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女装设计中的立体装饰技术

2013-12-19 03:52胥筝筝
关键词:手工艺刺绣立体

胥筝筝

(绍兴文理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古人有“世界上有不穿衣服的民族,没有不装饰自己的民族”之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个性化消费以及对时尚美的新界定,使得服装的装饰手法不再只是追求外加的装饰美,其装饰必须与各类工艺相结合.立体装饰艺术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服装的造型,也为服装增添了更多彩的内涵.本文主要立足于现代服饰设计中的立体化装饰工艺,分别选取传统服饰及现代设计中有代表性的装饰技法进行阐述,以更好地将传统与现代装饰工艺相结合.

1 传统立体装饰技法

中国传统服装中的立体装饰来自于手工艺.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时代背景的冲击下,逐渐被机器化的批量机绣所代替.但翻开中国服饰史不难发现,传统服饰手工艺的精髓至今仍运用于现代女装中.

1.1 刺绣

刺绣是一种传统的、历史悠久、表现力很强的装饰手法,可追溯到虞舜,在《尚书》中有记载.从锁绣到唐代的平针绣直至宋代高峰,刺绣原本仅以丝线为材料,明代开始有人尝试利用别的素材,于是透绣、发绣、纸绣、贴绒绣、戳纱绣、平金绣等出现,大大拓宽了刺绣艺术的范畴[1].

民间刺绣注重民俗传统和情感的表达,其刺绣象征意义强烈.图1(a)为中国民间服饰上的动物形绣花,针绣工艺独特且富有立体感.图1(b)宁波地区金银彩绣,为金色绣线所绣.

图1 (a)动物形绣花 图1 (b)花卉绣花

传统的刺绣多为平面的,随着科技带动的新材料的发展,出现了电脑绣花等.但电脑绣花由于受制于电脑,其绣片较硬,因此常使用于质地较为硬挺的面料,对于小面积以及柔软的面料,仍需手工刺绣.著名杭派服饰如熏香、江南布衣等,巧妙地将刺绣与现代新技术结合,同时加以珠绣、贴绣,使服饰更富江南风味.刺绣花边在女性内衣的设计上更是引人注意.在历年的内衣展上,精巧别致的小花型图案刺绣,使得轻盈别致的内衣更富有韵味.图2(a)为日本设计师庄司正(Tadashi Shoji)2012秋冬女装中的古典刺绣高领长裙,图2(b)为梁子发布会时装,其上衣中的内衣绣有传统的牡丹纹样,巧夺天工的装饰增强了服饰的品味.

图2 (a)刺绣成衣 图2 (b)梁子时装

1.2 编结盘绕

编结盘绕是以绳带为材料,将布料折成布条状或直接在衣物上盘绕出花型,然后按照所需要的纹样造型将布料或绳带材料进行编结,此种造型手法使服装具有凹凸、类似浮雕的造型效果,应用较为广泛,其中盘扣就是很好的例子,图3(a)“欧迪芬杯”内衣中运用盘扣装饰.盘扣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其形成与普及是中国传统服饰艺术与民族文化心理及各种艺术传统相互交叉、渗透影响之下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服饰手工艺达到极高境界的典型体现[2].Armani、Prada等大师纷纷通过夸张的造型和精致的盘结工艺,将服装的民族性和装饰性发挥到极致,有的设计大师则直接将中国结设计在腰际,起到画龙点睛的修饰之效.虽然现代工业化的机器批量化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艺,但纯手工编结盘绕永远具有机制无法代替的精巧.如图3(b)学生立裁创作作品,礼服中运用编结技法.

图3 (a)盘扣装饰 图3 (b)学生作品编结

1.3 镶嵌

镶嵌也是中国服饰的主要装饰工艺,纵观我国民间服饰,服装中镶嵌工艺运用极多,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地域风格.镶嵌工艺主要有滚边、饰条、沿边等,对服装起到加固和装饰美化作用.图4(a)为收藏的河南地区的云肩,在边缘处均运用滚边进行镶嵌;图4(b)为汉族民间服饰,在领口处运用了饰条、沿边的装饰工艺,并通过宽度的不同加以修饰.常选用弹性好且柔软的面料进行滚边,来增强服装的立体感.

图4 (a)河南地区云肩 图4 (a)汉民间服饰

镶边是在服装制作工艺中将衣片某些边缘部位或其他结构部位进行拼接、镶嵌等缝制工艺处理,形成具有独特装饰效果边饰的一种形式.镶边的构成形式和设计位置可以打破服饰呆板的结构形式[3].图5为镶嵌工艺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范例.多以单条镶边为主,材质多选用与成衣本布相对比的衣料.此外,也可进行色块镶嵌,形成时尚、简洁的风格.图5(a)为2012春夏时装周Louis Vuitton激光切割而成的蕾丝上衣和短裙,以丝质玻璃纸镶边.图5(b)Alexander McQueen 2011服装,以皮革和丝绸镶边装饰.

图5 (a)丝质镶边 图5 (b)皮革镶边

传统的手工艺随时代发展在不断“流变”.但传统并不是静止的、排外的.发扬传统手工艺必须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不断从现实社会中吸取营养,使传统的服饰手工艺与现代国际时尚相结合,将当代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式应用于服装设计,使之增添时代的色彩,重新与时代潮流汇合,为发展适应当代生活需要的服装设计而服务[4].

2 现代立体装饰技法

2.1 面料再造工艺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面料再造艺术越来越得到设计师的青睐.单纯运用面料进行服装立体装饰,是以面料为主的构成方法,运用抽缩、折叠、抽丝、编织以及扭曲等工艺技术,将布料披覆在服装廓形上,使之呈现造型独特又极具特色的装饰效果.

汉服之褶,《释名》曰:“褶,袭与,覆上之言也.”《急就篇》颜注曰:“褶,谓重衣之最在上者也,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一曰左衽之袍也.”《说文》之说,褶袭皆左衽,制度相同,是褶袭二字,二而一者也[5].被誉为“面料魔术师”的日本著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就对服装的褶皱立体造型做了很好的诠释.机械处理对面料进行加温加压定型而成的褶皱,集服装的舒适与可变性于一体,平面与立体装饰相结合,创造出“一生褶”.如图6(a)法国服装博物馆珍藏的烟黄色皱褶长裙.在已压缩的服装上进行再加工,如染色、印花、涂层、刺绣或不同方向的再次压褶等,获得独特的肌理效果,丰富服装的立体空间感[6].图6(b)为立体裁剪课程中,学生临摹大师的作品.通过对面料进行褶皱、折叠处理,增加了多平面、多角度的立体形,形成了多变、全新的服装造型.

图6 (a)褶皱 图6 (b)折叠-学生作品

2.2 附加装饰工艺

除了对面料进行改造,还可以通过加法来实现服装立体感.即对不同的设计元素进行有秩序的艺术手法,以此丰富整体效果,增加层次感,是现代高级女装常用的设计手法.

2.2.1 闭合材料

闭合材料在服装中是指服装上具有封闭、扣紧功能的材料,包括纽扣、拉链、绳带、扣件等[7].从远古时代毛皮到现代成衣,服装闭合材料也经历了从原始的绳结绑带到现代的纽扣、拉链的发展变化.近代用绳做成盘花纽襻,类似现代纽扣的功能,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名目繁多,工艺精湛,其含蓄、细致的美,展现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8].

当今,服装扣件等闭合材料的装饰作用越来越突出.品种丰富,从形式上分主要有扣、襻、环等,是服装的主要配饰之一,没有纽扣的装饰,服装就没有完整性、装饰性、协调性.在纽扣出现之前,是以“带”来固定服装.《天水冰山录》曾记载:“衣有纽扣的使用,大约早也早不过明代万历年间”因为明朝以前,几乎全是“结带式”,即表带相系,互相连结.古人称之为“节缨”[9].范思哲独具匠心,用几个精致的小挂钩代替了纽扣,即挂钩式纽扣[10].19世纪拉链的诞生解决了人们穿着长筒靴的问题.1851年,美国人爱丽斯.豪(Elias Howe)申请了第一个类似拉链设计的专利;1880年瑞典人森贝克对拉链进行改良,并于1913年申请专利,将安全拉链更名为拉扣(Plako)拉链,此设计被认为是拉链问世以来的重要里程碑[11].

高科技的发展使得这些闭合材料的功能得到延伸.如在礼服中点缀会发光的夜光纤维,登山者和探险者服装上的充饥纽扣和驱蚊纽扣等.

2.2.2 立体造花

立体感的花卉用面料加工成各种形态优美的立体造花,是现代服装立体装饰设计中广泛运用的新潮而别致的装饰手法[12].女装设计中的造花是指用手缝的方式将所需面料钩花缝缀在服装的设计部位,从而形成立体花型,突出局部细节设计.也可以运用缠绕的手法使之呈现特定的形态,要通过特殊的制作工艺,设计出风格独特、极具艺术效果的时装,在女装礼服中应用广泛.一套礼服式套装,未经适当的手工艺装饰,显得平淡无奇,但缀以珠绣的装饰纹样或立体的玫瑰花和蝴蝶结后,则流光溢彩,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图7(a)(b)分别为大师设计及学生临摹作品,整个裙装为立体牡丹花的设计,使得礼服更显高贵.

图7 (a)(b)大师设计及学生临摹作品-立体蝴蝶结

在现代的服装设计中,通过对面料的设计和附加装饰工艺,服装的褶皱、波浪、凹凸等效果都能在立体装饰设计的基础上得到充分体现.能大大增强服装的立体感、厚重感和体积感.

3 结论

传统民间装饰及现代服装新面料与新工艺、新技术的结合,使得现代女装设计更为丰富与完善,也增添了服装的造型功能性和视觉审美性.同时迎合人们对服装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追求.在未来的服装技术中,立体装饰技法将作为重要的部分,为服装装饰技法的多样性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为服装技术美与艺术美的融合提供更深层的思维空间.

参考文献:

[1]林锡旦.中国传统刺绣-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2]伍毅志.试论艺术反映生活的特点[EB/OL].2005-10-19.http://www.dolcn.com/data/cns-1/article-31/paper-311/pgen-3119/2005-10/1129655896.html).

[3]陆乐.现代服饰搭配学[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2.

[4]诸葛凯.适者生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EB/OL].2006-10-28http://www.szkp.org.cn/gusugongyi/gongyi/gongyi-01.htm.

[5]钱玄.三礼通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苏洁.对服装褶皱类型及工艺表现方法的探讨[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1:39.

[7]张怀珠,袁观洛.新编服装材料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8]张芩.艺术、手工艺与工业发展的结晶—欧美纽扣发展史研究[J]服装科技,1993(3):12-15.

[9]华梅.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10]史林.高级时装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11]李伊.拉链不再是普通的辅料[J].中国制衣,2006(6):84-85.

[12]梦亦非.世界顶级服装设计师TOP20[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手工艺刺绣立体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念个立体咒
清新唯美的刺绣
立体登陆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