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2014-01-11 08:18
军事历史 2014年4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中国化大众

□ 杨 静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上,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形态,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性作用,其主创者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承

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以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因此,邓小平认为,肯定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所走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新阶段的重要前提。

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成为当时中国决定社会主义事业何去何从的关键性问题。邓小平指出:我们坚持的和要当作行动指南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或者说是由这些基本原理构成的科学体系。至于个别的论断,无论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都不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是这些都不属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正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确立毛泽东历史地位的关键,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根本立场出发,在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分开来的基础上,既实事求是地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又充分地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既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贡献,又高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的指导意义。从而坚持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无疑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历史贡献。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百废待兴,亟待拨乱反正。如何才能扭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暂时倒退的局面,关键是思想路线问题,邓小平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19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并且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思想路线的内容,增添了“解放思想”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统一起来,使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更具针对性、时代性。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扭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暂时倒退的局面,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重新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正是在这样一条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产生了历史性的飞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毛泽东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最先提出的。他之所以要提出这个命题,源于对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中国共产党是在经过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后才逐步掌握革命规律,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重大挫折,也为中国共产党逐步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深刻总结了这些经验教训。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更是倾注了邓小平的心血,这个决议中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论述、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论述、社会主义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等等,都是在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后作出的理论概括。邓小平认为总结经验的目的是为了开辟未来,他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决了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创新

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马克思主义要随着时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正确地反映时代主题,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马克思主义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反映时代发展的逻辑,切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一个需要不断解决的过程,不是凝固不变的。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如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地解决的问题。”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258页。在他看来,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每一时代的具体情况是各有其特点的。当时代发生变迁后,我们就要直面新的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当时的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只有不断地与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保证其生命力。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而它们就是马克思主义与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同样,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生命力也在于同更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118页。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时代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内外政策的制定,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邓小平总是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说:“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对时代的分析。”④《邓小平年谱(1904~1974)》(下),232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研究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条件。”⑤《邓小平文选》,第2卷,119页。邓小平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审时度势,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新判断。在他看来,全球范围内制止战争爆发的因素在逐步增长,各国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要避免重蹈被人宰割的历史,就必须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在此基础上,他判断资本主义国家在当代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时代主题已经由战争与革命转换成了和平与发展。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和勇气,对时代主题作出新的判断,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为中国赢得了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宝贵时间。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确立党的基本路线。基于对当今世界主题变换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思考,邓小平及时调整内外政策,果断地停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是邓小平对时代要求的集中概括。正是基于对当今世界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的认识,邓小平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就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由此可见,正是邓小平对世界形势演变的准确把握和判断,对时代主题的正确分析和揭示,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重大转移,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命题。

三、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其强大力量,必须和群众相结合,实现大众化。只有通过理论武装和教育,马克思主义才能为大众所掌握,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大众才会有自觉自愿的行动,才能获得解放。

提出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思想。以务实著称的邓小平,不仅重视实践,更重视理论。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382页。在这里,邓小平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原则,即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要有好的学风,要讲求实效,这是邓小平的一个极富特色的思想。邓小平提出的“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就是要注重理论的精神实质和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邓小平强调“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概括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核心问题,是对毛泽东关于“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这一论述的精辟阐发。学习理论,把握精髓,联系实际,指导工作,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生命力之所在。

创造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大众化语言特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深入浅出,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风格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不能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把马克思主义搞成深不可测的东西。邓小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群众记得住、听得懂的新鲜语言。这些语言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本上找不到,列宁的著作中也未出现,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知道、明白、理解。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使马列主义逐渐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更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邓小平所讲的话包括邓小平理论在内,都不是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而是生活中的、接近人民大众的、被人民大众所理解和掌握的马克思主义,他总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来向人民解释最核心的理论问题,用最准确、朴实的语言将马克思主义演绎成为人民大众的大众哲学。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应该为大众所有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在性质上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应该普及于大众而又提高大众,为大众所拥有。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代表大众利益的,是为大众谋利益的,应该为大众所有。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要时刻记着我们的研究成果能不能代表大众利益、能不能为大众谋利益,不能把它变成了代表少数人利益、为少数人谋利益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宣传教育工作者必须真正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只有自己弄懂弄通了,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化。他强调,我们在对大众进行宣传教育时,要把理论教育与物质利益结合起来,要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确实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为他们谋利益的。这样,群众才会真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感兴趣,才会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变为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种贡献不仅体现在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运用和坚持上,而且也体现在他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改革和建设实际问题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上。这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保持了稳定的发展,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彻底摆脱了过去落后贫穷的旧面貌,各项社会发展指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有了创新和超越。这种发展在后继的领导人的带领下,日臻成熟,使得“中国模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借鉴的焦点,中国成为世界上一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邓小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属于中国,而且作为一种发展方式与世界先进发展理论形成并列甚至领先的格局,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格局的突出贡献。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中国化大众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