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罪与罚》中道德困境展现

2014-01-15 01:48
戏剧之家 2014年23期
关键词:优秀者罪与罚恶人

李 冰

(吉林工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507)

拉斯克涅科夫作为一名外貌出众、有理想、有才能然而又深受贫穷所困扰的大学生,在俄国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对收放高利贷并且作践他人的老太婆伊万诺弗娜怀有强烈的憎恶之情,以至发展出了除之而后快的心理,并最终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做出了杀人的举动。陀思妥耶夫斯基设计这一人物时并未让主人公否认他对自身“有罪”的确认,亦即并未将主人公设计成一种精神上的狂人,或者人群中的“超人”,以自我赋权的方式使自己不受“世俗”道德的约束。陀氏在塑造拉斯克涅科夫这一人物的时候,准确的把握了环境和经历对这样一位人物性格形成的影响,也把握住了年轻有才华的大学生那种充盈着正义感的情怀。拉斯克涅科夫的道德超越不是一种“规范性”的超越,而是一种“技术性”的超越,这种超越在当今很多流行的影视作品中也都有所体现,比如《蜘蛛侠》等一系列超能力者为主题的电影。从国家法制运行和暴力的专治功能上讲,超能力者的行为都是对国家法律制度的破坏,究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犯罪行为。电影中往往将善和恶做了最极致的放大,使得观众无需进行道德的评判,同时往往还加上了主人公从不杀人的注脚,比如蝙蝠侠。同时电影巧妙的运用了隐藏身份或者超能力无法被惩罚的方式使得超能力者们能够摆脱法律的制裁,使得观众可以毫无顾忌的为超能力者们实现个体正义的行为而叫好,而不必纠结超能力者们实现个体正义的行为背后所涉及的道德问题。假设各路“侠”客脱去面具,丧失超能力,他们惩罚个别人的行为可以被发现被追究的时候,是否我们还应该为他们的行为叫好呢?

我们应当看到,这类行为实际上赋予了犯罪人自己一种道德评价能力,可以将自身的行为放置着一个相对的道德制高点上,是一种道德“超越”。陀思妥耶夫斯基从更加人性的角度,通过《罪与罚》中人物思想脉络的梳理详细的分析刻画了这样一种心理产生的过程。首先,我们应当指出,拉斯克涅科夫并不认为这类的“超越”是可以普遍存在的,换言之,他并没有否定人类社会所普遍公认的道德体系或道德标准,亦即“如果上帝死了,一切都可允许”。而是他认定自己可以作为人群中的优秀者是可以判定人群中的那些人是恶人,在自己的心中将杀害恶人的行为正当化之后才能心安理得的去做这件事情。杀人行为实施后,因为计划周密和所杀之人确为恶人,所以可以逃脱法律的惩罚。但我们毕竟不是在讨论超能力电影,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能够确认自己是人群中的优秀者呢?如何能够知道自己的这种论断是理性的而不是简单的自大呢?如果自己是普通人而误认为自己是优秀者而犯了罪行的话应当怎么办呢?在拉斯克涅科夫的观点看来,这样的错误只会在普通人中出现,优秀者之所以优秀,就是在自己犯罪“正当性”的依据上有足够的认识,普通人犯罪所针对的对象和所基于的心理会导致他们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普通人本身不可能认识到自己是一种优秀者。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人群中的优秀者比较多怎么办?这些优秀者之间如果产生分歧,比如他们评价恶人的标准不一致怎么办?岂不是要世界大乱吗?拉斯克涅科夫认为,有着一种潜在的规律,可以控制人群中这样的优秀者数目极少。总而言之,拉斯克涅科夫认为道德只是一种手段,无论背后支撑起产生的规律是如何运作的,它都只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的目的在于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换言之,只要能够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在手段方面的变化是可以允许的。正是基于这样理论的支持,拉斯克涅科夫实施了自己的杀人行为。

在《罪与罚》之中,拉斯克涅科夫犯罪的行为只占到了全书的六分之一,在实施杀人行为之后,作者天才的展现了拉斯克涅科夫如何在道德困境中的煎熬。如果说作者在让拉斯克涅科夫如何天才的说服自己可以实施犯罪行为上展现了充分思辨思维,那么在拉斯克涅科夫杀人之后陷入道德困境中的描写上,则最大程度的把握了人性,而且描写中所透露出来的对人性的把握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能够映射在读者身上引起共鸣的提炼。拉斯克涅科夫先是显示出了犯罪者普遍有的惊慌,继而开始了对自身行为的一系列反思。这恰好反映出了年轻人心理的特点,在事前眼光紧盯着自身的目标,而忽略了对其他因素的思考,屏蔽了来自外界的声音。这种特点更能体现年轻人作为“人”的复杂性,因为它并没有抛弃理性的思考和合乎逻辑的论证,并非时下经常用来判断年轻人的“冲动”、“不经思考”等标准。杀人之后的惩罚是身心两方面的,甚至于对心灵的惩罚要远重于对身体的惩罚,甚至于要依靠对身体的惩罚才能减轻对心灵的惩罚。在现实社会当中,年轻人经常受着法律等因素的束缚,虽然对于道德“超越”这样的情形有过考虑,但是通常不会想到杀人这么极端的程度,作者通过拉斯克涅科夫代替读者实施了这样一番思考和行为,使得部分读者获得一种想法得到印证似的愉悦。紧接着作者通过一系列犀利而真实的描写向读者展现了实施杀人行为后拉斯克涅科夫所经受的一系列惩罚。尤其是来自自身心灵的惩罚,使读者受到极大的震撼,从而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即便是通过了理性的思考,寻找到了道德越界行为的正当理由,道德的边界依旧不可挑战。这正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震撼人心之处。这种对人心灵内部罪恶之地进行拷问并使人们认清道德真正的价值的手法,比时下很多影视作品中将人内心之恶采用映像的方式在一些特殊人物身上释放出来的做法高明的多了。

猜你喜欢
优秀者罪与罚恶人
明星逃税罪与罚
刺花
可以不去扎人,但身上必须有刺
百度商业模式“罪与罚”
树的美丽传说
从《鸿门宴》《项羽之死》看项羽的罪与罚
洋奶粉的罪与罚
2012年度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考试成绩统计 优秀者名单
2011年度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考试成绩统计 优秀者名单
2010年度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考试单科成绩 优秀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