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学琴的过程中主动去思考

2014-01-15 01:48
戏剧之家 2014年23期
关键词:学琴练琴曲子

徐 敏

(淮阴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淮安 223300)

现今,随着家庭生活的改善和家长素质的提高,许多孩子参加了各种乐器培训班,如电子琴、小提琴、手风琴、钢琴等,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热潮。但有的家长却对自己孩子学琴的目的性、特点、家长的作用等认识不清,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盲目相互攀比,给孩子施加压力,造成孩子学琴的积极性降低,使得孩子的学琴的主动性丧失。又因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不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铺好路,替孩子先想好先做足,这样他们大部分都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娇蛮任性的性格,个性虽强,主动性却很弱。渐渐形成教师怎么指导怎么做,不指导不会去做的习惯。而且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也总是习惯于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去做,忽视了让孩子自己去想。一旦孩子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便会批评,之后立即逼迫孩子认错,在这种教育方式下,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孩子的独立人格,还会使孩子享受不到通过思考获得认识的欢乐。

一、找到学琴的动力,明确学琴的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许多家长不顾孩子的喜好盲目跟风,觉得学琴是件挺高雅的事,很羡慕有的家庭的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琴类比赛拿奖,不顾孩子的感受让孩子也去学习。而有的家长对自己孩子抱的期望值太高,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为钢琴家,几乎不给孩子玩耍游戏的时间,让孩子越来越烦感学习钢琴,没有学习钢琴的动力。所以这部分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带着情绪,更不会主动去思考为什么要去学习,这不仅是不完善的家庭教育的结果,也是当今学校教育的结果,那么这样的孩子主动性要削弱许多,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和家长要合作教学,两者要进行有利的诱导及培养他们对钢琴的兴趣,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把钢琴和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效果就比较明显了。

让孩子学琴,绝大部分家长并不是为了使孩子成为了不起的音乐家,而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当然,并不排除发现孩子出奇的音乐天赋,培养出音乐神童的情况。那么让孩子找到‘我要学琴’的动力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孩子要喜欢,这个是必要条件,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听钢琴音乐会,激发孩子想学琴的欲望,其次,家长可以善导激发,孩子对各种音响是十分敏感的,逐步把孩子引入音乐世界,让孩子不知不觉地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孩子喜欢钢琴,对钢琴产生好奇,这样,孩子才会在学琴的时候主动去思考,主动去问为什么。在弹琴的过程中他才能享受钢琴带给他们快乐,当然,家长和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孩子主动思考的习惯,所以练习前读谱是很重要的,初学阶段对音符时值及节奏的把握尤为重要,这部分的学习将会直接导致后面的学习是否顺利。

二、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

现在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小,虽说孩子在3~5岁时,接受音乐能力特别强,他们听到音乐会自发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还会随着音乐大声喊叫。但是理解力、自控力的把握有所欠缺。对此,孩子在初学琴时,本人非常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也跟着一起听,并认真记下老师讲课的要点,如果不懂可以和教师商量后进行录音,课后也可以问一下没听懂的地方。以此回家后按老师的要求指导孩子的练习,毕竟家长和孩子的练琴时间要远多与教师。那么孩子在家中练习时,家长也可参与进来与孩子一起来完成作业。如果在家长的时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和孩子来个练琴比赛,看看谁先弹会,这种小小竞争的成功常常会使得孩子得到一种满足感。

学琴贵要持之以恒。学过琴的孩子应该知道练习是枯燥的,它会占用孩子们玩耍的时间,而爱玩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学琴时,大部分还孩子是坐不住的,家长通常通过物质奖励诱使孩子练琴,但是这样不一定能解决孩子练琴的效率。孩子不想学时,家长要耐心引导,多加鼓励,讲清道理不要逼迫孩子练琴。练完以后,尽量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如玩一会儿等。越小的孩子注意力和集中力时间会越短,家长可以在孩子练习曲子时,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孩子对音乐形象和意境描写进行想象,并启发孩子积极想象,让孩子凭记忆念出已熟悉的曲子的节奏、背唱旋律,提高记忆能力。慢慢地让孩子由被动思考转化到主动去思考。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容忽视

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教育家康德曾经断言:人的教育不能只是简单地、机械地接受训练,最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学会思考。教育孩子,不仅要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还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尤其是在孩子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的时候,在孩子犯错而尚未认识到的时候,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进行反思或反省,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孩子在还课出错,要等他弹奏完再指导,把刚刚出错的地方用铅笔画个圈,让他自己去看,到底哪个地方出的错误,为什么出错,如果认识到错误所在,让他们再来弹奏,他们这时候大脑就会形成对错误地方的反射,弹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就会仔细认真改正了。除此之外,教师在今天教授的知识基础上,要反复提问他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如果他们在学琴的过程中忘掉了他昨天学过的东西,不要强迫他去思考,而要马上将他忘掉的东西再教一遍,这样他就能领会了。

那么如何让孩子主动去领会本堂课的内容,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幼儿的经验及思考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如果能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出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参与讨论的同时获得喜悦和认知心理的满足,这种课堂指导就是成功的。反过来只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思考,这样不仅会打击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最后不可避免的转化成对钢琴的憎恶。

万事都有一定的遵循规律,练琴也不例外。现在的孩子记忆力都非常好,很容易的就能把曲子背熟,有些孩子还能够一眼看出曲子里那些隐藏的规律,比如说钢琴中拜厄和车尔尼599从一开始出现低音声部单音(dolmisol,solsire,faladol,solrefa及solsifa)而后的大部分练习曲不是这些和弦就是半分解和弦或者是分解和弦,有的孩子掌握了技法,掌握了低音部的伴奏规律,练习曲进行的速度也就比较快,这部分孩子还普遍的喜欢提一些问题,思维比较敏锐,行为也比较活跃,教师要会发现孩子这样的进步,耐心利导,让孩子主动发现自己是最棒的,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的去学习了。而对于有的接受能力比较慢,教师不指导他就不去想,弹起来也就比较困难而且费时间的孩子,教师更要有耐心的讲解、指导,鼓励他们能做的更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自尊心。

孩子们不仅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还要领会每首曲子的风格特点。在钢琴教学中,教师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孩子们练熟曲子,还要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理解每个曲子的风格特点。对于幼儿的孩子来说,他们不一定会理解每首曲子,但对曲子的把握只是弹熟吗,很显然,单单的弹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懂得让孩子主动去思考自己在弹什么,所学曲子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官刺激,可以让孩子自己去体会一下。他们所描述的也许就和他们的兴趣有关。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让孩子去思考;孩子主动去思考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钢琴的理论知识硬塞的话会使他们产生厌恶,同样,无目的的让他们去思考也会导致相同的结果。如何才能让孩子主动的去思考?

学琴如此,在其他学习及接触新知识也如此。思考,是人的天性。父母和教师即使对孩子进行强迫式的教育,也不能剥夺孩子去想一想的权利。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聪颖的小天使,思考犹如小天使的翅膀,若父母或教师无意中把他们的翅膀损伤,小天使在飞行时就会屡屡受挫亦可能再也飞不起来了。

[1]张凯.音乐心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猜你喜欢
学琴练琴曲子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有风吹过
孔子学琴
练琴记
欧阳修学琴治忧郁症
练琴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孩子学琴家长一定要知道的事—— 了解与沟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