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专业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

2013-12-19 03:52张献梅闫帅平
关键词:岗位实训建筑工程

张献梅 闫帅平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459000)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研究,吸收企业等参加教育质量评估,探索建立职业教育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同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启动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中,明确要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职专业必须实施第三方评价.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1年被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进行专业建设.为充分了解社会对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掌握学生学习建工专业的积极性程度,改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具体的指导措施,并为学校探索出一条能突出专业特点、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校内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全面提高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建筑工程系与督导室、教务处、招就办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建工系于2012年10月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家长发放了226份家长满意度调查表,向学生实习企业发放了226份企业施工实习能力考核测评表和226份学生校外实习情况反馈表,向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发放了226份报考建工专业的动机调查表(注:因本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暂无毕业生,故只对在校学生情况进行调研).

1 调研结果

1.1 家长满意度调查结果

家长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家长对学校校园环境及教学设施、学校执行各项教育收费政策、学院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学院管理和服务水平能力、辅导员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沟通、任课教师群体师德师风和任课教师群体教学水平等八个方面的内容.调查中发现,家长对学校校园环境及教学设施、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情况、辅导员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任课教师群体师德师风、任课教师群体教学水平满意度相对较高,分别占61.59%、65.22%、55.07%、59.42%、69.57%和63.77%;但在对学校各项教育收费和辅导员与家长联系沟通上满意度较差,分别占41.30%和42.03%.(见图1)

1.2 学生实习能力调查结果

这次学生企业调查主要包括职业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三部分.共调查了62家单位对226名学生在施工现场的综合实习情况.调查发现,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质中的仪表姿态(92.48%)、文明礼貌(90.71%)和实习态度(84.07%)满意度较高.在合作协调(72.57%)及沟通能力(74.78%)上,普遍认为学生较为欠缺,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将近60%的企业认为学生对建筑工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还不太扎实,在实践能力上,大部分企业都认为学生的实习目标较为明确(65.04%),有一定的应变能力(54.42%),施工方案组织能力和施工技术操作能力较差,分别占34.51%和45.13%,尤其是在施工现场,学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意识认识不到位(见表1).

图1 家长满意度调查表

注:①学校校园环境及教学设施满意度②学校执行各项教育收费政策满意度③学院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满意度④学院管理和服务水平能力满意度⑤辅导员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满意度⑥辅导员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满意度⑦任课教师群体师德师风满意度⑧任课教师群体教学水平满意度⑨综合满意度

表1 学生施工实习能力考核汇总表

1.3 实习岗位调查结果

这次共发放了学生校外实习情况反馈表226份,收回217份,占96.02%.从校外实习反馈表中发现,从事技术员岗位实习的有82人,占实习总人数的36.28%;施工员实习岗位共77人,占34.07%;监理岗位18人,占7.96%;既从事施工员、又从事测量员实习岗位的有18人,占7.96%;资料员实习岗位4人,占1.77%;既从事施工员岗位、又从事测量员和监理员的2人,占0.88%;质检员岗位4人,占1.77%;没填写实习岗位的12人,占5.31%.从事施工员和技术员岗位的共有179人,占79.20%.

1.4 生源动机及家庭背景调查结果

发放的226份生源动机及家庭背景调查问卷,收回195份,占86.28%.其中82名学生在填报建工专业的理由中选择了就业前景好,占42.05%;65名学生表示喜欢该专业,占33.33%;另有32名学生选择该专业时表示受家长及周围环境影响;16名学生表示报考时随意选择专业.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中,有65.7%的学生来自农村,56.3%的学生家庭教育背景为初中,32.04%的学生父母都从事经商活动.

2 调研结果分析

2.1 参与积极性分析

在被调查者中,企业参与评价的积极性最高,发放的226份学生施工能力考核调查表全部回收,占100%,尤其像河南林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和河南卧龙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实习状况都做了认真评价.相对来说,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较弱,这次共发放226份家长调查问卷表,只收回了138份,占61.06%,同时在反馈中对学校的满意度和企业对学校的满意度相比,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1)辅导员与家长沟通较少.辅导员只片面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却忽视了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致使家长对学校的认识比较模糊;(2)部分家长对高职高专存在误解,认为职业院校是三流学校,其校园环境、授课水平等肯定相对较差,所以在心理上存在着不愿意配合的情绪.

2.2 学生实习岗位与实习能力分析

此次调查中发现,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实习中从事技术施工的人数最多,施工员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实习中的一个核心岗位,而其他岗位都属于拓展性的.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实习中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认可,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较弱.分析后认为:在2011、2012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前三学期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大多数专业技能课程和综合施工实训安排在了第四学期,调查时学生刚刚接触到部分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训课程.

2.3 学生学习态度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积极主动选择该专业的占到73.38%,对学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兴趣较浓;65.7%的学生来自农村,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大部分学生在实训中目的明确,对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能虚心地向工地指导教师请教.

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在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探索和实践,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家长满意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通过各种途径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品质.

3.1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针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低年级较为薄弱的现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过不断调查研究、探讨反馈、总结,探索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232’”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注:“232”中第一个“2”指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3”指每一学年分为三学期,第二个“2”指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融通).广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年级除增加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的讲授外,还在第三学期(五一以后)安排学生到建筑现场进行基本技能施工实训.避免了学生在低年级时对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了解较少,到高年级时又由于专业课开设太多,消化吸收比较困难的现象.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依据“三年实践不断线”的指导思想,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每学年的第三个学期都安排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实习时邀请企业兼职教师现场指导,校企共同参与学生安全管理.同时,利用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资金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使学生在校外实训前,先在实训中心进行一体化教学和模拟实训,对施工现场有感性认识.再通过真正的校外实训,把在校内模拟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带到施工现场,经过认真琢磨加以解决,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依据岗位核心能力,整合优化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职业岗位所需核心能力,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按照理论适度、够用原则,在保留必要基础课程如《建筑力学》的基础上,对部分理论性较强实践性较弱的专业课程如《基础工程》《建筑结构》《砌体工程》《建筑材料与构造》《混凝土结构》等课程进行重新整合、优化,重构为《基础工程施工》《砌体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等四门专业核心课.学生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中,根据工程实际案例中具体的施工图纸,认识具体的构件,并分析构件的构成原理和受力特点,最终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3.3 与行业企业合作,突出课程项目化教学

建筑工程系依托“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土建类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校企合作研讨会的论证,针对核心就业岗位——施工员和拓展就业岗位——资料员、质检员等工作任务,分析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以建筑工程施工任务为载体展开教学,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开发.如在施工工种实训中,可分别按砌筑工、抹灰工、钢筋工等不同工种进行分组实训,每组实训都模拟真实的场景进行.通过对专业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强化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对实施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启示

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进行第三方评价,对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所有专业全面展开第三方评价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引导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评价[1]

第三方评价,需要家长、学生实习企业、就业单位等各利益相关方都积极参与,缺少任何一方的评价,或者任何一方在评价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都会使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学生家长作为第三方评价的主要对象之一,在人才培养上和学校一样有共同的培养目标[2].平时应注意加强与家长沟通,如向家长清楚全面介绍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收费制度,使家长明确学生的课程安排和具体表现,并有针对性地与学校沟通.

在进行第三方评价时,需要向各利益相关方评价主体讲明评价的理由、目的和意图,使各评价主体了解评价的组织和实施、信息收集和整理、评价结果及运用,对评价活动及评价的价值充分认同、接受,他们才可能认真、深入地参与到评价中来.

4.2 突出专业特点

在第三方人才质量评价中,基本单位是“专业”,所以在具体实施时,需要从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各专业特点,研究突出各专业特性的具体评价标准[3].专业特性主要通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体现出来,每个专业都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和专业特色,但是都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专业核心能力,因为专业核心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专业工作成败,在评价中要注意突出对各专业核心能力的具体体现,突出专业特点.

4.3 注意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第三方评价指标体系中,要注意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对学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家长满意率、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社会投资等可能测量到的数据可通过定量评价得到数据评价结果;而对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素养、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职业岗位适应度等无法量化的内容可考虑纳入定性的评价范畴.

4.4 校外评价与校内评价相结合

教育教学质量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通过第三方评价,可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所以具体到课堂授课环节,还需要在校内对教学质量不断进行监控和指导.除了领导进课堂听课、学生网上评教、院系两级督导、学生座谈会、教学常规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校内教学质量监控外[4],重点对教师在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整体设计上进行提前指导和审核,对于在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导教师修改完善,对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进行检查、分析和指导,使教师授课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5].

参考文献:

[1]王艳.关于开展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报告——以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为例[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8):73.

[2]靳润奇.高职学生家长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51.

[3]周应.中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5):6.

[4]于恩林.实时全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56.

[5]吴亚萍.从教学常规管理走向课程管理[J].江苏高教,2009(5):144.

猜你喜欢
岗位实训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