院,专业学院只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适当引导;其中的“5”指后五学期,是专业培养阶段,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转移到专业学院,大禹学院只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个性化专业学习,又使学生紧紧团结在大禹学院这个整体之下。

这一崭新的模式对创新型拔尖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做了有益的新探索,其最大的功效是学生找到了多年来在荣誉学院缺失的专业归属感,双方共享了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完美结合。

2.2 创新学院管理模式,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机制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除了正常招生外,在入学后要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进入大禹学院学习,具体操作办法是在学校每年一次的大面积转专业考试阶段,一部分学生通过笔试和面试转入大禹学院学习。 对于学年末成绩和德育表现不符合要求的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程序,动态调整至相关学院普通专业学习。这一机制使大禹学院学生质量一直稳居全校前列。

2.3 建立本科生专业导师制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在第五学期就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合理地制订学习计划,参加学术活动、工程设计、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既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近三年来,河海大学大禹学院学生获创新训练国家级计划项目10 个,校级项目29 个,不少参与项目的学生都是在专业导师的课题研究中获得灵感的。

专业导师不仅是学生专业技术学习的指导老师,更是所带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领路人、指导者,学院在开展各项有益活动时,都会邀请相关导师参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进一步与专业导师交流沟通。 比如大禹学院英语能力提升工程(EPP 工程),在英语电影和英语歌曲欣赏、英语班级研讨会、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等活动中,学院会邀请有出国经历或有国际项目的导师参与互动。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热情,在活动中,专业导师的灵感和激情都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触动。

2.4 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抓手,拓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注重夯实辅导员队伍基础,组织辅导员参加各级培训,加强实践锻炼,通过具体工作,培养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和工作素质,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坚持考勤制度,严肃工作纪律,组成了一支团结、高效、有战斗力的队伍。 此外,学院还要求辅导员通过学院论坛、QQ 群、飞信群、人人网、电子邮件等形式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进而拓宽交流渠道、提高交流效率和质量。

在加强“两课”主渠道建设的同时,河海大学大禹学院还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思路。 如,设立班级讨论会制度,各班级结合当下时政和社会热点话题,每周一次、每次两人、每次不超过一个小时,开展全班性讨论活动,大家现场发表观点、交流思想(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又能紧跟形势和政策);动态跟踪、帮助贫困生,建立、完善高效的突发事件处理工作体系,健全心理健康档案;以创建特色宿舍、文明宿舍为载体,全面加强学生社区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努力创建和谐社区;组织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参观大禹陵和沙河抽水蓄能电站、曹娥江大闸等水利工程设施,到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进行访问交流。

2.5 与校工程训练中心共建创新实践教育基地

河海大学大禹学院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的优质资源,与之联合培养论文写作团队、科技创新团队、软件开发团队和专利发明团队等四支团队。 课外创新实践基地目标是:锻炼大禹学院优秀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并传授相关专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建设大禹学院与工训中心长期合作方案,共同培养河海大学拔尖人才(方案详见表1)。 近三年来,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1 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 项,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竞赛二等奖1 项,江苏省大学生物理及实验科技作品创新竞赛特等奖1 项,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 项,以及各类学科竞赛国家级奖33 项,省级奖62 项,成功申请专利18 项,发表各类论文41 篇,成果显著。

表1 课外创新实践教育基地培训方案Table 1 Extracurricular innovative practice education base training plan

3 结语

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些素质应在创新型教育当中来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型教育活动,使学生会提问题、会思考、会做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养成锲而不舍地探索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从而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1] 周济. 实施“质量工程”贯彻“2 号文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2007(3):4-8.

[2] 陈洁,徐越.世纪末的思考.跨世纪的功德——全国高教界思想观念大讨论评述[J]. 中国高等教育,1997(12):13-17.

[3] 刘澄,丁永红,陈智慧,等. 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的探讨[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8):17-20.

[4] 张京京,董 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比较[J]. 新思路,2009(5):156-157.

[5] 庄丽君,刘少雪. 我国研究型大学资优学生本科学习经历的调查报告[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06):46-52.

[6] 乔凤合. 创新教育在美国[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46-47.

[7] 赵川平. 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00(7):10-14.

猜你喜欢
河海大学大禹创新型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小大禹”来治水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Da Yu, inventeur des baguet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