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A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14-01-21 22:21王丽娜
关键词:心理学顾客初中英语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达到乐于阅读的程度,帮助他们基本养成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1]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和锻炼,已经成为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AIDA模式被认为是国际成功的推销公式,而英语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像推销员一样,让学生乐于接受你所推销的“产品”。笔者试图从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的视角,将其引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为提升课堂有效教学做了初步探索。

二、AIDA模式的内涵

AIDA模式也称“爱达”公式,是世界著名的推销专家海因兹·姆·戈德曼在《推销技巧——怎样赢得顾客》一书中首次总结出来的推销公式。AIDA是四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A指Attention,即引起注意;I指Interest,即诱发兴趣;D指Desire,即刺激欲望;最后一个字母A指Action,即促成购买。它的具体含义是指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必须把顾客的注意力吸引或转变到产品上,使顾客对推销人员所推销的产品产生兴趣,这样顾客的购买欲望也就随之产生,而后再促使顾客产生购买行为,最后达成交易。

从信息加工心理学角度来说,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习,教师要安排适合的外部环境,以便激活、支持和维持构成学习事件的内部过程。加涅认为,教学中提供给学习者的外部刺激,具有支持、发生、影响和控制学习者内部过程的作用。[2]阅读作为一种从书面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必然是受着一定的阅读动机的激发、维持和指向。无阅读兴趣的学生自我效能差,缺乏阅读自信心和良好的阅读意志品质,内在动机不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产生兴趣,这是值得探索的课题。

三、基于AIDA模式的教学实践

由以上分析,AIDA模式的核心内涵及其四个发展阶段正与阅读教学契合,笔者将以《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2 的“Colours and your moods”为例,具体阐述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1. Attention阶段:引起注意——搭建情境

AIDA模式认为能否引起消费者注意是决定推销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关于记忆的相关知识,学生从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而信息在感觉记忆中停留的时间非常短暂,如果得不到注意,就会丢失这部分信息。[3]英国哲学家洛克在其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指出,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4]因此,在英语阅读课的一开始,教师就要像推销员一样,把学生的心理活动、注意力等吸引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刺激学生感官、变化教学情境等方式不断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2 的“Colours and your moods”前,首先给学生播放米兰时装周上一段时装表演的视频,然后提问:“Do you think the models and colourful clothes are beautiful in the video?”学生们看得兴致勃勃,并异口同声地回答:“Yes.”教师继续说道:“If you can wear these beautiful clothes, will you feel happier and be in a better mood?”学生们开心地答道:“Of course.”“Me too. And I think bright colours can make us keep a good mood. Do you believe?”随后,教师再次播放了一个简短的视频“The use of colours in life”,通过视觉和感官的双重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到本课的话题上来,对学习充满了期待,渴望了解颜色对于我们情绪的影响,由此学生顺利地被引入到之后的阅读教学环节。

2. Interest阶段:唤起兴趣——学习内化

Interest阶段是指唤起顾客对推销活动及推销品的兴趣,或者说是诱导顾客对推销的积极态度。从动机心理学观点来看,兴趣会逐渐发展成为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当学生的注意力被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后,并且感觉到这种学习活动能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其动机水平就会被激发。[5]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6]也就是说,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题很好地诱导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问题的思维下不断激发出学习英语的动力与热情。

比如,在播放两段视频和连续的问题引导后,学生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到本课话题上来,此时学生迫切想知道颜色到底有什么作用,不同颜色代表什么个性或品质。这时,教师呈现一幅婚礼上新娘穿着洁白婚纱的图片,问:“The girl is at her wedding. Is she beautiful and pure? Do you know why girls wear white dresses on their wedding day?”有学生答道:“Because wearing white looks pure on girls.”“Great! In western countries, white represents purity. Would you like to know what the other colours represent?”“Yes.”这时课堂气氛已经开始活跃起来,在视频、图片中学习枯燥的知识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助于增进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

3. Desire阶段:激发欲望——实践体验

Desire阶段是指推销员通过推销活动的进行,在激起顾客对推销品的兴趣后使顾客产生对推销品强烈拥有的愿望,从而使顾客产生购买的欲望。从信息加工心理学角度来说,儿童天生就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总想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达到探索未知事物的目的,并具有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与周围同伴分享成果的强烈愿望。[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8]由此看来,学习材料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欲望的最好诱因,只有通过他们亲身探索体验,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地投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才能将材料中的知识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

例如,在阅读课的基础内容教授完成以后,教师提出问题:“Our world is full of colours. They are divided into four different categories. The colours we talked about in our class are a part of them. Do you know what colours belong to warm colours? What do other colours represent?”经过本课的学习后,学生对颜色的种类和它们所代表的内容已有了一定了解,但是文章中所涉及颜色数量有限,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让学生充满了期待,有些甚至在课后就自学起颜色的相关内容,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被有效地激发了出来。

4. Action阶段:促成行动——问题解决

Action阶段是AIDA模式的最后一步,它是全部推销过程和推销努力的目标,也是对前三个目标的总结和收获。通过前期注意力的凝聚、兴趣的激发和探索欲望的萌发,学生已具备了达成良好互动和相当程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解、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在课堂中帮助他们养成学习的习惯,从学习中获取行动力。主动学习是AIDA模型运用的目的所在。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通过师生间协作活动,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完成自身学习的构建。

比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2 的“Colours and your moods”一课时,学生出于对本课的兴趣,课前查阅了多种资料,对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说:“There are four kinds of colours in the world. Does the same kind of colour represent the same thing? What do they represent? Are colours good or bad for us?”这几个问题的提出为后面讲解颜色的种类、内涵和对人们情绪的影响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主动将课前已查阅并形成在脑海中的知识和课本知识重新建构、组合起来。在达成行为环节,需要教师对教学的氛围进行良好的把握和调控,对学生的心理态势做出良好的估计。教师要通过个人的教授及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防止其学习行为产生偏向。对学生的注意领域、兴趣点、欲望给予良好、健康的引导,就能保证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获取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基于AIDA模式课堂的教学核心思想所在。

四、结束语

随着课改的实施与深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关注。AIDA模式课堂教学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指导意义,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无法回避的困难。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它,汲取其合理、精华的部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认知需求,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实践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 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学民.实验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LOCKER J.教育漫话[M]. 徐城,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5] 王丽娜.“ARCS学习动机模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3(8):39-44.

[6] 焦子照.浅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2(2):85.

[7] 皮连生.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8] 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 傅统先,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心理学顾客初中英语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让顾客自己做菜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顾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