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楼里的耕读传家—访太极茶道掌门人郑纯辉

2014-01-02 01:32郑瑶瑶
茶博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茶会博览茶道

本刊记者 郑瑶瑶

12月1日至3日,初冬的西湖游人稀少,北山街上那些民国别墅似乎提前进入了冬眠,一派素净和安宁。唯独一处例外。杭州西湖博览会博物馆,门口一把巨型茶壶,入门一口 “百家茶”大铜锅,很文化地告诉来宾们:第五届亚洲茶人论坛如约而至。来自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和大陆各省的茶界大咖们坐在了前排,来自印度尼西亚、日本、巴基斯坦、柬埔寨、尼泊尔、澳大利亚、印度、韩国、哈萨克斯坦、美国、白俄罗斯等国家的茶文化学者、留学生入座后几排,前来参加茶席展示和茶道交流的大陆各省茶人,更是把论坛会场挤得满满。连续三天,这里座无虚席,很多人只能站着听演讲,看表演。来自亚洲各国五六百位茶人和茶友,亲身体验了这一场冬日里的温暖茶聚。此外,亚洲茶人论坛安排了全球直播,网络观看人数最高时,达到了14868人次。

论坛结束的第二天,在中华老字号的太极茶道老茶馆,借着茶汤的温暖,悉心领受着 “耕读传家” 各种精致和儒雅,呼吸着茶楼里茗香四溢的人文气息,掌门人郑纯辉依然很忙,他和我们聊开了话题,关于茶的家传,关于茶人的谦卑,关于亚茶会的创新,还有其他一些支离破碎的感恩与怀想。

茶博览:亚洲茶人论坛是怎样一个组织?

郑纯辉:亚洲茶人论坛首届举办是2008年,当时只有二十几个人参加,韩国、日本、台湾、香港几位知名茶人加上主持人的我,规模很小,观众很少,一切都很不显眼。大概是由于这些茶人实在够杰出,才给了这个论坛无限大的后续力。郑仁梧、吕礼臻、叶荣枝等演讲嘉宾,给大学生们带来了茶的兴奋。从第二届开始,参会人数成倍增长,五十多人,一百多人,二百多人,直到本届论坛,参会人数突破五百人。亚洲茶人论坛是在一群功德茶人的慢慢耕耘中成长起来的雅集机制,每年举办一次,带着沙龙元素,也有会展因素,没有开幕式和闭幕式,但大多数演讲者都很专业。我们没有太大追求,仅仅希望做成一个能容纳和尊重不同声音的平台。

茶博览:在这一届论坛上,话题包罗万象,既有亚洲茶的概况和发展前景,也有茶人们自己的品茶经。论坛有特定的主题吗?除了分享,论坛还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郑纯辉:我们亚茶会在筹备中,把论坛概括为 “天、地、人” 三方面。天,即论坛要有使命,对接国家荣誉和文化传承,比如关注南亚茶、空中丝绸之路等;地,即接地气,话题涵盖健康养生茶器、茶人布衣等;人,即要有人情味,论坛要有触动茶人情感的部分,如家家茶会、百家茶、道家茶礼演绎等。今年主题是 “茶和亚洲” ,这个命题很泛,嘉宾们在诠释过程中也各显神通。我们希望这个论坛比较open,也可以有些fashion,把传统与时尚揉合在一起,是一种更有格局的“耕读” 。

郑纯辉和他的茶家礼教 摄/郭语欢

茶博览:据说,亚洲茶人论坛每一届结束时,都会做一些趋势研究,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

《艺术运动》一曲表现了年轻艺术家们的艺术幻想和创新追求,他们一到杭州,林风眠就组织了一个“艺术运动社”,开展了丰富多彩、大胆激进的新艺术活动,成员主要是艺术院的师生,目的是提倡现代美术。钢琴曲《艺术运动》是一首进行曲,它以热情奋发的动力,表现了年轻人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调性是西方的和声小调,和声是典型的功能和声,曲中采用了许多七和弦,还有一些不和协的音响突出了年轻人勇猛的冲击力。

郑纯辉:这要从亚茶会论坛宗旨说起。我们常讲十六个字:集聚智慧、把脉趋势、放下小我、利益茶人。像今年论坛结束后,我们就对未来茶界的发展趋势有这么几点基本判断:1、未来亚洲茶经济会更注重延伸领域的发展,如茶人布衣和禅衣、茶空间美学、茶禅修课程等;2、亚洲茶社团可能会功能细化,各自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领地。3、未来茶席设计师和茶席设计中的市场价值将被尊重,一些优秀茶席将可能成为整体商品概念,得到市场消费者青睐。4、有格局,有包容心的茶企和茶人,将更容易被茶界内外的人们所尊重,他们的市场空间将会更大。5、网络文化将继续彰显其对茶叶经济和茶文化事业的巨大作用力,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人轻慢或藐视这个趋势,必将受到时代的责罚。

茶博览:我们知道,亚洲茶人论坛是你带头发起,当初为何会发起成立这样一个组织?

郑纯辉:2007年11月,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来访太极茶道老茶馆。次年初春,在中日友好交流年活动中,胡主席参加了太极茶道与日本里千家两大流派的交流,他提出了“以茶为缘,以和为贵,和睦相处,和谐共生”这十六个字,为中国茶人指明了格局升华的路。杭州上城区领导便有意让我以太极茶道掌门的身份邀请亚洲各方茶界代表相聚杭州。而此前一年,我与香港、台湾茶人参加布拉格世界食品节,我们也有要定期聚会交流的盘算。正好借此机会成全两边愿望。只是“亚洲” 两个字太大,想缩小概念,提出来了没被采纳,于是先做了第一届。“亚茶会”是亚洲茶人论坛组委会的简称,很多人感念论坛很有意义,也积极加入到“亚茶会”中来,我们一直抱持着感恩心。如今,亚茶会会员越来越多,不断地有各国各地杰出茶人入会,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信心和动力,亚洲茶人论坛未来必定会办得更精彩、更圆满。

茶博览:论坛很多茶人是因你而来,你在茶人中很有影响力,你也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为茶界做了很多务实事情,你为什么这么热衷于茶文化的传播呢?

郑纯辉:我们家祖祖辈辈做茶,到我这,已经是第六代。我们老茶馆房梁上挂着几条祖训大匾,有“诚勤自宽”,也有“天道酬勤”,我们茶人家族,从小就生活在茶堆里。从幼儿园开始,我身边都是茶人家族的后代,大家讨论的话题永远离不开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茶。除了大学阶段在华东政法大学就读法律这段时间之外,我就一直泡在茶里。我做很多茶界事,主要是因为我们家茶馆小,每天接触的人很有素养,话题和想法会生出很多,因为小茶馆需要做的事不多,而我大致是那种知行合一者,想到的事就会努力去做,那就只能往外跑,帮茶界、帮社会做点事情。很多事,我只想挑个头而已,起来之后就行,比如亚洲茶人论坛。当时做了两届之后,我就想将亚茶会托付出去,但没人接,我上网一查,当时除了我们的亚茶会,全亚洲竟然没有别的茶文化社团了,再加上当时好几个杭州市领导来太极茶道,支持我继续办亚茶会,出于责任心,我就没办法退了,只能选择坚持办下来。

第五届亚洲茶人论坛是初冬里的一场温暖茶聚 摄/郭语欢

茶博览:说是“没办法”只能坚持,但其实心里还是很愿意做这件事的吧?

郑纯辉:当时就是很纠结,其实是很想继续做下去的,因为感觉做这样的事心里很满足。

茶博览:大学学的是法律专业,为什么后来还是选择留下来做茶呢?

郑纯辉:其实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被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选中了,我当时就在去新加坡当国际律师还是传承家业做茶之间做选择。我姐姐是极力支持我去当律师的。我老爸呢,从头到尾没有发表过任何意见。那时候每天早上我们的父子时间,我老爸就坐在床后等我醒来,今天不经意来一句“其实做茶蛮好的,几千年了,茶这个行业饿不死人”,明天又来一句“年轻人做茶才有前途,因为人家都不做,就你做”,后天又随口提起“茶里有很多秘诀哦,趁我还健在你们学了去,等你们到我这年纪,可就不得了了”……也不多说,每天就一两句。我老爸实在是太厉害了,到我做决定那天,他也只是默默看着我,没有任何表情,但每天这一两句就像药一样已经慢慢渗透进我的思想,须臾之间,我选了茶,选择了子承父业。

茶博览:你现在哪些是完完全全从父亲那里传承过来的呢?

郑纯辉:我父亲这一辈和我爷爷这一辈人,见证了手工做茶转变为机制的过程,他们对于拼配茶与茶叶精加工的手法是最清楚的,当今世界真的没几个人会我父亲这样的技艺了。小时候,父亲便已经一点一滴将他手工做茶的技艺教给我了。我学会了他的全套手工技艺,现在也会定期练习,不会荒废掉。另外传承过来的,就是太极茶道了。自1994年恢复以来,太极茶道保留了原先的大青花壶、大盖碗、大八仙桌、百家茶等,一楼是大碗茶,二楼是雅座。我的小叔来看过后,惊叹我接手的太极茶道,从桌子、椅子,甚至连内部格局都与之前的太极茶道一模一样。我是没见过老茶馆的,这些都是我凭着感觉布置的,而这感觉大概是我父亲经常“偶尔”向我描述老茶馆的缘故吧,我一不小心就做得一模一样了。还有就是我谦卑、忍耐、宽容的秉性了,这些都是我父亲言传身教的结果。

茶博览:看来,父亲对你的影响很大。

郑纯辉:其实,茶人家族都是高度雷同的,我们所有的生活习惯、秉性都是从父辈那里学来的。父亲就像茶一样,润物细无声。在我印象中,我老爸一直乐呵呵的,从来没发过火,所以我也几乎不生气的。现在,我也在给我的弟子“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会他们向善学忍。

茶博览:太极茶道是中华老字号,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最中国的茶馆,你是如何维持这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字号的?

郑纯辉:当前我国仅靠卖茶为生的茶馆凤毛麟角,太极茶道算是其中一家吧。太极茶道现在所处的地段好,面临的房租、人力成本压力更大,好在有“中华老字号”的加持,我们的客人里,有三分之一是外国人。小小茶馆,做的是全世界的生意。我们每年都会“走出去”,在全世界有大量活动。“走出去”除了结交新朋友,带来新茶客之外,更重要的是让茶师们多见世面,让他们把心放开,提高自己的眼界和格局。同时,“走出去”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一个小小茶馆推广中国茶文化的热情,提高了国家文化形象,也成全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茶博览:对于太极茶道,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想过创新吗?

郑纯辉:太极茶道已经15年没有装修过了,趁这次装修,我也有过创新的念头,比如在二楼放上一些藤椅、沙发等,但马上就被自己否决了。我一直说自己是个“骑墙派”,既不执著于中国传统茶文化,也不执著于西方的现代品茶艺术,我是兼收并蓄的。但对于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创新,唯独太极茶道一定要保持传统茶馆的原样,这是我们家的根本,我没有权利去糟蹋,只有义务去维持。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守住茶馆的“老”字,这是国家给予的使命,也是历史赋予的角色,我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只能本分地去传承、保持。所以每次茶馆要做一些改变时,我整个人都战战兢兢的。

茶博览:中国茶馆在保持东方传统文化和适应快捷的西方生活方式之间,你觉得该如何取舍?

郑纯辉:我认为两者并不存在矛盾,主要是看茶馆主自己的意愿吧。不过我倒觉得,未来,追求纯粹的传统东方茶馆的人会越来越多。从有关现象中发现,我们越来越多的白领人士和成功人士已经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审美疲劳,很多人开始回归传统,像马云他们现在追求的就是纯粹的传统。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西方的生活方式没法给我们带来心灵深处的满足,只有当茶泡开、古乐升起,你在易经、八卦里如痴如醉,内心才能得到骨子里的呼应。

茶博览:有人说你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使者,也有人说你是茶社团推手,你是怎么定位自己的呢?

郑纯辉:我不喜欢给自己贴标签。一旦贴上某种标签,好像你就只能是那个框架里的人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我那么热衷于做这些事,可能只是想借由茶杯,让茶人们有机会握个手吧。太极茶道,是茶人家族的耕读传家,郑纯辉,就是一位耕读茶人。□

猜你喜欢
茶会博览茶道
体验茶道魅力
2021春·老茶缘钱塘茶会
——20次钱塘茶会回顾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茶道人生
《茶道六百年》
博览
“茶会”九问九答
偏离的茶味
如何办好一场茶会
控制网_自动化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