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Hp感染者根除Hp治疗疗效观察

2014-01-13 02:32谢昆华唐尚伟杨志寨颜钟生陈钦源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期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焦虑

谢昆华+唐尚伟+杨志寨+颜钟生+陈钦源+邓达玲

【摘要】 目的: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伴焦虑者根除Hp治疗,研究根除Hp治疗的必要性。方法:选择85例FD伴焦虑症状Hp感染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进行根除Hp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对照组为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D伴焦虑症状的Hp感染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根除Hp治疗,对改善FD伴焦虑症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Hp感染存在诱发或加重焦虑症状的倾向,应进行根除Hp治疗。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焦虑; 幽门螺杆菌

The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Hp Eradication Therapy for the Anxiety FD Patients with HP Infection/XIE Kun-hua,TANG Shang-wei,YANG Zhi-zhai,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001-003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necessities of Hp eradicate therapy in anxiety FD patients with Hp infection.Method:85 FD with anxiety Hp infect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ith 42 cases were accept the Hp eradicate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3 cases were just accept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6 months and 12 months, such as the effective rate,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of ZUNG point.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for 6 months was 64%, for 12 months was 69%, whil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for 6 months was 37%, for 12 months was 43%,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ZUNG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co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for 6 months and 12 months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FD with anxiety patients who accept the Hp eradicated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have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than only accept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infection of the Hp may induce or exacerbate the anxiety tendency of the FD patients. Patients infected with FD and anxiety Hp should accept the Hp eradication therapy.

【Key words】 Functional dyspepsia; Anxiety; Helicobacter pylori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angcheng District of Fangchenggang City,Fangchenggang 53802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许多致病因素可能与FD有关,包括:胃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社会心理学因素、胃酸分泌过多、遗传、环境、饮食、生活方式、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等。对FD伴Hp感染患者是否要根除Hp治疗,国内学者持不同意见。本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Hp感染者行根除Hp治疗,探讨根除Hp治疗的必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4月在本院门诊诊治的85例FD伴焦虑Hp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全程跟踪。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男17例,女25例,年龄21~60岁,平均(37.5±9.5)岁,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5.2±12.5)分。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2~63岁,平均(40.5±12.1)岁,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2.8±13.5)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自评量表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符合FD诊断标准,具有焦虑症症状,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多潘立酮10 mg,3 次/d,餐前30 min 口服,氟西汀10 mg,1 次/d,晨服,疗程为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序贯疗法对Hp进行根除,先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2次/d,口服,共5 d;然后再继续予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0.2 mg, 2次/d,口服,共5 d[1-2]。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症状,评定两组疗效。

1.2.1 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统计方法 参照ZUNG焦虑自评量表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2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统计方法 以6项常见消化不良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反酸)评分,症状严重程度以0~3计分,0分:无症状;1分:轻度,稍加注意感到有症状;2分:中度,自觉有症状,不影响工作;3分:重度,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各项症状分累加即为该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降低>50%以上为有效[3]。

1.2.3 FD伴焦虑症状Hp感染检测标准 Hp感染选择标准: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阳性。Hp感染根除标准:Hp感染根除治疗4周后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阴性。

1.2.4 疗效判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症状积分降低>80%,同时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有效:症状积分降低>50%,<80%,同时ZUNG焦虑自评量表积分>50,与治疗前比积分相比降低10分以上;无效:症状积分降低≤50%,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积分>50,与治疗前积分相比降低<10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537,P=0.031);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对照组为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8924,P=0.016)。见表1。

2.2 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x±s) 分

组别 治疗前 6个月 12个月

治疗组(n=42) 55.2±12.5 30.2±10.5 30.1±12.5

对照组(n=43) 52.8±13.5 39.0±11.8 39.0±10.7

t值 0.8544 3.647 3.525

P值 0.3956 0.0005 0.0006

3 讨论

F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许多致病因素可能与FD有关,包括:胃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社会心理学因素、胃酸分泌过多、遗传、环境、饮食、生活方式、Hp感染等。对FD伴Hp感染患者是否要根除Hp治疗,国内学者持不同意见,主张根除者居多[4]。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2007·大连)共识认为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有消化不良症状的Hp感染者可归属FD的范畴,将根除Hp用于抑酸、促动力药治疗无效者[5]。我国1991-2012年公开发表的根除Hp治疗FD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统计,认为Hp根除治疗对FD患者症状的改善是有益的[6]。2012年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认为根除Hp治疗可使1/2~1/5 Hp感染FD患者症状得到长期缓解[7]。

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患者的患病率为18.9%~19.8%,慢性消化不良患者较正常人具有更多的焦虑、抑郁、疑病和神经质特征。国内外不断有报道指出,FD患者总体病理心理水平较高,较多具有焦虑和抑郁障碍。FD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发病率达54.2%~60%[1]。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Hp感染者行根除Hp治疗,研究Hp感染的FD伴焦虑是否更适合根除Hp治疗,能避免根除Hp治疗的盲目性。很多调查研究发现,FD患者与健康人群比有更多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情绪,FD中焦虑抑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8]。本研究对Hp感染的FD伴焦虑42例患者行根除Hp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根除Hp治疗,症状缓解6个月有效率达64%,12个月有效率达69%,未根除Hp治疗对照组6个月有效率达37%,12个月有效率达43%,治疗组6个月、12个月症状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感染与FD伴焦虑症的关系研究,目前还处于探讨阶段。国内外不断有报道指出,FD患者总体病理心理水平较高,较多具有焦虑和抑郁障碍,多数研究表明FD患者有较严重的消化不良症状时,会伴随较深的焦虑抑郁程度,FD伴焦虑患者Hp感染率高于不伴焦虑FD患者[9]。Hp感染与其抑郁焦虑障碍严重度呈正相关系[10]。本研究表明对FD伴焦虑症状的Hp感染者行根除Hp治疗,FD症状、焦虑症状缓解率优于未根除Hp治疗者,提示Hp感染与FD伴焦虑症状存在内在关联。其机理可能是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道生理功能是通过脑肠轴互相影响[11]。脑肠轴作为大脑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联系的双向通路,可以将外在刺激反馈于高级神经中枢,通过脑肠肤影响胃肠感觉、运动和分泌等功能,而胃肠道症状也可以通过脑肠轴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Hp感染FD患者几乎均发生慢性胃炎,对FD患者会导致消化不良症状叠加或诱发加重作用,产生胃感觉和运动异常症状,通过脑肠轴的影响作用于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因此,FD患者的消化不良、焦虑症状发生与Hp感染互为因果,Hp感染会导致消化不良、焦虑症状加重。

尽管Hp感染与FD、焦虑症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但根除Hp治疗能达到缓解FD症状,减轻焦虑症状的临床效果,Hp感染对FD患者存在诱发或加重FD症状、焦虑症状的倾向,因此在Hp感染的FD患者类型中,对FD伴焦虑症状类型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根除Hp治疗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谢昆华,张培东,唐尚伟,等.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1,22(4):32-33.

[2]杜祥宾.序贯疗法与10天标准疗法抗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16-17.

[3]曾雪萍.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2,47(6):512-514.

[4]王道理.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39-40.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J].胃肠病学,2008,13(2):114-118.

[6]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32-836.

[7]仝甲钊,曲波,王蓓蓓,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8):679-684.

[8]徐林林,张捷,裴音,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评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57-59.

[9]谢昆华,唐尚伟,邓达玲.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2,34(3):381-382.

[10]支胜利,杨胜良,黄龙武.抑郁伴发广泛性焦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2):146-150.

[11]严黎明.产后抑郁症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2):48-49.

(收稿日期:2013-11-05) (本文编辑:黄新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4月在本院门诊诊治的85例FD伴焦虑Hp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全程跟踪。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男17例,女25例,年龄21~60岁,平均(37.5±9.5)岁,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5.2±12.5)分。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2~63岁,平均(40.5±12.1)岁,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2.8±13.5)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自评量表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符合FD诊断标准,具有焦虑症症状,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多潘立酮10 mg,3 次/d,餐前30 min 口服,氟西汀10 mg,1 次/d,晨服,疗程为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序贯疗法对Hp进行根除,先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2次/d,口服,共5 d;然后再继续予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0.2 mg, 2次/d,口服,共5 d[1-2]。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症状,评定两组疗效。

1.2.1 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统计方法 参照ZUNG焦虑自评量表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2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统计方法 以6项常见消化不良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反酸)评分,症状严重程度以0~3计分,0分:无症状;1分:轻度,稍加注意感到有症状;2分:中度,自觉有症状,不影响工作;3分:重度,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各项症状分累加即为该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降低>50%以上为有效[3]。

1.2.3 FD伴焦虑症状Hp感染检测标准 Hp感染选择标准: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阳性。Hp感染根除标准:Hp感染根除治疗4周后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阴性。

1.2.4 疗效判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症状积分降低>80%,同时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有效:症状积分降低>50%,<80%,同时ZUNG焦虑自评量表积分>50,与治疗前比积分相比降低10分以上;无效:症状积分降低≤50%,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积分>50,与治疗前积分相比降低<10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537,P=0.031);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对照组为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8924,P=0.016)。见表1。

2.2 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x±s) 分

组别 治疗前 6个月 12个月

治疗组(n=42) 55.2±12.5 30.2±10.5 30.1±12.5

对照组(n=43) 52.8±13.5 39.0±11.8 39.0±10.7

t值 0.8544 3.647 3.525

P值 0.3956 0.0005 0.0006

3 讨论

F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许多致病因素可能与FD有关,包括:胃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社会心理学因素、胃酸分泌过多、遗传、环境、饮食、生活方式、Hp感染等。对FD伴Hp感染患者是否要根除Hp治疗,国内学者持不同意见,主张根除者居多[4]。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2007·大连)共识认为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有消化不良症状的Hp感染者可归属FD的范畴,将根除Hp用于抑酸、促动力药治疗无效者[5]。我国1991-2012年公开发表的根除Hp治疗FD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统计,认为Hp根除治疗对FD患者症状的改善是有益的[6]。2012年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认为根除Hp治疗可使1/2~1/5 Hp感染FD患者症状得到长期缓解[7]。

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患者的患病率为18.9%~19.8%,慢性消化不良患者较正常人具有更多的焦虑、抑郁、疑病和神经质特征。国内外不断有报道指出,FD患者总体病理心理水平较高,较多具有焦虑和抑郁障碍。FD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发病率达54.2%~60%[1]。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Hp感染者行根除Hp治疗,研究Hp感染的FD伴焦虑是否更适合根除Hp治疗,能避免根除Hp治疗的盲目性。很多调查研究发现,FD患者与健康人群比有更多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情绪,FD中焦虑抑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8]。本研究对Hp感染的FD伴焦虑42例患者行根除Hp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根除Hp治疗,症状缓解6个月有效率达64%,12个月有效率达69%,未根除Hp治疗对照组6个月有效率达37%,12个月有效率达43%,治疗组6个月、12个月症状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感染与FD伴焦虑症的关系研究,目前还处于探讨阶段。国内外不断有报道指出,FD患者总体病理心理水平较高,较多具有焦虑和抑郁障碍,多数研究表明FD患者有较严重的消化不良症状时,会伴随较深的焦虑抑郁程度,FD伴焦虑患者Hp感染率高于不伴焦虑FD患者[9]。Hp感染与其抑郁焦虑障碍严重度呈正相关系[10]。本研究表明对FD伴焦虑症状的Hp感染者行根除Hp治疗,FD症状、焦虑症状缓解率优于未根除Hp治疗者,提示Hp感染与FD伴焦虑症状存在内在关联。其机理可能是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道生理功能是通过脑肠轴互相影响[11]。脑肠轴作为大脑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联系的双向通路,可以将外在刺激反馈于高级神经中枢,通过脑肠肤影响胃肠感觉、运动和分泌等功能,而胃肠道症状也可以通过脑肠轴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Hp感染FD患者几乎均发生慢性胃炎,对FD患者会导致消化不良症状叠加或诱发加重作用,产生胃感觉和运动异常症状,通过脑肠轴的影响作用于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因此,FD患者的消化不良、焦虑症状发生与Hp感染互为因果,Hp感染会导致消化不良、焦虑症状加重。

尽管Hp感染与FD、焦虑症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但根除Hp治疗能达到缓解FD症状,减轻焦虑症状的临床效果,Hp感染对FD患者存在诱发或加重FD症状、焦虑症状的倾向,因此在Hp感染的FD患者类型中,对FD伴焦虑症状类型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根除Hp治疗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谢昆华,张培东,唐尚伟,等.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1,22(4):32-33.

[2]杜祥宾.序贯疗法与10天标准疗法抗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16-17.

[3]曾雪萍.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2,47(6):512-514.

[4]王道理.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39-40.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J].胃肠病学,2008,13(2):114-118.

[6]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32-836.

[7]仝甲钊,曲波,王蓓蓓,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8):679-684.

[8]徐林林,张捷,裴音,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评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57-59.

[9]谢昆华,唐尚伟,邓达玲.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2,34(3):381-382.

[10]支胜利,杨胜良,黄龙武.抑郁伴发广泛性焦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2):146-150.

[11]严黎明.产后抑郁症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2):48-49.

(收稿日期:2013-11-05) (本文编辑:黄新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4月在本院门诊诊治的85例FD伴焦虑Hp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完成全程跟踪。治疗组42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男17例,女25例,年龄21~60岁,平均(37.5±9.5)岁,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5.2±12.5)分。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年龄22~63岁,平均(40.5±12.1)岁,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2.8±13.5)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自评量表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符合FD诊断标准,具有焦虑症症状,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多潘立酮10 mg,3 次/d,餐前30 min 口服,氟西汀10 mg,1 次/d,晨服,疗程为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序贯疗法对Hp进行根除,先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2次/d,口服,共5 d;然后再继续予埃索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0.2 mg, 2次/d,口服,共5 d[1-2]。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症状,评定两组疗效。

1.2.1 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统计方法 参照ZUNG焦虑自评量表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2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统计方法 以6项常见消化不良症状(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反酸)评分,症状严重程度以0~3计分,0分:无症状;1分:轻度,稍加注意感到有症状;2分:中度,自觉有症状,不影响工作;3分:重度,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各项症状分累加即为该患者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降低>50%以上为有效[3]。

1.2.3 FD伴焦虑症状Hp感染检测标准 Hp感染选择标准: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阳性。Hp感染根除标准:Hp感染根除治疗4周后尿素14C呼气试验检测阴性。

1.2.4 疗效判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疗效判断标准:显效:症状积分降低>80%,同时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有效:症状积分降低>50%,<80%,同时ZUNG焦虑自评量表积分>50,与治疗前比积分相比降低10分以上;无效:症状积分降低≤50%,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积分>50,与治疗前积分相比降低<10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 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4%,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537,P=0.031);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9%,对照组为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8924,P=0.016)。见表1。

2.2 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x±s) 分

组别 治疗前 6个月 12个月

治疗组(n=42) 55.2±12.5 30.2±10.5 30.1±12.5

对照组(n=43) 52.8±13.5 39.0±11.8 39.0±10.7

t值 0.8544 3.647 3.525

P值 0.3956 0.0005 0.0006

3 讨论

FD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许多致病因素可能与FD有关,包括:胃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社会心理学因素、胃酸分泌过多、遗传、环境、饮食、生活方式、Hp感染等。对FD伴Hp感染患者是否要根除Hp治疗,国内学者持不同意见,主张根除者居多[4]。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2007·大连)共识认为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有消化不良症状的Hp感染者可归属FD的范畴,将根除Hp用于抑酸、促动力药治疗无效者[5]。我国1991-2012年公开发表的根除Hp治疗FD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统计,认为Hp根除治疗对FD患者症状的改善是有益的[6]。2012年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认为根除Hp治疗可使1/2~1/5 Hp感染FD患者症状得到长期缓解[7]。

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患者的患病率为18.9%~19.8%,慢性消化不良患者较正常人具有更多的焦虑、抑郁、疑病和神经质特征。国内外不断有报道指出,FD患者总体病理心理水平较高,较多具有焦虑和抑郁障碍。FD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发病率达54.2%~60%[1]。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Hp感染者行根除Hp治疗,研究Hp感染的FD伴焦虑是否更适合根除Hp治疗,能避免根除Hp治疗的盲目性。很多调查研究发现,FD患者与健康人群比有更多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情绪,FD中焦虑抑郁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8]。本研究对Hp感染的FD伴焦虑42例患者行根除Hp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根除Hp治疗,症状缓解6个月有效率达64%,12个月有效率达69%,未根除Hp治疗对照组6个月有效率达37%,12个月有效率达43%,治疗组6个月、12个月症状缓解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12个月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感染与FD伴焦虑症的关系研究,目前还处于探讨阶段。国内外不断有报道指出,FD患者总体病理心理水平较高,较多具有焦虑和抑郁障碍,多数研究表明FD患者有较严重的消化不良症状时,会伴随较深的焦虑抑郁程度,FD伴焦虑患者Hp感染率高于不伴焦虑FD患者[9]。Hp感染与其抑郁焦虑障碍严重度呈正相关系[10]。本研究表明对FD伴焦虑症状的Hp感染者行根除Hp治疗,FD症状、焦虑症状缓解率优于未根除Hp治疗者,提示Hp感染与FD伴焦虑症状存在内在关联。其机理可能是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道生理功能是通过脑肠轴互相影响[11]。脑肠轴作为大脑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联系的双向通路,可以将外在刺激反馈于高级神经中枢,通过脑肠肤影响胃肠感觉、运动和分泌等功能,而胃肠道症状也可以通过脑肠轴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Hp感染FD患者几乎均发生慢性胃炎,对FD患者会导致消化不良症状叠加或诱发加重作用,产生胃感觉和运动异常症状,通过脑肠轴的影响作用于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因此,FD患者的消化不良、焦虑症状发生与Hp感染互为因果,Hp感染会导致消化不良、焦虑症状加重。

尽管Hp感染与FD、焦虑症的相互作用机理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但根除Hp治疗能达到缓解FD症状,减轻焦虑症状的临床效果,Hp感染对FD患者存在诱发或加重FD症状、焦虑症状的倾向,因此在Hp感染的FD患者类型中,对FD伴焦虑症状类型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根除Hp治疗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谢昆华,张培东,唐尚伟,等.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1,22(4):32-33.

[2]杜祥宾.序贯疗法与10天标准疗法抗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16-17.

[3]曾雪萍.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顽固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2,47(6):512-514.

[4]王道理.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39-40.

[5]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国消化不良诊治指南[J].胃肠病学,2008,13(2):114-118.

[6]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32-836.

[7]仝甲钊,曲波,王蓓蓓,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8):679-684.

[8]徐林林,张捷,裴音,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研究评述[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57-59.

[9]谢昆华,唐尚伟,邓达玲.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2,34(3):381-382.

[10]支胜利,杨胜良,黄龙武.抑郁伴发广泛性焦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8(2):146-150.

[11]严黎明.产后抑郁症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2):48-49.

(收稿日期:2013-11-05) (本文编辑:黄新珍)

猜你喜欢
功能性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焦虑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观察
胃粘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幽门螺杆菌”那些事儿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中医推拿调治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胆总管结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近期疗效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