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撤出中亚:12年梦一场

2014-01-20 17:38津田
看世界 2014年2期
关键词:玛纳斯中亚地区中亚国家

津田

飞机降落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机场后,走出机舱的乘客们可能会有种降落到一个被占领了的国家的错觉:十来架或更多笨重的灰色战斗机停在停机坪上,机身上书“美国空军”。如今,这些铁家伙只会再逗留不到几个月了,因为美国军队终于要从中亚撤军了。

美国的来来去去

2013年11月14日,吉尔吉斯斯坦外交部新闻处发布消息:吉外长埃尔兰·阿布德尔达耶夫向美国大使帕梅拉·斯普拉特伦发出“终止马纳斯过境转运中心活动协议效力”的照会。换言之,美军要从玛纳斯机场撤走了。而更为广泛的意义是,美国就此结束了自9·11事件以后对中亚地区十多年的干预。

吉尔吉斯斯坦玛纳斯机场,美国将其作为所有士兵进出阿富汗战场的门户。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为了打击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势力,开始就近选择中亚国家作为阿富汗战争的前沿阵地。同时,美国也以此为名,开始了对中亚地区的渗透和控制。当时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01年分别同意美军在玛纳斯和汉纳巴建立空军基地,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也同意向美国开放领空。

冷战结束后,美国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政治经济两手硬,支持和鼓励这些国家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1994年,美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民主伙伴关系宪章》,承诺哈萨克斯坦在经济、贸易、金融、银行等方面享有最惠国待遇,并允诺提供1亿美元的基金来扶持哈萨克斯坦的企业经营活动。对于吉尔吉斯斯坦,美国也给予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亚国家中,乌兹别克斯坦对于俄罗斯的独立倾向较强。也正因此,美国对发展美乌关系格外上心,特地将中亚国家关系的重点从哈萨克斯坦转向乌兹别克斯坦,将其作为美国在中亚立足的战略基地。

美国之所以选中乌兹别克斯坦,是因为在美国看来,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多样化的民族觉醒的灵魂”,乌兹别克斯坦的政治精英和普通百姓“已经越来越具备现代民主国家的素质”。1996年6月,美国邀请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访美,双方签署6项合同,美国向乌兹别克斯坦提供2亿美元的投资和4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油气开发。9·11事件后,乌兹别克斯坦的反应和对美国行动的支持都充分显示出乌兹别克斯坦在美国中亚战略中的突出地位。

油气的诱惑

众所周知,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因此美国在对中亚地区渗透的过程中,必然不会放过这一块“肥肉”。早在1998年,美国就决定增加对中亚的经济援助,由原来每年6亿美元增加至9亿美元,援助的项目也从人道主义援助转向社会发展援助,重点领域就是遍布中亚的油气田。

在哈萨克斯坦的里海石油管道财团中,美国公司总共拥有30%的股份。在乌兹别克斯坦,美国有60多家公司计划向能源工业投资3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还与土库曼斯坦签约修筑从伊朗到土耳其的输气管道和从阿塞拜疆经格鲁吉亚到黑海的石油管道。

事实上,早在1995年9月,美国《华盛顿邮报》就发表过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文中谈道:“任何国家都不应该垄断里海石油的出口。”而前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更是一语道破天机:“里海石油非同小可,它关系到原苏联各共和国能否不可逆转地脱离俄罗斯之大问题。”

到了1997年9月中,原国家安全委员会助理希奇拉·赫斯琳异常坦率地向参议院政治献金案调查人员概述了美国对中亚国家的政策:“美国政府正在设法促成那些油气蕴藏丰富的原苏联共和国独立,从根本上打破俄罗斯对该地区石油外运通道的垄断。”

由此可见,在美国大力推进中亚能源争夺的背后,不仅存在着经济利益和能源安全的考虑,更为重要的是美国企图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阻止俄罗斯控制该地区能源,削弱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实现其主导中亚事务的目标。可以说,与政治攻势一样,能源争夺同样是美国中亚战略实施中至为重要的一环。

当然,更为重要的还是军事渗透。9·11事件之前,北约屡屡与中亚国家进行军事演习等合作。9·11之后,中亚国家的几处军用机场索性成为了美国和北约的“临时行军帐”。打着反恐和维护阿富汗稳定的名义,大量的美国和北约的军队进出此地,这让向来视中亚为后院的俄罗斯颇感不爽。为此,俄罗斯曾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了11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承诺若美军撤军即可注销将近5亿美元的债务。令普京意想不到的是,中亚的领导人这么快就要将美军驱逐出玛纳斯。虽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提出过警告,俄罗斯人并不总是信守诺言。

“丝绸之路”易手

美国政府官员表示他们在撤出后留下了一笔遗产,这笔遗产,就是希拉里·克林顿在2011年所说的,在她担任国务卿期间,玛纳斯将成为一条“新丝绸之路”,一个借道阿富汗的“国际互联网和经济运输连接网络”将连接起中亚和南亚。然而,这个提议如今收获甚小。一位吉尔吉斯斯坦的高级官员对此概念中“把中亚的电力输往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点嗤之以鼻。他表示:“我们的国家电力短缺,我们可不要这样。”如今,这个设想看起来是不能落实了。

如果北约停止在阿富汗的行动,像玛纳斯机场这样的地方将会感到巨大的财政压力,因为没有了美军飞机,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将失去利润丰厚的运输线或是燃料合同;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两个在中亚最穷困的国家将会受到不小打击;被称为北约的北部配电网络中心和天然气富足的乌兹别克斯坦,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现在,中亚在美国眼中更像是一根有心无力的“鸡肋”。哈萨克斯坦拥有在中东之外最大的待开发油田,在中亚经济中仍最具有吸引力。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能源丰富但并不明确,在那里投资需要巨大的冒险精神。在美国人看来,中亚这个地方虽然油多气满,但钱少人不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国长期的“循循善诱”下,中亚国家依然没有接受西方“普世价值”的意思,这让美国多少有点心灰意冷。

这次撤军标志着美国对中亚地区十多年的直接干预渗透就此告一段落。在美国当下缺钱之际,中亚国家更像是绑在阿富汗战争机器上的油老虎和烧钱机器。或许美国本身并不愿意放弃这个地方,但形势已经由不得它选择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玛纳斯中亚地区中亚国家
中国企业对中亚直接投资的政治风险量化评估分析
玛纳斯河
9月27日到碧玉之都玛纳斯县开启浪漫之旅
中亚地区与中国气候变化的关系
民国时期新疆驻苏联中亚地区使领馆设立原因
中国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开发模式与前景分析
有柯尔克孜人的地方就有《玛纳斯》
破解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