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旅游理念的酒店管理模式研究

2014-01-21 22:17王晓洋卜燕红
关键词:景区旅游服务

王晓洋,卜燕红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江苏 苏州 215009)

基于低碳旅游理念的酒店管理模式研究

王晓洋,卜燕红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系,江苏 苏州 215009)

在低碳旅游视角之下,酒店管理除依旧坚持以服务第一、宾客至上作为服务的宗旨外,更需要通过污染低、能耗低以及碳排放低的服务要求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服务的水平相对较低,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国际化的程度相对较低;专业人才稀缺,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与低碳旅游概念不符等问题导致酒店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缺少有效的竞争力。为了保障酒店在低碳旅游背景下健康稳定发展,要依据低碳标准,制定相应的监督体系以及质量标准,同时提高员工服务意识,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并加强酒店的文化建设。

酒店;管理模式;低碳环境

上世纪90年代,针对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低碳旅游概念和低碳旅游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被关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全球都在关注低碳经济,随后的经济论坛上第一次出现了低碳旅游概念。在我国,国务院于2010年出台了相关的建议推动旅游业发展,促使旅游业朝着环保以及低碳方面发展。在旅游景区中,酒店是必要的设施,它是旅游的载体。依据我国星级酒店的评定标准,酒店的软件水平以及硬件设施与星级评定标准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软件水平方面,主要看服务水平,这个水平主要表现在管理的模式以及管理体制上。[1]随着低碳旅游的出现以及推广,景区中的酒店在管理的模式以及体制方面必然要做出相应的完善以及改变。因此,将酒店的管理与低碳旅游的结合进行研究,具备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低碳旅游现状解析

作为一种旅游方式,低碳旅游强调的是降低碳的排放量,倡导能耗低、碳排放低以及污染低等等。从本质上来看,低碳旅游就是低碳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未来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一种战略和模式,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转变旅游的模式;倡导绿色与节约的风气;加快智能化发展,创建循环经济模式。[2]

事实上,低碳旅游在我国民间已经在逐渐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期,九寨沟景区就出现了低碳旅游的相关措施:严禁外来的车辆进入九寨沟景区,在景区中使用绿色的环保车进行观光,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保障了景区中空气的质量;同时在景区中进行退耕还草以及还林工作,使景区中草地以及林地的面积得到有效扩大,这也是九寨沟景区中水能够清澈见底的重要原因。目前,在我国的一些知名的景点中,如张家界、峨眉山等,都在积极的发展低碳旅游。

二、低碳旅游理念下的酒店管理定位

景区的酒店管理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模式,在景区中,酒店是服务产业,提供的是服务。在对酒店进行管理时,原有的模式大多数以服务第一、宾客至上作为服务的宗旨,随着低碳旅游的不断发展,酒店管理模式必将作出转变。在低碳旅游视角之下,酒店管理除依旧坚持以服务第一、宾客至上作为服务的宗旨外,更需要通过污染低、能耗低以及碳排放低的服务要求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

首先,在酒店的内部构建安全、环保、绿色以及清洁的环境,将景区酒店、社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处理;其次,对经济效益的实现以及企业的整体形象提升充分关注;再次,通过绿色环保的理念来进行绿色的服务;最后,对生产设计、设备的管理以及能源材料的选用等方面进行有效完善,使能源以及自然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使经济方面的效益达到最大,环境方面的危害降到最小,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

三、基于低碳旅游理念的酒店管理模式研究

(一)传统酒店管理与低碳理念的冲突

随着低碳旅游的不断发展,景区中的酒店在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酒店的发展以及经济效益受到影响,缺少有效的竞争力,主要包括:服务的水平相对较低,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国际化的程度相对较低;专业人才稀缺,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与低碳旅游概念不符。[3]

1.服务的水平相对较低,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

目前,在大多数景区的酒店中,硬件设施与国际同等的酒店相差无几,但是在服务设施的科技含量方面相对较低。例如在酒店中,内部温度的问题是相对麻烦的,人数的多少会对其产生微妙的影响,仅仅依靠中央空调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在酒店中,服务的设施以及项目不仅要满足客户需求,还要通过环保以及科技等方面进行完善以及加强。同时,在本质上,酒店提供的是服务,也就是说服务的水平对酒店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酒店的生存以及发展,但是在我国大多数景区中,酒店在服务方面的水平以及能力与硬件条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4]从整体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的五星级酒店主要是在硬件方面达到五星,在服务的队伍、水平以及设施等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五星标准。

2.国际化的程度相对较低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逐渐的被世界了解以及熟悉。但是,在我国大多数的酒店中,管理人员对于国际化没有充分的准备,例如在酒店中,语言方面出现的障碍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也就导致了大多数酒店国际化的程度相对较低,景区中酒店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会导致游客的满意程度不高,当然会影响到酒店的生存以及发展。

3.专业人才稀缺,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

酒店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酒店服务需要专业的人才,在低碳旅游的背景之下,酒店日常的维护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发展酒店行业,因为深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人不重视酒店的工作,没有将酒店行业与其他的行业同等对待,在旅游景区的酒店中,绝大多数的工作人员是中年人,这些人员在素质以及学历方面较低,不能有效的运用先进的设备以及技术,使酒店整体的服务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在我国,大多数的景区位于相对偏远的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交通相对闭塞、居住的环境相对恶劣,导致这些景区中的酒店不能对优秀的人才形成吸引力。除此之外,我国许多高等院校没有酒店管理的相关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满足不了酒店对人才的需求。

4.文化建设相对落后,与低碳旅游概念不符

在21世纪,企业的文化建设以及价值观培养可以说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酒店也包括在其中。在酒店文化建设方面,酒店需要依据自身实际的情况以及特色,树立一种价值观的取向,目的是实现制定的目标,达到相应的高度。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酒店在文化建设方面相对落后,一方面,酒店中的管理人员对于酒店的文化建设没有充分的认识和重视,认为价值观以及文化是虚有的东西,没有实际的作用,可以不用理会;另一方面,一些酒店具备相应的价值观以及文化,但是这些价值观以及文化没有依据自身实际的情况以及特色进行设定,往往是照抄其他酒店的价值观以及文化,这些照搬的酒店文化没有考虑员工实际的情况,对员工的利益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导致员工不认同酒店的文化,对于酒店也就无法形成应有的归属感。除此之外,一些酒店在价值观的取向方面,考虑的只是酒店在经济方面的效益,对于环保的观念以及社会责任方面没有充分的反映,与低碳旅游概念不符。

(二)基于低碳理念的新型酒店管理模式构建

针对景区酒店在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保障酒店能够在低碳旅游的背景之下健康稳定的发展。首先,依据低碳标准,制定相应的监督体系以及质量标准;其次,将员工的服务意识进行提高;再次,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最后,加强酒店的文化建设。[5]

1.依据低碳标准,制定相应的监督体系以及质量标准

低碳旅游在不断的发展,低碳的相应标准也会逐渐实施,因此,酒店在服务质量的管理方面就要结合低碳标准实际的情况对质量标准进行明确的制定。虽然对于无形的酒店产品,我们很难对其制定明确标准,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客人满意的程度来确立标准。

具体而言,在监督体系以及质量标准方面,首先,要结合酒店实际的情况,包括服务的设施、服务的队伍、服务的能力以及服务的环境等等,制定标准化以及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其次,依据制度,对内部的质量管理需要的基本要求进行明确的制定;再次,对酒店服务的流程以及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依据服务的流程以及环节,将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范围进行有效的明确,为日后的监督以及检查提供必要依据,同时为人员的考核以及业务绩效提供必要依据;最后,质量监督以及管理的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有组织的保障,也就是说,要对质量管理的组织进行设计,确定分层以及分级的组织制度,形成相互之间的制约,避免监督人员同工作人员出现舞弊的情况。同时,对其他酒店的先进模式进行学习借鉴,将质量监督以及管理的评价指标、方法与内容等按照酒店的客观实际进行优化制定,使质量管理能够实现客观化、标准化以及数量化。在酒店中,质检的制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它能够对酒店的质量进行监督以及检查,质检制度的严格能够保障执行质量标准的准确性,同时能够保障酒店的产品质量。

2.根据星级要求,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

在酒店中,向客人提供的服务能够在使用价值方面满足客人的要求程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服务质量,它包括物质方面以及精神方面,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直接关系到市场销售。酒店中,宾客至上可以说是目的,而员工第一是保障。酒店的性质是服务性,服务性质的行业以服务作为商品,宾客是消费以及购买商品的主要对象,员工则是负责商品的提供者,因此,宾客与员工之间需要具备较为密切的关系。在酒店中,要将员工的服务意识进行提高,使其与宾客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这样,员工的工作中就能充分体现宾客至上的理念,就能为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3.以人为本,构建专业化的酒店人才队伍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每个行业都在追逐高素质的人才。酒店作为服务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是显得更为强烈,酒店的健康发展特别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依据相关的调查,超过一半的酒店人才跳槽的根本原因就是待遇低和薪酬不高,由此可以这样定位:人才能够体现重要性的一项指标就是待遇以及薪酬,因此,要留住或吸纳高素质的人才,首先就要保障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对酒店中的每一项服务以及工作都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将之纳入业绩考核的制度中,对于服务人员,基础就是日常的工作,同时加大客户满意程度的比重,实现服务质量优异者多得的目标;其次,人才价值主要表现在工作以及事业上,酒店以及酒店的管理人员要保持蓬勃的动力,使员工能够感受到酒店发展的空间以及前途,同时,依据每一个员工实际的情况进行工作的分配,使员工能够在符合其个性以及性格的岗位上工作,树立工作的信心;最后,最近几年,许多人开始对工作环境以及同事间的关系提高重视,许多酒店通过感情将人才留住的例子不在少数。因此,酒店要从员工的角度着手,人性化的设计员工工作的环境,对员工的劳累以及辛苦进行充分的考虑,设置相应的场所以及设备供员工休息放松,同时,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员工能够将彼此之间的感情有效增强,创造和谐的氛围。[6]

4.渗透低碳理念,加强酒店的文化建设

酒店文化是酒店通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它的核心就是酒店定位的价值观,包括行为规范、群体的意识、道德准则以及风俗习惯等,酒店的文化会对酒店组织的结构以及领导的风格产生影响,同时也是酒店是否能够吸引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随着低碳旅游的不断发展,酒店也要将文化建设进行有效的加强。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学习借鉴其他酒店的先进文化,但是不能照搬照抄,要依据自身的文化特色以及价值观进行文化建设,同时在进行文化建设时,要充分的体现以及反映环保与低碳,不仅要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在未来的酒店管理方面,低碳旅游是发展的方向,同时是一条必经之路。对低碳旅游的现状分析以及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目的是依据低碳旅游的理念,对景区中的酒店在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将问题进行解决,包括依据低碳标准,制定相应的监督体系以及质量标准、将员工的服务意识进行提高、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及加强酒店的文化建设等。酒店管理只有将低碳旅游理念融入酒店的顶层设计中,才能促进酒店健康稳定的发展,提高酒店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以及相应的社会责任。

[1] 王荣贵.浅谈我国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7):27-28.

[2] 杨 洪,孙 跃,陈志军.“低碳旅游”视野下的湖南省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3-17.

[3] 何洪其,况思捷,丁 弦,等.云南生态旅游与酒店管理对策[J].四川林业科技,2008,(3):66-68.

[4] 吴敬东,安永刚,吐尔孙古力,等.基于低碳旅游理念的创意农庄项目开发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 44-47.

[5] 俞 红.低碳旅游视角下武汉酒店管理体系之实证研究[J].中国商贸,2013,(11):45-46.

[6] 王丽娟.论旅游酒店市场竞争优势的培育[J].商业经济,2005,(10): 32-34.

Research on Hotel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Tourism

WANG Xiao-yang, BO Yan-hong
(Tourism Department, Suzhou Institute of Trade & Commerce, Suzhou 215009, Jiangsu, China)

The idea of low carbon tourism, hotel management mus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ow carbon tourism.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tourism, i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ow carbon tourism in China, the hotel management under the low-carbon concept for the correct positioning of the scenic spot. The hotel management mode is analyzed simply, 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mode of the new hotel with the concept of low carbon tube.

hotel; management mode; low-carbon environment

F592

A

1673-9272(2014)04-0021-03

2014-05-03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横向课题:“高星级酒店如何提高员工销售能力探讨”(编号:JMH201334);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课题:“苏州及其周边地区温泉度假酒店现状及其对策调查研究”(编号:JMYS1106)。

王晓洋(1979- ),女,江苏东台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与酒店管理。

[本文编校:徐保风]

猜你喜欢
景区旅游服务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某景区留念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