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稳中求进

2013-12-20 18:20本刊编辑部
中国新时代 2013年1期
关键词:企稳失业领导人

2012年,中国召开了两个举世瞩目的会议。

一个是中共十八大,另一个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任领导班子履新后,召开的第一个重量级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国高官悉数参加。会议按照十八大的精神,研判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确定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政策和任务。

让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会议确定2013年的工作总基调与2012年一样,还是“稳中求进”。这背后有什么隐情呢?

自2011年以来,中国GDP的增速都在下滑,到2012年第三季度,已经下滑到7.4%。在“稳增长”为重点的工作方针下,2012年发展改革委又加速审批了一批基建项目和钢铁项目等。到了2012年12月,官方和汇丰PMI都到荣枯线以上,各路专家都认为经济开始企稳回升。

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速下行,都伴随着失业增加,如果政府刺激经济,则通货膨胀将随之而至。不过,中国近两年来的经济增速下行却很怪异,没有产生大量失业,CPI同比增长也长时间在2%左右。这说明什么呢?如果统计没有问题的话,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挤出的应该是“水分”。从新增就业不降反增的数据看,应该还有水分存在,无效的产能还应压缩,调结构、转方式还应继续进行。

目前所谓的经济企稳回升,还是传统投资拉动GDP的结果,不能说可持续的经济企稳回升。如果考虑到外需不足、企业经营成本上升、金融风险存在、房地产调控不放松这些因素,中国经济更难说已经企稳回升。

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中国真实的GDP增速,真实的才可能是稳定的、可持续的。找到真实的GDP增速,经济维稳工作就将迎刃而解。经济发展与改革,才能在“稳”中求“进”。

经济上没有一个稳定的增速,都是人为结果,充满了水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的“要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同时从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出发,及时推出改革新举措。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这些改革举措就没有基础和机会去实现。

所以,2013年“稳中求进”的“稳”应该重在挤出经济增长中的水分,剔除人为因素,发现真实的增长。然后,再向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区”挺进。

2013年“稳中求进”的落实,需要领导人有极大的胆识和魄力,需要领导人有求真务实的精神,更需要领导人有对人民、对国家负责的责任心。

猜你喜欢
企稳失业领导人
市场猪源紧张 猪价企稳回升
药材价格企稳回落
10月汇市述评: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企稳
失业预警
多重利好袭来 股指震荡企稳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领导人这样说“健康”
如何成为优秀领导人
领导人的访美瞬间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