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选自民党获胜

2013-12-20 18:20编译刘佳
中国新时代 2013年1期
关键词:自民党民主党安倍晋三

| 编译·刘佳

2012年12月16日,日本第46次众议院选举结束。自民党以过半的294个议席获得大选胜利,自民党第一领导人安倍晋三成为日本第96代首相。现任执政党民主党则仅获57个席位。安倍晋三在2007年以“健康原因”为由突然辞去首相一职,此次重新掌权。他的竞选承诺是将公共设施支出提高一倍,促使日本央行采取激进措施结束通缩,并透过压低日元来支持丰田汽车和索尼等出口商。他公开表示:“我想,首先进一步巩固日美同盟关系将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之上,我还希望改善日中关系。”

日本共同社称,日本选民对民主党执政3年多政局混乱的失望推动了自民党此次大选的胜利。尽管首相野田佳彦呼吁不能“重回过去的政治”,但是终究未能挽回劣势。此次大选的结果可以说并非是自民党赢得了选民的绝对信任,而是选民“消极选择”了自民党的结果。安倍晋三计划最早于2013年1月访美,谋求重新构筑在民主党执政时期出现松动的日美同盟关系。而关于修改宪法及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相关法案制定工作,或将推迟至2013年夏的参院选举以后。

美国《华尔街日报》文章称,美国股市开盘走高,投资者关注美国预算谈判,同时对日本议会选举结果感到欣慰。外界认为日本选举结果为促增长的经济政策扫清了障碍。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对自民党总裁、即将出任首相的安倍晋三来说,这是一次巨大的胜利。这次胜利对于日本这个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及其与美国、中国和该地区其他邻国的关系,可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安倍晋三计划增加日本国防开支,放宽对实力已经相当强大的日本自卫队的使用限制。这些计划受到了华盛顿很多人士的欢迎,美国的政策制定者长期以来一直希望能拥有一个更加自信和强硬的地区盟友。但是,安倍晋三欲改写日本战后和平宪法,以使日本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地区军事强国的愿望,让中国和韩国的很多人士深感疑虑。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安倍晋三谈到外交政策时表示,“要把日美同盟重新塑造成可以信赖的同盟”,表明了优先加强日美关系的想法。他表示希望选择美国作为就任后第一个访问的国家,至于访问的时间“将考虑对方的日程,今后协商安排”。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报道,一位右翼民族主义者戏剧性东山再起、重掌政权,使日本与中国发生进一步冲突的可能性增大。安倍晋三带领他的自民党在选举中赢得了压倒性胜利。安倍晋三曾经表示,如果他掌权,他将参拜供奉日本战犯的靖国神社,修改国家的和平宪法,以使日本的“自卫队”能够发挥更加坚定的作用。

路透社深度报道了日本选举结果与美国经济的联系。日本政府改朝换代加上美国预算协商进展迟缓,是2012年底的主要焦点。

另一篇路透社的报道分析了新晋首相安倍晋三面临的几重困境。自民党大获全胜带来的经济刺激憧憬可能激发市场大涨,但安倍晋三的经济成就将取决于他如何对抗那些单靠印钞不能解决的长期问题,而在选战期间这些问题基本上为人遗忘。大选结束前一个月内,日元兑美元下滑4%,日经指数N225上涨10%,这种所谓的“安倍效应”,表明目前多数投资者正希望这位新任领导人兑现自己的承诺。

猜你喜欢
自民党民主党安倍晋三
중일한 협력메커니즘,동아시아 평화와 번영의 ‘디딤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