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临床观察

2014-01-22 16:41汪军华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枕部卡压风池穴

汪军华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院康复科 衢州 324002

枕大神经痛是指一组以后枕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多由局部的神经、血管、肌肉或骨关节病变所引起,可分为原发性神经痛和继发性神经痛。原发性神经痛是由于枕大神经自身发生的炎症改变而引起的疼痛,多因感染及着凉受潮劳累而引起。继发性枕大神经痛是由于颈枕部骨骼肌肉或全身疾病继发引起的症状性枕大神经痛,多因枕大神经水肿、变性脱髓鞘而致,通常包括寰枕部先天畸形、颈椎疾病、颈髓肿瘤、外伤压迫等[1]。笔者采用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本院康复科枕大神经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17~65岁,病程2天~1年。对照组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21~68岁,病程3天~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神经病学》[2]诊断标准:枕大神经痛起病急,多有受凉或感染史;患者后枕部和上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或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也可因转颈,咳嗽或打喷嚏时而诱发;枕大神经痛有压痛点(相当于风池穴),并使疼痛向枕部放射;枕大神经分布区域皮肤痛觉减退或感觉过敏。所选病例均排除颅内肿瘤、结核、外伤、先天畸形等病因所致疼痛。全部病例均有枕大神经压痛,压痛点位于乳突与第2颈椎棘突连线中点,压之疼痛沿枕大神经向枕顶或向前额部放射。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取穴:患者俯卧位,胸前垫一高枕,低头暴露颈枕部,在第2颈椎棘突与乳突尖之间连线的中点处(相当于风池穴),先以拇指尖深压,以找出向头顶乃至前额有放射感的痛点,用龙胆紫药水标记之,此点即为进针的部位。药物选择:取生理盐水2mL,2%利多卡因2mL,曲安奈德5mg,弥可保注射液1mL。以上为1次剂量,共约5mL,每侧用其半量。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剔除局部头发,常规皮肤消毒,戴无菌手套,取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上述药液,左手固定头颅并用拇指定位,针头先刺入皮下,使针尖朝上约45°角缓慢推进,当患者出现放射痛时,即表明针尖已刺中或接近枕大神经。倘若针尖触到枕骨后仍无酸麻胀感或放射痛,则须将针头回抽至皮下,向左右稍加调整方向再重新进针,直至出现酸麻胀感或放射痛为止。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即可将药液注射到枕大神经周围。注射完毕后,取汉章4号针刀,在定位处进刀,刀口线与耳廓根部下段基线平行,即上内、下外方向,与中轴线呈30°角,针体与局部皮肤呈90°快速切入软组织直达骨面,提起刀锋,纵行切割粘连的肌筋膜3~5刀,然后纵行疏通,横向剥离,刀下有松动感即可,出针后用消毒纱布按压3~5min止血,局部用创口贴外敷。再用手法弹拉伸斜方肌、头半棘肌。术后嘱患者适当头颈部功能锻炼,防止粘连影响疗效,改变生活习惯,勿长时间颈部一个姿势工作,嘱患者24h内勿洗澡,防止感染。1次治疗未愈者,7天后再治疗1次,不超过3次。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片,1次0.1g,1天3次,14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级法(VAS):0级为无痛,1~2 级为偶有轻微痛,3~4 级为常有轻痛,5~6级为偶有明显痛但可忍受,7~8级为常有明显痛但可忍受,9~10 级为痛难忍受。0 级为优,1~4 级为良,5~8 级为可,9~10 级为失败[3]。

3.2 临床疗效 治疗组46例中优26例,良17例,可3例,优良率93.48%。对照组46例中优16例,良18例,可5例,失败7例,优良率73.9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枕大神经是感觉神经,由C2-3神经的后支纤维所构成,通过C1-2椎之间并紧靠寰枢关节的后外侧出椎管,向上穿过头半棘肌和头最长肌之间的腱性组织后进入斜方肌深层,并向上旋行到达上项线,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形成的骨纤维管穿出(此处也是中医风池穴位置),发出4~5条终末支支配枕后部和头顶部的皮肤[4]。因此,如因外伤、长期低头、高枕、局部受寒或其他原因致使寰枢关节改变或活动异常,颈部肌肉痉挛,筋膜紧张,局部缺血而造成无菌性炎症等水肿渗出时,均可使枕大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而产生疼痛。

枕大神经痛属中医“头痛”范畴。多由风痰痹阻,痰阻上扰清窍,导致头部络脉气血不畅,不通则痛。故治疗上应以祛风清热,化痰通络为法。风池穴为手足少阳、阳维之会穴,阳维主表,风池具有疏风散热、化痰通络的作用,为治风之要穴。

利多卡因主要作用是阻断病灶传向中枢神经的恶性刺激,有利于局部病变组织的营养过程,使发炎及损伤部位的症状得到缓解,解除肌肉紧张并迅速止痛。曲安奈德注射液为长效糖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炎及抗过敏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减少炎性渗出对枕大神经的刺激、卡压,而缓解枕大神经疼痛。弥可保有营养神经及促进再生的作用[5]。三药合用,风池穴穴位注射治疗,既有针刺疗效,又有药物的作用。穴位注射之后对第2颈椎棘突与乳突尖之间连线的中点处进行针刀治疗,此处为枕大神经最主要卡压点,用针刀进行切割、分离局部的浅、深筋膜和粘连组织,可松解局部组织,解除枕大神经的卡压,改善微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的吸收,恢复生物力学的动态平衡[6]。

本组结果显示,针刀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枕大神经痛,使针的感应、刀的松解和药物的疗效直达病所,是治疗枕大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1]吴建华,陈吉利.穴位注射阿是穴治疗枕大神经痛2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3,22(2):24-25.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22.

[3]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第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61-268.

[4]雷涛,徐达传,崔林.枕大神经痛的解剖学基础[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21(6):578-579.

[5]卢秀云.风池穴注射曲安奈德复合液治疗偏头痛及枕大神经痛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1,9(24):54-54.

[6]李军,江永伟,沈红星,等.针刀疗法治疗枕大神经卡压性头痛 76 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714-8714.

猜你喜欢
枕部卡压风池穴
高频超声在上肢周围神经卡压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右枕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术后复发1例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受风寒风池穴上贴蒜片
按风池穴缓解颈椎不适
“拆西墙补东墙”高质毛囊资源宝贵
婴儿枕部休止期脱发24例临床特点分析
卡压性神经损害的另类发现*
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弹性变化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