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料坊的女人们

2014-01-22 22:24卢明文
西藏人文地理 2014年1期
关键词:石臼作坊研磨

卢明文

在布达拉宫里,十分引人注目的,除了那些奇珍异宝,还有殿内的壁画。在一千多年前,古老的工匠们在绘制壁画时采用了一种神秘特殊的颜料——将矿石或植物研磨制成粉末,再混合牛皮熬制的胶,调成艳丽的色调进行壁画绘制。此种制作工艺曲折辗转,流传至今,被现代人奉为最珍贵的颜料,并小心翼翼地用于唐卡、壁画或建筑彩绘。这在西藏,是一种最经典的颜料用法,因为这种颜料会随着时间的流淌使色泽变得更加浓郁鲜亮。不知道古时有多少匠人会制作这样的颜料,现在,全西藏只有两个地方能够生产——古建队和西藏大学。

在古建队制作矿物质颜料的作坊里,有六个女人,她们就是矿物质颜料的制造者,经由她们双手打磨出来的或明或暗的颜料,最后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画作上。在矿物质颜料的制作过程中,研磨是非常耗时的工作,一般都要持续好几天甚至十来天,需要特别的耐心,因此,这个作坊里清一色全是女人,她们能够持久而温柔地将这些坚硬的石头化成一道色彩——这是女人们的颜料坊。

小小的颜料作坊有三间房,研磨间、沉淀间和仓库。昏暗的研磨间里白天也开着灯,这次是制作蓝色的颜料,这种蓝绿色的原矿是从尼木开采的。不论制作什么颜色的颜料,她们每人每次只能磨5斤原料,每人每个月的任务是磨40斤原料。原料不同,研磨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三四天,有的七八天,最长的十来天,而且最后出来的成品重量也都不同。

研磨的工具是石臼、石杵,藏语称为名叫“亚嘎”,石杵连接在木杆上,再用绳子拴在房梁上,这样推动重达5斤的“亚嘎”就会相对省力一些,但尽管如此,她们在研磨了一天后,还是会双臂酸痛。

把矿石放入石臼,敲碎,这是比较费力气的工作。把矿石敲碎之后,加水,开始漫长的研磨。刚开始由于碎石较粗,摩擦力大,研磨起来比较费劲。她们磨出经验以后,听研磨时石臼内水流的声音就能知道矿石是否已经磨好:最开始的一两天,矿石颗粒较大,是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像你吃饭时咬到沙子的感觉”,这个阶段的磨制也比较吃力。越往后,矿石颗粒越小,颗粒能随着水流在石臼中转动,摩擦力越小,惯性越大,轴承转起来也就越轻松。直到最后一天时,听到的就是“哗啦哗啦”的水在打漩的声音了。这样一般要研磨10天左右,才能出一次颜料。研磨一段时间,就要把水舀出来,开始沉淀,然后加水继续研磨。沉淀的过程也是分离不同颜料的过程,需要丰富的经验。

去看看沉淀间,里面摆满了盆子,这些都是蓝色的颜料,按颜色不同分为:三蓝色(最一般的颜色)、二蓝色、二青色、藏蓝色、蓝色,销售价格分别为每斤150元、350元、1100元、1300元、1300元。

沉淀之后,表层较浅的蓝色和底层较深的蓝色就分开了。把颜色相同的颜料倒在一起继续沉淀。这种工作一般要持续五六天才能完成。

沉淀之后颜色自然分开,为了将不同的颜色彻底分离,有时候需要搅拌,再继续沉淀。沉淀好之后,将颜料在太阳下晒干。晒干之后的颜料结块,于是女人们要用筛子将结块打碎分离成粉末,这是制作颜料的完成步骤。

最后就是称重,就像农民收青稞一样,是女人们的收获时刻。称重的时候,所有的女人都不免忐忑,每个人制作颜料的多少,决定了她们的收入。

虽然每日8小时的工作,会让女人们略显疲惫,但是却从来没有见她们丝毫的不快,六个女人手里忙着,嘴里也不闲着,唱歌、诵经或者聊天。休息时间,宗巴和边巴德庆跳“拖把舞”(其实是“打阿嘎”的动作,用拖把作为道具)。宗巴、仓决、边巴德庆三人认识已有20多年,当时她们都在维修布达拉宫,经常在一起“打阿嘎”。

宗巴特别喜欢唱汉语歌曲,她唱邓丽君的《你怎么说》,自己不懂歌词里的意思,却让听者泪流满面——那是多年前她送别一个内地朋友的时候:“我没忘记你你忘记我,连名字你都说错……”

边巴德庆停下来休息,听着宗巴的歌声,似乎想起来了她们曾经一起“打阿嘎”的那些岁月,那时,她们还很年轻。在这间小小的作坊里,她们研磨,沉淀;再研磨,再沉淀……变换的颜色,流逝的岁月,女人和颜料,想想都美。

猜你喜欢
石臼作坊研磨
煤泥研磨脱泥浮选试验研究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汾酒老作坊
惜物即惜福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切石研磨系统的创新设计
《徽墨作坊》
石臼坨凸起中段东斜坡明化镇组“脊、圈、砂”控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