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对大黄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014-01-22 03:27张炎灼张蕉南艾春香
饲料工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大黄鱼幼鱼寡糖

■张炎灼 张蕉南 胡 兵 艾春香

(1.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福清350308;2.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是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南海、东海等海域[1],为重要的名贵经济鱼类,已成为我国养殖规模最大的海水鱼类和优质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随着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养殖技术体系建立,其养殖成为了闽、浙等地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2012年我国大黄鱼养殖产量为9.511 8万吨,其中福建省养殖产量为8.350 5万吨,占全国的87.8%(2013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然而,伴随着大黄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持续增加,养殖环境的日益恶化,大黄鱼的病害频繁发生、鱼体品质下降,严重威胁着大黄鱼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此外,目前我国大黄鱼养殖仍以冰鲜杂鱼等生物饵料(live prey,LP)为主,这不仅加剧了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破坏了近海渔业资源,而且生物饵料本身带有病原体,是疾病暴发的重要诱因,再加上冰鲜杂鱼等生物饵料保存、运输、加工、投喂也都比较麻烦,不利于大黄鱼工业化养殖生产,严重制约了大黄鱼养殖的可持续性发展[2]。因此,推广使用配合饲料养殖大黄鱼是大势所趋。目前,大黄鱼配合饲料已经研发成功,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大黄鱼生长速度较慢、自身抗病力弱、养殖品质较差等方面。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甘露寡糖(Mannose-oligosaccharides,MOS)作为一种免疫促进剂,可激活鱼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增强鱼类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改善鱼类肠道结构,提高其肠黏膜的完整性,提高饲料消化率,抑制鱼类肠道病原菌繁殖,进而促进鱼类生长[3-16]。本试验主要探讨了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对网箱养殖大黄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甘露寡糖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积累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动物

规格较为整齐、健康的初始平均体重为(7.26±0.08)g,平均体长在(8.27±0.318)cm的大黄鱼幼鱼。

1.1.2 添加剂及试验饲料

试验用添加剂为魔芋甘露寡糖,纯度为70%。试验用基础饲料(营养成分见表1)由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表1 试验基础饲料营养成分(%)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分4组进行试验,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0%(对照组)、0.1%、0.2%和0.3%,每处理组的大黄鱼幼鱼饲养在规格为10 m×10 m×5 m网箱中,每个网箱放养规格较为整齐的2012年大黄鱼春苗鱼种120 000尾,每处理组3个平行,4只网箱相互连通组成四通筐网箱,试验为30 d。试验分组及甘露寡糖添加情况见表2。

表2 试验分组及甘露寡糖添加量

1.3 试验地点及环境

试验地点在福建省宁德市三都镇大湾村大黄鱼养殖渔排。该海区潮流通畅,水质良好。试验期间,水深10~15 m,水流流速介于0.5~1.1 m/s,水温在21~29℃之间,平均透明度为62 cm,pH值为7.8左右,海水盐度在20.97~25.48之间,水体溶解氧为>5.5 mg/l。

1.4 饲养管理

1.4.1 投喂驯化

试验前,先对试验鱼进行摄食驯化。试验开始第1 d少量投喂基础饲料,以培养大黄鱼幼鱼摄食习惯,而后逐渐增加投喂量,驯食5 d后,待试验鱼已适应试验饲料颗粒形状后开始正式饲养试验。

1.4.2 投喂方法

按甘露寡糖的不同添加量,将称量好的甘露寡糖溶于水中,然后将大黄鱼幼鱼配合饲料浸润在甘露寡糖溶液中,搅拌均匀、放置晾干后投喂;每日喂两次,时间为每天6:00和16:00;根据水温高低、鱼的摄食情况和病虫害等因素调整投喂量,温度高时适当减少投饲量。

1.4.3 养殖日常维护及数据记录

现场记录每天养殖水体水温、盐度、pH值、日投喂量、大黄鱼幼鱼的摄食情况、死亡数及幼鱼病害发生以及防治措施。同时,记录大黄鱼幼鱼放养的初始体重、体长、尾数,试验过程中,每隔10 d每处理组随机抽取100条大黄鱼幼鱼测定其体重、体长,试验结束清点收获尾数。

1.5 结果计算

测定并计算总增重、增重率、成活率和饲料系数等指标:

总增重(g)=(试验结束时100尾幼鱼平均重量-试验开始时100尾幼鱼平均重量)×剩余尾数;

增重率(%)=[(平均终重-平均始重)/平均始重]×100;

成活率(%)=(试验结束时幼鱼总数/试验开始时幼鱼总数)×100;

饲料系数=总投料量/总增重。

2 结果

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显著影响大黄鱼幼鱼的生长性能(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试验组大黄鱼幼鱼的总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饲料中甘露寡糖添加量为0.3%和0.2%组的大黄鱼幼鱼的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从各组的饲料系数可以看出,各试验组饲料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甘露寡糖添加量为0.3%组与0.2%组的饲料系数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甘露寡糖不同添加量对大黄鱼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甘露寡糖显著影响大黄鱼幼鱼的最终成活率,试验组大黄鱼幼鱼的总成活率高于对照组,其中添加0.2%甘露寡糖组的幼鱼成活率最高。此外,试验期间大黄鱼幼鱼的成活率表现出阶段差异性(见表4),第一个时间段(第1~10 d)对照组与试验组幼鱼的成活率基本相当,都在98.68%左右;第二个时间段(第11~20 d),试验组幼鱼的成活率表现出高于对照组;继续饲养到最后阶段(第21~30 d),试验A组、B组幼鱼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大黄鱼幼鱼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69、0.74、0.47;对照组的幼鱼成活率一直介于98.53%~98.68%之间。

表4 各组中的大黄鱼幼鱼在不同时间段中的平均成活率(%)

3 讨论

甘露寡糖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增强剂在功能性饲料开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几年,甘露寡糖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MOS有助于促进水产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利于提高水产动物的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机体免疫力[3-4]。投喂添加了甘露寡糖的配合饲料12~18 d左右,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的成活率比未添加组明显提高[11]。投喂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半乳甘露寡糖0%(对照组)、0.1%、0.2%和0.3%配合饲料的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幼鱼,0.2%半乳甘露寡糖添加组的饲料显著提高了异育银鲫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P<0.05),同时也能够显著提高异育银鲫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P<0.05)[12]。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0.2%、0.3%的魔芋甘露寡糖及0.3%的酵母甘露寡糖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饲养结果表明,投喂不同含量魔芋甘露寡糖均能促进黄颡鱼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其中0.3%酵母甘露寡糖组与对照组相比也能显著促进黄颡鱼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黄颡鱼质量增加率为64.91%、饲料系数为1.84[13]。投喂添加0.5%MOS饲料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鱼增重率提高了19.2%,饲料系数降低13.4%,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分别提高12.9%和3.4%[14]。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酵母MOS,试验组的建鲤增重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饲料系数也随着添加剂量的提高而降低[15]。对其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分别投喂添加了甘露寡糖(0、60、120、240、480 mg/kg饲料)的异育银鲫50 d或80 d,甘露寡糖对异育银鲫的生长指标(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蛋白质效率、饵料系数)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240、480 mg/kg饲料组的异育银鲫免疫能力增强了,鱼体抗病原菌感染能力提高了[16]。本试验结果表明,配合饲料中适量添加甘露寡糖有助于改善大黄鱼幼鱼的生产性能,添加量大于0.2%时,大黄鱼幼鱼的生产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故建议甘露寡糖在大黄鱼配合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2%。基础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有助于提高大黄鱼的免疫力,增加其抗病性。投喂添加了甘露寡糖配合饲料的大黄鱼幼鱼,在第20 d其成活率就有所提高,到第30 d时,试验A组、B组幼鱼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能提高大黄鱼幼鱼的免疫力,进而提高其抗病力,提高其成活率,且表现出时间效应。可见,甘露寡糖在水产配合饲料中应用是有效的,有助于推进功能性水产配合饲料的研发与应用。

4 小结

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有助于改善大黄鱼幼鱼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综合本试验大黄鱼幼鱼的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系数等指标,并考虑饲料成本和养殖经济效益,建议大黄鱼幼鱼饲料中甘露寡糖的最适添加量为0.2%。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甘露寡糖产品结构、生物学活性和作用效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因此使用时要考虑不同类型甘露寡糖的实际效果,有针对性的选用,以实现良好的养殖效果。

猜你喜欢
大黄鱼幼鱼寡糖
28元/斤的辉煌不再!如今大黄鱼深陷价格“泥沼”,休渔期或初现曙光
壳寡糖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宁德迎来大黄鱼丰收季
HPLC法测定远志及其3种炮制品中3种寡糖酯
膳食锌对饲料引起的大黄鱼铜中毒症的保护作用
5%氨基寡糖素AS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
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维生素C的需要量
大黄鱼的声刺激行为研究
不同温度条件下褐菖鲉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