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资讯

2014-01-02 02:48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低龄外语教学外语

英语能否被拉下“神坛”(Ⅱ)

专版要目

●不愿意被考验的一代

●学外语的两个“十万分之一”

●美国人学外语吗?

●欧洲国家小学外语教学研究与发展趋势

●我国外语教学的百年历程

(子 宜 李 津/辑)

不愿意被考验的一代

◆薛 涌

2013年,中国多地紧锣密鼓地设计高考改革的方案,10月份先有“英语退出高考”之说,11月又有了“数学退出高考”的设想。这些并非仅仅是决策者的构思。网上的民调显示,有大约九成网民支持英语退出高考,有近75%的网民支持数学退出高考。熟悉中国网络情况的人恐怕都知道,这些网民,往往是年轻人。说这些民调多少反映了年轻一代的意见,恐怕并不过分。

决策者的动机,据说是要改革应试教育。但是,只要有高考存在,取消或削减某科考试,学生照样还是围着考试转。而且由于考试科目减少,在高考指挥棒下学习的内容会更狭窄。拥护这些改革的年轻人,理由也是叹为观止:英语学半天学不会,浪费精力!数学太难,学了半天,毕业后除了领工资数钱,根本派不上用场……

读书不愿意考试,年轻人充沛的精力是否能用于其他地方呢?似乎也没有。比如2012年中国掀起马拉松热,没想到猝死事件层出不穷。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猝死,多发生在年轻人中,而且往往是在10公里或者几千米的比赛中。结果,各大中小学纷纷在运动会、体育课达标等方面取消长跑。5000米、3000米等等比赛,成了高危项目。有些大学的传统运动会,被迫改为游艺,被讥之为老干部活动。想必年轻人对这样的决定也很支持,因为首先是他们拒绝参加长距离的耐力运动。想必他们也是理由一箩筐:人类早就现代化了,到哪里都开车,登山也用缆车,哪里还用得上跑步?

读书不能考试,体能比老年人还脆弱,难道这就是中国年轻的一代?或者说,难道这就是年长者对下一代的期待?

我在这里并不想为应试教育辩护。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病重重,确实应该改革。但是,考试是马克斯·韦伯所谓的高度理性化、科层化的现代社会选拔人才的基本方式,尽管有着种种弊端,但是其效率无容置疑、其功能无法替代。我们可以改革考试,但无法取消考试。在高考的各个科目中,数学、英语恰恰属于比较有客观标准、“含金量”比较高的。即使有诸多不完美之处,经过改革使之完善的技术困难相对较少,特别是有许多相关的国际测试作为参考。改革高考,拿这两门开刀实在是匪夷所思。

许多反对考试的中国人总说:美国的教育不看分数,更注重创造力。其实,美国的大学录取,绝大部分还是要看分数,虽然不是仅仅看分数。这不仅有SAT、高中平均成绩,SAT的专业考试多达20门、另有34门相当于大学程度的AP考试。其中数学和外语方面的考试就有好几门。当然,这些都不属于“必考”。但是,随着升学战的升温,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经常要考五六门AP课程。我14岁的女儿,高一已经开始选了AP课,等于上了大学水平的课程。学校里也几乎每天都有考试。平时的表现不敢有一点疏忽,因为高中平均成绩对于申请大学至关重要。当然,还有每天一两个小时的体育训练。她的越野队,5公里的山地越野赛也几乎是每周都有。无论是申请大学或竞争性较强的私立学校,如果你有某种体育爱好,往往要填报具体的成绩。这和考试的分数有什么区别?像她这样的美国孩子,也往往晚上用功到12点以后。

回头看看中国,给孩子“减压”的呼声响成一片,似乎高考太残酷了。学子愤愤然地要让英语、数学“滚出高考”。可是,看看2013年的高考录取率,大部分省份超过了80%,有几个省份到了90%以上。我们这代人30多年前高考时,录取率仅百分之四五。那时的考试,也比现在僵化得多。可是,大家为有这样的机会兴奋不已,觉得这是中国最为公正的竞争规则。为什么我们这代人会被大的多的压力激励而不是吓倒?现在这代人,面对那么一点点压力就叫苦不迭、乃至不停地怪罪环境、制度、家庭、运气……就是不怪罪自己!

中国社会上对英语、数学考试的敌意、或取消体育课和运动会的长跑等等,则并非是因为要给在底层经受更大磨难的穷孩子更多的机会,而是因为富二代学不会英语、做不了数学题,甚至也跑不了步。一向娇惯孩子的家长也不忍心。难道这代人不正面对一个英语日益成为国际语言的全球化浪潮吗?难道热衷于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孩子,不知道自己正在进入一个大数据时代吗?难道拒不接触外部世界、只管在领工资时数数钱就可以打发一生吗?从小不愿被考验的一代,长大后就经不住考验。如此下去,中国就将成为“一代不如一代”的衰落社会。

(作者系美国萨福克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本文摘自《环球时报》)

学外语的两个“十万分之一”

◆温柔的狼

大家都知道,中国学生除了学自己的母语需要比西方学生多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外,还要花去近五分之一的时间去学一门使用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技能,那就是一门外语(绝大部分是英语),最多只有万分之五的人需要终身天天用外语和外国人打交道,其他绝大部分一辈子都不会使用很多外语。因为中国人离需要和西方人杂居或者人人都和外国人打交道的社会形态很遥远,就是那一天真的能到来,也是外来者学习原居民语言,也是少数族群学习多数族群的语言!也不需要一个村庄的人为了和一个外来人交流和沟通,都去学这个外来人的方言!那不是很滑稽吗?

我就在西安咸阳机场看到几个中国女孩和一个外国老头用外语在交流,好像在给他免费指路。那个外国老头从钱夹子拿纸片记录路线时,几个中国女孩热情过度、亦步亦趋跟着外国人给他介绍着什么!她们也许在庆幸,她们学的外语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

如果有一天真的需要出国工作,也不要紧,我一个同学初中毕业后去法国他叔叔家定居,只三个月强化学习,他的法语水平就达到国内大学生的水平,因为在那个特殊的氛围中容易学!所以,我们的教育部门让中国学生拿五分之一的时间,去学使用率只有十万分之一的外语,是不切合实际的!挤占了中国学生黄金20年的五分之一时间,五分之一就是4年,要知道,这个20年是人一生最宝贵的20年,是形成创造性思维、世界观和习惯的20年!

(摘自作者博客)

美国人学外语吗?

◆姚鸿恩

美国人都知道这段有名的调侃:“如果你会说三种语言,那你是三语人才;如果你会说两种语言,那你是双语人才;如果你只会说一种语言,那你就是美国人。”(If you can speakthree languages,you are trilingual.If you can speak two languages,you are bilingual.If you can speak only one language,you are an American.)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按理来说,美国懂外语的人应该数量庞大。但是,懂外语的美国人实在少得可怜。2012年8月,美国《福布斯》(Forbes)杂志刊登一篇题为《美国外语赤字》(America's Foreign Language Deficit)的文章,引用美国教育部长2010年的感叹:会说一种外语的人,欧洲有53%,而美国只有18%。这少量的会说外语的,多数是移民家庭。

美国历来忽视外语教育。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国会才慌忙通过“国家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艾森豪威尔总统随即签署生效。该法规定由联邦支持外语和科学教育。

然而,即便联邦政府予以支持,美国的外语教育依然“赤字”严重。前几年有个统计,2008年,美国公立中小学只有18.5%的学生上外语课。美国的小学(包括1年级幼儿园)几乎没有开设外语课的。中学开始开设外语课,但只作为选修课。美国大学约有一半学生上外语课,因为有的学校规定,要选修一年的外语课才能毕业。

为什么在美国外语教育热不起来?原因有三。

其一,实用价值不高。进小学、进中学、进大学,都不需要外语成绩。除了极少数行业,工作中也不需要外语。评职称、加薪水、考公务员,也没有外语这一关。如此,学外语的积极性(motivation)当然不高。

其二,缺乏练习机会。美国是英语国家,铺天盖地的当然都是英文资料。接触外语的机会较少。学外语,靠练习。否则,不会进步,很容易忘得精光。

其三,外语学习艰辛。美国人总体来说,不习惯吃苦耐劳。从小学开始,美国人就摒弃死记硬背,而学外语,免不了要背生词。美国人没有那个耐心和毅力。

布什总统主政白宫时,政府提出规划,促进外语学习,并特别强调要学习阿拉伯语、汉语、俄语、印度语和波斯语。而这些外语,恰恰是令美国人最头疼的语种。美国学生选修外语,大多选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拉丁语。毕竟它们与英语多少存在“血缘关系”,学起来感到亲切,相对容易。

据前几年的统计,美国学生学外语的人数中,学汉语的排在第七位。近年学汉语的人数在增多,排名有所提前,但还远远没有达到国内媒体宣传的“汉语热”的程度。而在中国,学英语的人数应该恐怕已经超过美国的人口总数。但是,相信随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会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学习汉语。看看香港的例子就会增强信心。香港回归前,大陆人赴港讲普通话,会遭受白眼,现在的香港人,尤其是跟商业有关的,都不辞辛劳地恶补普通话。

(本文作者1992年留学美国,长期研究双语教学,现任美国大学教授,本文摘自作者博客。)

欧洲国家小学外语教学研究与发展趋势

教学与研究工作。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发展,欧洲各国的贸易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小学外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欧洲各国的重视和研究。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方法、教学评估标准与手段以及教师培训等工作始终都是欧洲国家教育研究的重点。

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即开始了低龄外语教育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研究与实验。1969年,欧洲委员会通过决议,提出在其21个成员国中有条件的要从10岁起开始外语教育。从1962年到1979年,欧洲委员会共召开7次关于低龄儿童外语教育的研讨会,最终提出五点共识:

第一,小学开设外语可以更好地利用儿童习得语言的天赋;

第二,目前还没有提出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的理论,但经过一些实验,当时倾向于9岁开始学习外语比较合适;

第三,低龄外语教育应与学校的其他科目的教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第四,低龄外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学的外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五,教师的语言水平和教学能力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

经过实验和研究,1990年一些国家已将开设外语课的年龄提前到了8岁,如奥地利、芬兰、爱尔兰、卢森堡、瑞典和瑞士等。其他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比利时、法国和意大利正在实验当中。到20世纪末,实施从8岁开始外语教育的国家进一步增加,并且年龄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开展低龄外语教学的优势与障碍;低龄外语教育的方法和内容问题;学习外语和学习外语知识的益处;如何使低龄外语学习与学校其他科目的学习相互结合;如何使低龄外语学习与中学的外语学习有效地衔接;如何评价低龄外语学习的效果;如何补充和培训低龄外语教育需要的师资。

目前,欧洲委员会教育机构已经明确提出,作为21世纪的欧洲公民,每个学生从学校毕业时要学会两门外语,也就是说,每个欧洲公民要能够使用三种语言与他人交际。目前很多欧洲国家的外语教育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不少国家已开始尝试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起开设第一门外语课,从中学起开设第二门外语课,以保证学生学习外语的时间、机会和两种外语能力的形成。

世界各国小学开设外语课程的具体情况

韩国:1997年开始从小学三年级起至六年级开设英语课程,每周只设一个课时。词汇量要求约为700个。

英国:苏格兰有自己独立的教育体制,1989年开始在小学实验从10岁起开设外语课,根据评估的结果,1997年起已经在所有小学从10岁起开设外语课,主要语种为法语。每周平均80分钟,分两课时。英格兰和威尔士目前还没有要求在小学开设外语课。

法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尝试在小学开设外语课程,进入90年代后,明确学生从7岁起开始学习一门外语,由于师资短缺,很多地方采用录像和卫星节目的方式,每天开设15分钟,有辅导教师进行指导。90年代末,这一方案不再被推广,政府明确要建立国家级的在职培训课程专门培训小学外语老师。

匈牙利:小学多年开设外语课程。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是俄语,教学效果不很理想。90年代以后主要是德语和英语。课时有25分钟和45分钟两种,每周的课时3~5节不等。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

西班牙:从1992~1993年起开始在小学中年级开设外语课程(8~10岁),每周3节课,主要语种为法语和英语。

意大利:从20世纪60年代就尝试小学外语课程的教学,从1978年开始进行了大型的实验调查后,于1985年正式在小学课程中提出要求,学生从8岁开始学习外语,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7岁开始。语种包括英语、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课程明确指出开设小学外语课的目的主要是开发智力和发展文化理解能力,同时尝试采用活动式的教学法,全面调动学生的身体、情感和思维的参与。

荷兰:经过18年的摸索、研究和准备(1968~1986),从1986年起正式在小学从10岁起开设外语课程,英语是唯一开设的外语课程。由于准备充分,语言环境创设好,教学效果经过评估是比较好的。有14000名小学教师参加了多媒体的英语培训课程(Edelenbos&Suhre,1996;Johnson,1994)。

纳米比亚: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第二语言)。要求学生能逐步适应从五年级起用英语学习其他的课程。课程对每一个年级都设有核心目标和扩展性目标,强调交际能力和听说读写各项能力的形成。标准中包括每个年级需要掌握的详细的语言功能项目、语法项目、听说读写的技能要求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要求(纳米比亚英语教学大纲四~七年级)。

从以上各国开设小学外语课的情况看,尽管语言背景和政治经济环境各不相同,但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和积极促进小学开设外语课程规划,都认识到小学开设外语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学生会说几句外语,而是对21世纪世界公民一个必须的要求,学习外语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认知发展、交际能力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以及国际间的合作。

同时,各个国家在小学开设外语课的问题上面临的问题也都大同小异,都存在着小学外语教学的目标与方法问题、小学与中学的有效衔接问题、课时的问题、起始年龄问题、小学外语的评价问题以及师资的补充和培训的问题。在小学外语的教学目标上,目前大部分国家注重在小学阶段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注重外语口头交流能力的发展,注重文化的理解。在小学与中学的衔接问题上,很多国家还没有成功的经验,特别是一些面临语种选择比较多的国家,解决这个问题就更困难一些。在课时的问题上,各个国家提供的课时不尽相同,有一个课时的,也有两个课时和三个课时,甚至更多课时的。但是目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更多的短课时和较少长课时相比,前者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和能力的形成。目前很多研究都表明,在小学阶段开设外语课程能否成功,两个因素起着决定的因素,即外语教师的外语能力和对低龄儿童的教学能力。

(本文由本刊编辑部整理自论文《世界各国小学开设外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外语教学的百年历程

早在1727年,清政府就在北京开设了俄罗斯文馆,教授俄语。这是我国现代外语教学的开端。直到1862年,在恭亲王奕沂(1833~1898)的反复奏请下,清政府才在俄罗斯文馆的基础上创办了京师同文馆,开始教授英语和法、日等国语言。此后的40年是我国英语教学漫长的萌芽阶段。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中学堂章程》,开始兴办中学堂,并将英语列为中学堂的必修课程。这样,我国就开始了较为正式的中学英语教学。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学校课程标准》,将英语规定为中学的必修课程。1932年,南京政府效仿英、美等国,规定英语是中学的必修课,并颁布了第一个全国统一的纲领性文件《中学英语课标准》,其中规定了英语教学的目的要求、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简单的教学方法。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教育十分落后,有机会学习英语的人不多。故英语教学的规模不大,范围不广。

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兴盛时期。国家把外语列为中学的必修课程,制定了全国统一的中学英语、俄语教学大纲,并逐步由专门机构编辑出版了全国通用的英语、俄语教材。令人遗憾的是自1953年至1957年,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我国的英语教学受到不应有的排斥,绝大部分中学只开设俄语课程。这在我国外语教学史上应该说是一次严重的历史教训。自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逐步增加了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英语教学又逐步走上了正轨。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为中国英语教学的“第一次复兴”。1966年以后的十年动乱期间,中学外语教学遭受了空前的摧残,曾一度陷入停顿。1969年到1970年及以后几年,部分学校恢复英语教学,但教学内容政治化,教学方法简单。

1977年,我国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英语热”伴随求知热在全国迅速掀起。1979年英语高考成绩以10%记入总分,以后逐年增加,到1983年英语高考成绩以100%记入总分。从此英语成为高考主要的必考科目之一,这对中学英语教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以后的十几年里,中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我国英语教学史上的“第二次复兴”,是我国英语教学发展最快的时期。

(本文由本刊编辑部整理自《教育理论与实践》、《文科爱好者》)

猜你喜欢
低龄外语教学外语
低龄未成年人案件核准追诉问题研究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低龄晚孕穿透性胎盘植入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