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2013-12-10 09:03刘跃军
食管疾病 2013年3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疱疹口病

刘跃军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1,2],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主要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为特征。但近年出现暴发流行,而流行时常伴随较高的病死率,尤其所引起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肌损害及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治疗上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目前尚缺乏特异、高效的抗病毒药物[3]。我院小儿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HFMD,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HFMD患儿82例,诊断标准参考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临床诊断标准[4]。选取标准包括,均发热伴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皮疹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排除无发热和无皮疹或重型手足口病患儿。由于都是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及条件所限,所有患儿均未做病毒分离和病毒特异性检测。随机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5个月~6岁,平均(3.4±1.3)岁,病史21 h~3 d,平均(1.7±0.8) d;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0.5~7岁,平均(3.1±1.2)岁,病史23 h~2.8 d,平均(1.6±0.7)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支持性治疗并给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合并有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疗组加用中成药金莲清热颗粒(5 g×10袋/盒,新疆全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40068)治疗,小儿1岁以下每次2.5 g,1日3次,高烧时1日4次;1~15岁每次2.5~5 g,1日4次,高烧时每4 h 1次,或遵医嘱。两组均以4 d为1疗程,两组均于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观察两组儿童退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

1.3疗效标准治愈: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渐消,无新皮疹出现,患儿无其他并发症;有效:体温基本稳定,皮疹消退,但仍有散在皮疹出现,无其他并发症;无效:仍发热,皮疹不消退或加重,出现其他并发症。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患者痊愈14例,有效1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比较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皮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明显减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②P<0.01

2.3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在输液部位见局部有红斑;对照组有1例输液部位见局部有红斑,1例输液部位瘙痒。未做任何处理后症状自动消失。

3 讨论

HFMD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肠道病毒引起,该类病毒特点为病毒颗粒核酸内核为单股RNA,它们在病毒编码的依赖RNA的D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出DNA,病毒增殖会使细胞结构和功能受到影响而产生病变[5],尤其是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的患者更容易罹患[6,7]。HFMD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多见。本病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易感人群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患者感染肠道病毒后,首先以发热起病,多为中等程度发热,同时在手足、口腔、臀部出现皮疹或口腔黏膜发生疱疹。个别病情较轻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疱疹性咽峡炎。经正确治疗多数患儿在几天内热退身凉,疱疹、皮疹消退,部分严重者引起致命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肌损害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8]。

目前治疗手足口病主要是抗病毒药物、中药及对症治疗,临床上选择有效的药物是决定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及患儿病情转归的重要因素。中医学认为,手足口病属中医学“时疫”、“湿温”范畴,其发生以感染时邪为主.邪毒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内侵生湿生热,向外发于肌表,故见手、足、口部疱疹,治疗以清热、透疹、解毒为主。本组治疗组采用的中成药金莲清热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效。张谨等[9]采用连花清瘟颗粒结合康复新液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热退时间、开始进食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阿昔洛韦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病毒药,其特点是抗病毒谱广,对肠道病毒有较强的抑制和高度的选择性。其抗病毒特点为药物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甘酸竞争病毒胸腺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性更昔洛韦三磷酸脂,从而发挥抗病毒药效。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且皮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明显减低,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方面疗效确切,并发症和毒副作用少;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儿的治愈率,缩短了治疗病程。金莲清热颗粒在治疗上具有良好的依从性,且不良反应少,可见口服中成药在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治中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陶红,张韬,林庆锋.口服中成药防治手足口病的应用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7):1930-193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方案指南(2008年版)[J].医药导报,2009,28(3):404-405.

[3]杨晓泉,叶晓明,农少云,等.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2):1764,1768.

[4]范江花,胥志跃,隆彩霞,等.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死亡的危险因素[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8):1407-1409.

[5]张谨,余云芳,杨春秀,等.连花清瘟制剂联合康复新治疗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0,9(7):524-525.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疱疹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