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的终极幻想

2014-01-17 21:42王亦馨
新民周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感遥控器电脑

王亦馨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被“智能”重新定义的新时代,一场关于智能电视的战争已经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谁要智能

在这个互联网独领风骚的时代,电视媒体似乎也在走下坡路,虽然比纸媒的没落要慢得多。

智能电视或许会改变这种情况。一个合理而可预见的猜测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把电脑的功能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获取文字信息和获取视觉信息,那么,现在Pad产品的出现是合理的,它取代了家庭电脑屏幕的获取文字信息这部分功能。为什么能取代?因为更方便,对时间的管理更好,展示效果也更好。

但Pad产品无法替代视觉信息部分,因为,人们永远希望有一个更大的屏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如果有的话,最好还要有更好的辅助设备(比如声音效果),以获得一种完整的沉浸式的体验。所以,虽然现在人们慢慢从在电脑上看电影转向躺床上在Pad上看,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方便和舒适是以视觉的减损为代价的。

那么,谁来承担这部分减损?电视。

这似乎是一个令人恍然大悟又怅然若失的答案。因为电视是正在被时代、被互联网、被科技遗忘的东西。但假如我们回本溯源,从对视觉效果的要求这个需求开始分析就会发现,我们想要的东西正应该是电视(乃至家庭影院)来承担的。由于电视和电脑这两种硬件载体在一开始的技术和产品上就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这个分歧看似就没法修补了,其实不然。电脑的屏幕越做越大,电视也开始接收更多的传播源。两者殊途同归。

当电视可以接入互联网之后,电视和电脑的差距将越来越小。甚至,这两种产品在某种意义上将被重新切割,分为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两部分,也就是遥控器(键盘)与屏幕两部分。而整个的电视产品,只变成了一块屏幕而已。

混乱现状

我们对目前的智能电视有着什么样的要求?现实情况又是怎样?不妨让我们来具体分析。

首先,智能电视绝不仅仅意味着,打开电视,出现的是一套诸如Windows 8系统的山寨界面。它需要有一套适用于自身的交互系统。这早已是在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和Pad等产品上被证明了的。这三种产品都有着明确的、独立的、越来越成熟的设计规则,完全不是可以相互套用的。

电视作为一个屏幕与输入系统相分离,且使用场景往往决定这两者之间有一定距离的产品,需要针对这种远程遥控情况,设计一套新的界面和交互系统。这还只是针对传统的遥控器而言。事实上,当智能电视出现后,遥控器这种硬件也应当是要被重新设计的。

而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电视产品,其实都还比较简单粗糙,对“智能”的理解无非就是将普通电视装一个智能系统。而这个智能系统,也大多只是长着“智能”UI的Android系统。设计UI和系统的人,大多没有考虑到,对一个新的界面和新的交互系统来说,整套UI和交互动作,都要经过审慎的重新设计。这就使得目前的智能电视可用性非常糟糕。可能还不如直接购买一个电视盒子好用。

有的电视盒子考虑到了重新设计控制系统这一点。它采用的替代方法是语音控制和手势互动,这也是目前各种智能产品中比较流行的替代和补全方式。然而,仔细设想一下,先不说语音控制和手势控制这两者在技术上的完善程度如何,一个人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时候,他一定需要经过不停的搜索、过滤、确认这个过程。对语言和手势而言,这样的过程都消耗过大。远远不如点击或按钮这样的微操作省力。

智能电视需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兼容问题。传统电视虽然没有多种系统,但它依然要面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视间遥控器的兼容问题。这点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家中的电视遥控器坏掉,是一个多么让人沮丧和耗时耗力的问题。年代稍新的还可以去厂家调换,年代久远的只能通过求助于“万能遥控器”解决,而那种遥控器要多不可靠就有多不可靠。

关于遥控器的问题,若我们再进一步,就会意识到,不仅是电视间的遥控器不兼容,空调、DVD、音响等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器之间都无法兼容,这使得遥控器越来越多,生活也越来越混乱。因此,在智能电视作为智能家电的代表迈出登上月球的第一步时,也许我们应当盼望,它不仅仅是改变自身固有的兼容性问题,还能彻底改变家电整体的这种混乱状况。

所谓兼容即是标准化,当智能电视开始进入百家争鸣的战争之前,必然需要明确这一共识。这些问题得到完美解决后,才是屏幕分辨率、3D或4D、配件等等问题的精益求精。

畅想未来

那我们心目中完美的智能电视应当是怎样的呢?

首先,就交互方式而言,应该是填补体感、语音、遥控三者的不足,结合优点所发明的新方式。它也许是一个小的触摸Pad,用这个Pad可以在最小化动作代价的基础上,精准控制电视的操作系统。这个Pad就是一个缩小化的电视界面操作系统,而电视更像是一块投影。更进一步想的话,也许未来我们也不需要屏幕,只需3D投影,即可观看电影和电视。

其次,标准化不仅仅在电视之间和家用电器之间发生。也许我们平时用的智能手机,将成为可以控制一切电器的遥控器。遥控这一功能则成为了手机上的一个APP。手机不再仅仅是手机,而是一把钥匙。结合上面所说的交互方式,这个万能钥匙的大小可能会介于手机与Pad之间。

除了遥控方式的标准化,智能电视也许应该一同标准化体感操作。当电视本身具有一个无比完美的内置体感功能时,当下流行的各种体感游戏设备(如Wii、Kinect等)将成为历史。每个设备都要重新搭建一个体感系统的混乱状态也将得到解决。

如果要想象智能电视的终极存在方式的话,不管这点是否需要证明,当光纤渗透到每一寸材料体的时候,我们现在生活中的一切产品可能都要被重新分配。传播方式的不断改变,已经让许多产品永远地消失在了时间中,比如电报、寻呼机、大哥大。假如有一天我们不再需要电波,电视也会同样消失,但它将以新的面貌和名称出现。“智能电视”如此山寨的称呼仅仅是一个过渡期的称呼。电视盒子也仅仅是一个过渡时期的短暂补品。当比互联网更为惊人的信息传播技术出现的时候,产品又将重新分配。因为人类的需求是不变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感遥控器电脑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我是“糊涂虫”
时间遥控器
爸妈有个“遥控器”
人体体感感知机械手设计与实现
非触控式的体感机械臂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体感语境下的交互行为设计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