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要就业还是要公平

2013-12-20 15:30于德清
民生周刊 2013年24期
关键词:纸面德清人社部

于德清

媒体评论员

视觉PHOTO

“同工同酬”要就业还是要公平

于德清

媒体评论员

在就业和公平之间,政策需要做出权衡,激进的公平主义的劳工政策或许并非最迫切的需要。

人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日前明确表示,虽然劳务派遣职工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但同工同酬不包括福利和社会保险。此说一出立刻引起争议,诸多舆论纷纷质疑,不含福利和社会保险,还算什么同工同酬。若此,劳动公平将成为纸面上的权利。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是,在炙热的义愤之后,也应该看到,人社部的这一说法,也并不违反现有的法律。《劳动法》规定的同工同酬指的本来就是相同的工作岗位,而现实中的劳务派遣人员和公司正式雇佣的其他人员,一般来说,工作并不一定相同。因此,你也没有办法要求,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享有同样的福利和社保。

但是,不管怎样,很显然,人社部的这一表态是倾向于企业的,也明显带有就业导向。现在,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社保负担沉重是不争的事实。据报道,目前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高达28%,其中,企业缴纳20%,职工缴纳8%。由于五项社会保险往往捆绑参保,其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这一比例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

如果,强制要求所有的企业都实行完全意义上的同工同酬,这就不只是某央企300亿的利润要被榨干的问题。背后,不知道多少利润微薄的民营企业会走向倒闭,不知道有多少企业为了保持利润而不得不大规模裁员。

这样的政策不但不利于增加就业,反而有可能导致不知道多少人失业。尽管,由此在法律和制度上实现了劳动公平,但是对于那些失业的人来说,这样的公平或许价值不大,仍然是纸面上的权利。

现在,中国每年要面临1000万人口的就业压力,相当于一个中小国家的人口规模。对当下的中国社会和经济来说,解决就业仍然是重中之重。新一届政府提出的“下限说”就是稳增长、保就业。据权威部门测算,我国现阶段要保就业,使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经济增速就不能低于7.2%。保持7.5%的增速,就是为了“保就业”。

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就业和公平之间,政策需要做出权衡,激进的公平主义的劳工政策或许并非最迫切的需要。

这并不意味着劳动公平就不重要,劳务派遣者的福利和社保就可以忽视。企业如果能够承受,而且出于留人的需要,可以提高劳务派遣者的福利和社保水准。

无论如何,将就业和劳动公平这样的两难选择摆在社会面前,总归是一件无奈的事情,甚至也有些残酷。就业和劳动公平如何兼顾,也需要政府更多作为。这需要继续减轻企业的税负,加大财政对社保的投入,提高国企红利的上缴比例以用之于社保,降低企业的社保缴纳比例。时机成熟,这样的举措不妨大胆推出。如此,才能既有利于企业多雇佣人员,也有利于企业提高员工的待遇水平。

猜你喜欢
纸面德清人社部
人社部六大举措推动提升全民数字技能
悬浮字
明亮的眼睛
◆ 装饰板材
走路看脚下
人社部就业扶贫专项组专职副组长、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尹建堃: 全面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徐德清:往来于中美创新创业的“诗和远方”
郭文昊作品
人社部印发通知贯彻落实《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
真正把纸面上的法变为行动中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