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孩王云,印度洋上演现实版奇幻漂流

2014-01-16 08:49陈尚平
分忧 2014年1期
关键词:艺术展帆船原住民

陈尚平

走进澳洲原住民区

中国女孩爱上海外冒险游

王云1985年出生在河南信阳,2008年她从海南大学毕业后来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王云信奉基督教,经常利用周末去教堂参加教会活动,在教堂里她认识了澳洲的一对老夫妇吉姆和玛丽琳,他们一见面都非常投缘。在教会任全职牧师的神学博士吉姆老人,年轻时候带着从事护士工作的爱人一起去过哈萨克斯坦、泰国、拉布里亚新几内亚做过发展援助等工作,王云对他们非常敬佩。吉姆夫妇对王云这位善良、活泼的中国女孩印象很好,相识一段时间后,他们认王云当孙女。老夫妇的子女没和他们住在一起,两人觉得三室二厅的房子有点空荡,他们把王云接过来一起住。王云搬过来后,家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2010年8月5日,王云硕士毕业后接到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委托,参加一年一度的澳洲原住民艺术展。她计划参加完艺术展后,就回到中国工作,然而这个艺术展改变了她所有的计划。

王云要参加的拉伽玛努社区艺术展设在澳洲北领地首府达尔文。展会上她认识了来自拉加玛努社区的原住民,这个社区有大约1000人,接近95%的都是Warlpiri宗族的原住民。

以前对原住民的印象全部来自电视上的一些零星画面,如今来到相距1000公里外的拉加玛努原住民社区和他们零距离接触,令王云感到十分激动和新奇。

王云要在这里同他们生活十天。她在艺术展上认识了露易莎,那时露易莎正带着拉伽玛努的艺术家们参展。年迈的艺术家有的已经超过80岁,穿着完全不讲究,席地作画或者热烈聊天。王云在露易莎的鼓励下,试探性跟其中一个年纪看上去最老的奶奶以吉姆和玛丽琳孙女的身份攀谈。老人很高兴,并马上站起来用部族语言和其他的几个老奶奶们讲话,一边讲一边朝王云比划。其他的族人们先是怀疑地打量着王云,然后又啧啧地发出认同声音,然后报以仍旧拘谨但是接受的微笑。自己能被他们接受,王云兴奋不已。

王云待在那里,每一天都感觉很特别,手机基本没信号几乎与外界隔绝。她通过同他们交谈得知,他们和现代社会很难接轨,很多人自我感觉的孤立感很强。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是夏天来了,大家都坐在河边喝酒唱歌,唱累了就在河边席地而睡。这里的文化是原生态文化,景色更是优美至极。天空一片湛蓝,无比清晰,据说地球上,除了两极和深海外,这里是最清晰的天空之一。

走进原住民社区,给王云打开了世界的另一扇窗。

原住民“如果你的肉体移动得太快,灵魂就会被甩在后面”的价值观对她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想参观完艺术展就回国,现在她对于澳洲、非洲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景观有一种浓烈的兴趣,她决定在这边待上一年,她要通过海上漂流和步行的方式,去探秘那些古老的自然景观,但不知道拨通父母的电话后,他们会不会答应。

不坐飞机开帆船海上漂流

2010年8月28日,她决定先背包旅行到达尔文市,然后再飞回上海。但到达达尔文市后,她改变了主意,要坐船去印尼。

她先去了货运港,试图以搭货船的方式被捎带到东帝汶,但被严厉拒绝。随后她去了游艇俱乐部,这里有很多帆船。王云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去印尼的船,却意外发现告示栏里有一张征召去南非船员的启事。启事里有两张简单的照片,一张是精瘦气质的比赛帆船改装远洋帆船Marionette (牵线人偶),一张是船长马克斯的照片,戴着眼镜样子很斯文,脸庞年轻英俊,能看出德国人的严肃却又很友好的样子。

王云拨通了马克斯的电话,十分钟后,马克斯带着他小巧干练的智利女朋友赶了过来。交谈了一个小时之后,王云放弃了去东南亚的计划,决定跟着他们往西走。由于船上有个部件要更换,他们要等10天才能出发,她就和他们一起游玩。经过相处和接触,他们很投缘。要起航漂流的时候,王云给父亲打通了电话。

父亲接到女儿的电话很高兴,以为她马上就可以回国了,却没料到王云还要在国外做一段时间旅行,父亲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当王云说要和刚结识的朋友开帆船去旅行时,父亲断然拒绝。

父亲担心女儿发生不测,在电话中不断说服女儿,可王云毅然坚持自己的决定。

“你如果不听劝告非要去,那你从此以后别再回这个家。”父亲对着电话一顿狂吼后挂掉了电话。

9月8日,他们的船正式起航。船上一共5个人,三男两女,船长、一个澳大利亚人、一个捷克人、三个男人,王云和一个蒙古的女孩。蒙古女孩晕船太厉害很快就下船了。

王云以前没有驾驶过帆船,船长手把手教她。帆船是根据风的动力,鼓动帆页,带动船航行。航行最重要的技巧和机械无关,而是与风和海流的互动。王云通过学习掌握了要领:帆摆正位置,灵活掌舵,对四维风、海浪、洋流的变化灵敏应对,驾驶者需要安静下来,深层地感受自然。风从耳际呼啸的来向、帆在风中的张力、船翻过一个浪冲浪下行的方向和阻力,一切都要与自己的感觉融合。

第一次亲自驾驶着帆船在茫茫的大海中航行时,王云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经过16天的航海旅行,他们到达了圣诞岛,每个人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兴奋。王云此时最迫不及待的事就是拿出手机给爸爸打电话。

“爸爸,我到了圣诞岛 ,一切平安。”这个岛很多澳洲人都不知道,在19世纪20年代有很多华人劳工在这里劳作。

“女儿啊,你终于给爸爸打来了报平安的电话啊,我和你妈得不到你的消息,每天真是吃不香睡不好啊,你平安比什么都好。”爸爸接到女儿的电话,早就将自己说要断绝父女关系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你是中国来的呀。”一位中年男人听到王云用中文打电话就走了过来。他用英语和王云聊了起来。

“是啊,从中国来的。”

“我是澳籍华人,我祖父很早就移民到澳洲了。你是我看到的第一个驾驶帆船来的中国人。我很高兴看到现在我们祖国的人能用这样子的方式感知世界。跟你爸爸说在这有一个不会讲中文的中国人向他问好,非常高兴能看到我们中国人能更多地参加这种航海活动。”

他们聊得很开心,这也是她在海上飘了10天后第一次靠岸,这种感觉真的非常特别。

短暂休息停留后,他们又继续向前航行。他们四个人都要承担船上的日常任务:掌舵、打扫、蒸煮等工作,公平合理。船长花光了自己所有积蓄买这艘船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环游世界的梦想,所以他招收船员主要是让大家一起分担船只的运行费用,他们每个人每月上缴500欧元至船长管理的公共账户,费用主要用来采购他们的食物和偶尔的零食。

驾驶帆船在海上漂流的感觉,新鲜而刺激,但危险也如影随形。

印度洋上的奇幻历险充实人生

王云很喜欢驾驶帆船的感觉。她一边驾驶帆船一边欣赏着一望无际的海浪。在不同光影之下呈现出几何形状的海浪,令她倍感惬意。波浪的涌起、下沉像呼吸一般的节奏,如同魔咒一样使内心寂静下来。身在海上,觉得自己比任何时候都活在当下。

每天夕阳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到甲板上,有人坐在船头,有人坐在船尾。那种感觉很美,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被包裹住。他们在海上这么长时间,只要不下大雨,基本上每天都会有夕阳,每一天都会觉得很美,都会觉得不一样,永远都不会有看倦了的感觉。

令王云感到特别幸福的是她一边看着《少年奇幻漂流记》的小说,一边体验着书中所描述的场景,那种感觉美妙至极。

一天傍晚,夕阳透过船帆洒在船板上,落在海面上,煞是壮美。王云突然发现了一只海豚在跟着船跑。往后看,又看到好多只海豚,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海豚,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围着甲板跑了一圈,发现船的四周都是海豚,它们或游动,或跳跃。它们像开道一样,又像护航一样,跟着船行走一个多钟头。王云围着船数了一遍又一遍,发现足足有40多只。

夜晚,船走过某些含磷量多的海域时,发生磷化反应,黑夜里的海浪闪闪发光,像星星海洋一样。船走过的地方,由于海水和船底的摩擦,留下一条闪闪发光的痕迹。在没有星星的夜晚,只有船和其四周的海面是闪亮的。夜航,意识苏醒在自然的梦境中。

海上的天气变化无常,晴天一会儿,雨云过来了就是暴雨。暴雨总是伴随着暴风。2010年10月的一天,王云值班掌舵。凌晨两点船行至可可斯群岛附近的海域突然遭遇狂风暴雨。傍晚船长值班时还是天空晴朗,也没有什么风,只收了一个帆但主帆没收。暴风雨掀起巨大的海浪将他们的帆船冲得东倒西歪。船帆在暴风雨的袭击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四围漆黑,波涛汹涌,风声呼啸,船晃得特别厉害。一阵恐惧向王云袭来,可风太大她根本就掌不了舵。此时她的一只脚已经被海水淹没,如果没有系安全绳,早就被吹进大海喂鱼了。整个船被吹得与海平面成30度角,后来甚至成45度角。船长接到信号后,来不及系安全绳,直接从船舱冲了出来,一个巨浪险些将他冲打到海里。船长迅速解开船帆的绳索,将船帆放了下来。没有了船帆,船颠簸一下子小了很多,但暴风还是将桅杆吹得山响。当暴风雨停下来后,她抱着船长失声痛哭。海水静了,月亮很快浮现出来,天干净明亮。一眼望见的海洋近处星光灿烂,远处仍然在下雨。一弯彩虹架在前方,不是七彩的而是银色的。没有阳光的反射,只是月亮的清辉。如果不是亲眼见到,王云决不会知道这世上会有银色的虹。

这次惊险过后有一段时间比较太平,但后来发生的事让王云想起来就害怕。那是一次深夜航行,王云值班掌舵。王云一边驾船,一边看着船上的两个液晶屏。一个是航行方向的度数,一个是船下面的水深探测。这两个小屏幕在晚上会亮着微弱的光。在印度洋的中央,海水的深度大约一直保持在3000米以上。王云看到咪表的指数从3000米忽然跳到300米,而后50米,而后10米。王云当时吓坏了,她不知道为什么下面突然有固体障碍物,担心撞上障碍物船毁人亡,握着方向盘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好在这个情况没有持续多久,咪表就又安静地恢复了正常,保持在3000米以上的状态。直到听到声响回头的一瞬间,她才看到,在月光下黑暗的远方海面,有个巨大的身体浮出水面,喷出有几米高的水柱,微微下潜,又再次浮出水面,然后消失无踪。她这才意识到那是鲸。原来是只巨大的鲸在她的船下很近的地方,安静地经过。一个生灵和另一个生灵近距离的相聚以及对水下3000米世界的联想,常常让在空气中暴露着的世界显得浅短而局限。

2011年2月,船到达了纳米比亚,王云跟船上的朋友们告别,下船去了非洲。她先后去了纳米比亚、莫桑比克、马拉维、坦桑尼亚、马达加斯加、肯尼亚。2011年5月23日,她从肯尼亚到香港,几天之后回到上海,为这段毕业后的旅行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段旅游的经历,让她收获很多。

回到上海后,她在一家企业做市场营销策划工作,2013年,她收获了美丽的爱情,一位和她有着类似经历的加拿大男孩爱上了她,他们相约到时再度出发,展开冒险之旅。

猜你喜欢
艺术展帆船原住民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原住民
帆船
网友:转弯也来不及了歧视原住民?吴敦义贴文惹议
环保小帆船
找帆船
帆船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
国际现代艺术展在釜山
艺术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