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话好好说

2014-01-13 03:51陈四益黄永厚
读书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诗教拳头协商

陈四益 黄永厚

温柔敦厚,诗教也。在这诗教的熏陶下,中国人的性格显得文雅、温厚,非到万不得已,很少剑拔弩张。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因压迫忒甚,忍无可忍。所谓“怒发冲冠”,所谓“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便是。

中国人的温文尔雅,在近世历次运动中渐渐消失。我第一次挥舞拳头向师长怒吼,是“三反五反”时,在老师带领下,向着被打成“老虎”的校长高唱打虎歌。即便有人带领,也很紧张、畏缩,总觉得做错了什么事一般。

及至“文革”,温文尔雅成了“不革命”乃至“反革命”的代词。腰系皮带,手执棍棒,叫嚣骂詈,拳打脚踢,成了所谓“革命派”的标准造型。就是歌词,也是“滚滚滚,滚他妈的蛋;罢罢罢,罢他娘的官”。

“文革”,是被称为“政治大革命”的。政治沦落至此,什么运筹帷幄,什么折冲樽俎,都化为街头帮会般的讧斗,谁的嗓门大,谁的拳头硬,谁就掌握话语权。

“文革”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人们盼望实行民主政治。以中国论,民主政治的初阶,我想,先是要学会有话好好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就是协商。协商就要讲道理,就要善于说服,也要善于妥协,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既不可倚仗权势动辄剥夺他人说话的权利,也不可一言不合,啸聚街头,恃众要挟。从辛亥年始,迄今一百余年,中国人追求民主政治不可谓不久远,但始终不曾做到的是:有话要好好说,有话能好好说。

猜你喜欢
诗教拳头协商
纠缠
从“古运河的新故事”看提案办理协商
人大协商研究综述
诗教为何与何为
诗教传统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关系探微
忧世要深,择术要慎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
无助的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