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四个维度与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14-01-13 07:39沈琳燕
地理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概念性性知识程序性

沈琳燕

(湖州市湖州中学, 浙江 湖州 313000)

地理知识四个维度与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沈琳燕

(湖州市湖州中学, 浙江 湖州 313000)

地理知识主要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元认知知识等,可以对应称作“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我会学”。作为教师,要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和善于学习的学习者,有必要进行有效教学探究。实践证明,复述策略、直观教学策略、探究合作策略以及思维建模策略能较为圆满地解答上述四个维度的问题。

地理;知识;有效教学

一、地理四类知识构成

20 世纪末,著名教育专家梅耶曾与其他专家详细描述了四种知识类型:即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以及元认知知识。在高中地理学科中,主干知识同样也主要包括这四类知识。在学习中对它们的掌握可以用四句话表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我会学”。

地理的事实性知识是回答“它在哪里?”“它是什么样的?”的知识,比如北京经纬度位置?青海湖是咸水湖还是淡水湖?这类知识也叫地理陈述性知识。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一般以观察、记忆为主,并且在地理学习中所占比重较大。这部分知识是正确运用地理语言、解决地理问题、提高地理技能的关键,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些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地理演变、地理数据等内容。

概念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的区别很明显,就像地理学科的名称。我们要“知地明理”,地理学科知识分为“地”和“理”两方面。这里的“地”主要指具体的地理事实性知识,而“理”则有一定的抽象概念性,因而,他们分别相当于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如果说事实性知识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地理概念性知识解决的是“怎么样?”的问题。例如,学生都知道发生在夏秋季节带来狂风暴雨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系统叫台风。“台风”是一种事实性知识。那么“产生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这个概念性知识就比较抽象了。

对于地理学习而言,学生停留在“知地明理”,知道是什么?怎么样?还不够,要懂得“为什么是这样?”就需要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种较为抽象概括的、有组织的知识类型。地理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地理原理性知识。主要包括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内容。比如台风来时为什么会风雨大作,要从发生季节、地区、天气系统强弱等多方面分析而后得出客观规律和结论。地理程序性知识在地理教学目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在文科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下,分析原理解决问题是检验学科能力的重要指标。

再进一步,我们还要掌握元认知知识,也就是地理策略性知识。包括地理学习的能力、学科素养要求。这是一种“怎么样学”的知识。它不同于具体运用辨别、概念、规则等解决某些地理问题“如何做”的程序性知识。如果说程序性知识是为了“学会”,那么策略性知识则是指向“会学”。地理策略知识化,是引导学生解决“学会学习”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地理知识建构有效策略探究

1.陈述性知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陈述性知识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生将所学的各种“是什么”的知识,例如图例、地名、事实、分布与客体的规律性有序地储存于长时记忆中,在需要运用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提取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的策略主要是提高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获取、保持、提取和回忆。因此最有效的策略是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的过程。对于这一策略,学生和教师都非常熟悉,但是我们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复述就是“一次又一次单调地反复”。而是可以采取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等比较生动有趣的记忆方法。比如:行政区划按位置可以编写歌诀利于记忆:

中华雄鸡区划图,要想记住别着急。北部内蒙新疆西,青藏高原气温低。陕甘宁、黄河穿,西南部、云贵川。找重庆、寻巫山,黑吉辽、东北边。京津二市渤海岸,东西南北好河山。穿湖北,下湖南,经江西,入皖苏,途径上海入归宿。广东广西南边找,找到台湾海南岛。香港澳门珠江壁,浙江福建东海西。三十四个行政区。

复述知识也可以转化后储存。地理中常用的方法是借助地图,化抽象为具体来便于记忆。例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地图图例的事实性知识,可以让学生在查看地图的活动中来学习地图图例,而不是对照图例表死记硬背。将地理分布知识转化为图像记忆也是很好的方法,就是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

复述的知识还可以做精细化的加工。就是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时,我们不是只把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记住就可以了。例如,在学习混合农业这个名称时,就要引导学生联想家乡农村的水稻种植、蚕桑养殖以及水产养殖,这对记忆混合农业是什么很有帮助。因为学生生活中有事实基础,所以精细化后记忆会更坚固。

2.概念性知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地理概念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得直观的认识,也许浙江的学生经历过“台风”,那么黑龙江的学生又如何能理解?同样,浙江的学生也搞不懂“白夜”为何物。缺乏直观印象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概念性知识的积极性。而地理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抽象思维概括水平明显地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转化,但是抽象逻辑思维还都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作支持。因此,直观教学策略在概念性知识的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

直观教学的首选自然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以使得地理概念性知识变得直观生动。事实上,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要求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许多地理概念往往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不易观察,缺乏直观的感性材料,学生很难一时充分理解并吸收抽象的地理概念,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视频图像、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在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视频中,把抽象复杂的感性知识升华到理性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兴趣,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促进了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掌握。比如在讲地球公转和自转运动、洋流成因类型、三圈环流以及气压带风带这些知识时,学生根本没有直观印象,甚至难以想象,依靠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这些困难就迎刃而解了。

在没有多媒体素材的情况下,地理示意图直观教学也不失为教学良策。地理示意图是表示地理事象特征(如轮廓、形态、结构、成因、过程等方面)的简明而示意性描述的图。地理示意图表现形式简练,具有重点突出、概括性高、清晰易懂的特点,是将形象化与抽象化的表现手法凝为一体的教学用具。比如对 “太阳高度角”的学习,如果仅仅简单地表述为“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既抽象,又难理解。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太阳高度及其变化有直观感受,但并没有形成相关概念,所以我们就用简单的地理示意图把学生日常观察到的熟悉现象,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概念,如下图。

图1 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图2 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3.程序性知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程序性知识是建立在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基础上的,当学生将概念和规则在提炼的原理上加以运用,他们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就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是达到了地理程序性知识的高度,而掌握了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增强。传统的程序性知识教学策略不外乎与陈述性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概括、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逐步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讲南、北美的地理特征时,可从两地的地理景观、地理分布出发进行概括与推理,并且与亚洲的地理特征作比较,从而让学生掌握学习该类知识的方法。新课程更要求学生能力的提高,也就是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有更多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机会。因而,探究合作策略成为程序性知识教学的最佳策略之选。

探究合作策略基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讲求合作共赢。主要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并以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形式展开。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通过学习者亲身的参与、探究或实践逐渐被体验内化。同时,在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例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个内容的教学时,通过小组探究与合作,每个同学都能够结合身边环境的变化,找到问题,并探索治理途径。

4.元认知知识的有效教学策略

有一句话叫做“教是为了不教”,这其实就是学生从“我学会”转变为“我会学”。事实上,任何一堂课都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它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也是检查与评定教学效果的最高标准。从传统的教学目标看来,往往只有检查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目标而忽略了元认知知识的目标,只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忽略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方法掌握情况的检测。在今天,新课程要求我们更关注学生的元认知知识的构建。笔者认为,思维建模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地理元认知知识教学策略。

所谓思维建模就是教师将自己内隐思维活动的展开、调节和控制过程展示出来供学生模仿,让学生获得元认知知识。这里指的建模可以理解为建构模型,同时让学生模仿。按理说,思维活动是一个内隐的心理过程,但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应善于将自己对某一知识的认识和分析过程展示出来,借助思维建模将内在的思维过程外显,让思维过程可视化。例如:气候成因分析的思维建模(图3),有助于学生把握气候的知识结构,明确气候知识的逻辑关系。这种思维模型的建立帮助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顺理成章地分析气候成因、寻找分布规律,问题解决策略和自我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正是元认知知识内化的结果。

图3 气候成因分析的思维建模

总之,针对不同维度的地理知识,我们要寻找最佳策略,使得教学效益最大化,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者。

马兰,盛群力编著.课堂教学设计——整体化趋向[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概念性性知识程序性
复杂陈述性知识结构的程序化设计
中国本土性知识必须“再全球化”
未来主义
精准把握错因有效分析纠正
夜郎古国游乐园剧院概念性方案设计
两大法系背景下宪法程序性比较及其启示——以宪法权利保障程序为例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哄骗孩子形成错误的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