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斌芳教授活血化瘀思想及临证举隅

2014-01-23 03:20曾斌芳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腰痛血瘀活血

李 靖,曾斌芳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综述·

曾斌芳教授活血化瘀思想及临证举隅

李 靖,曾斌芳 (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

活血;化瘀

0 引言

曾斌芳教授是国家第五批知名老中医、中医学术继承人,曾师承全国著名老中医张绚邦、刘继祖教授,并获得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已从事中医医疗、科研、教学二十余年,其间博采众长,学贯中西,勤于临证,尤善于以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笔者有幸侍诊多年,亲聆教诲,兹将导师活血化瘀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略作概述.

1 中西医结合诠释血瘀证/活血化瘀法内涵

血瘀证是不同原因所致的源于血运障碍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中医对血瘀的认识较为全面,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①张机在《金匮要略》中所提及的“内结为血瘀”之说,常见于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肝硬化、脾脏肿大、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出现的血瘀证;②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从“百病由污血者多”的观点出发所提及的“污秽之血为血瘀”之说,如某些类型的高脂血症、白血病、某些结缔组织病如硬皮病都可以列入此类血瘀;③唐宗海《血证论》所提及的“离经之血为血瘀”之说,如出血性脑卒中、鼻出血、皮下紫癜、损伤导致的瘀血等可归为此类;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所提及的“久病入络为血瘀”之说,多种慢性疾病均可久病入络致瘀[1-2].70年代以来,大量研究证明,血瘀证与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3]、血液高凝或低凝状态、血小板功能异常、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血流动力学改变、组织和细胞代谢异常、免疫功能障碍、基因表达异常有关,扩大了血瘀证的诊断范围.

曾师认为,必须以宏观的、整体的、动态的、相互联系的观点来利用现代血流变学、血液动力学、解剖学理论解读血瘀证与活血化瘀.血瘀证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病机概括,是物质(血)+状态(瘀)的证候命名方式,属于气血津液辩证的血证,属于八纲辩证的实证,应包括血及所在脉络及相关脏腑的病变.就血脉关系最密切的循环系统而言,血瘀证相关疾病不外乎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常见心脏、血管病变,前者如心脏结构改变,后者如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先天畸形狭窄、肝硬化门静脉系统血管迂曲重建等;功能性疾病常见心功能异常,心泵功能障碍和神经-体液调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弹性下降等.血液浓黏凝聚状态的改变,结合血液流变学,还应细化分析血液的轴流与缘流.血细胞数量、凝聚力、变形能力决定轴流是否正常,而血液中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病理产物如血糖血脂、自由基等因素决定了缘流的状态.因此,读懂血液流变学、影像学等现代诊断依据,重视病证结合,有利于辩证准确,治疗选择活血化瘀药针对不同靶点有的放矢,取得更好疗效.

2 血瘀在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重要地位

曾师常引用张子和在《儒门事亲》所言“人生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表实者里必虚,里实者表必虚;经实者络必虚,络实者经必虚,病之常也.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中医思辨的特点是整体观、恒动观,相互联系的观点,任何病因作用于人体均会导致气血阴阳不调和而发病,不同程度的血行不畅必然体现在各种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目前活血化瘀法已广泛应用于中医内外各科,尤其在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胃炎、糖尿病及肿瘤治疗方面成为主流思想.

3 准确辩证基础上,强调活血化瘀药方的定向治疗

曾师认为辩证包括辩病因、病位、病性、正邪相互关系及疾病发展趋势.血瘀的形成主要有痰、虚、热、郁四个因素.“气为血之帅”气虚推动无力可导致血滞为瘀,而气不统血亦可导致血溢脉外,成为离经之血.血虚、阴虚致血涸为瘀,阳虚致阴寒凝滞,脉络痉挛、血凝为瘀;热邪可伤津耗液,同时损伤血脉导致血瘀或出血;气郁则血停,气逆甚至会导致气血逆乱出血或堵塞血脉;痰,常与瘀血并见,同为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常见于慢性病、久病、老年人,故有“怪病多痰”“怪病多瘀”的说法,治疗上也必须“痰瘀同治”.

因此,针对病因,选用不同活血法:补虚活血,包括益气活血、温阳活血、养阴活血、补血活血法;夹有痰湿的选用化痰活血法、利水活血法;夹有热邪的选用清热活血法、凉血活血法;气郁明显的选用理气活血法.

血瘀的病位辩证,曾师尊医圣治疗杂病的脏腑经络辩证方法,首先辩证病位在脏腑在经络,病在腑在里,使用荡涤之法通下活血,多以抵挡汤为主方;久病癥瘕积聚,正气损伤,以软坚活血之法以去瘀生新,同时兼顾扶助正气,常用加减三甲散.针对病位表浅的络病则多采用祛风活血解痉的方法,改善血管及微循环障碍,多以桂枝汤、消风散为主加减使用.

4 活血化瘀法的临证举隅

4.1 茅根鸡胵散加减治疗阴虚血瘀型胃痞案 李某某,男,57岁,2009-03-03初诊.自诉3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满不适,偶有泛酸烧心、口干口苦,呃逆嗳气,进餐后加重,曾多方治疗无效,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轻度肠化.患者精神欠振,形体偏胖、面色偏暗,舌质有瘀斑,苔白,纳差,患者自诉偶有大便偏干,小便基本正常,师曰:此患者胃病日久,脾虚运化不良,中焦气机不畅,气机痞塞不通,日久瘀血内停不去,腹胀难消,宜理气活血通络,拟茅根鸡胵散:茅根15 g、鸡内金20 g、枳实15 g、炒白术15 g、莪术6 g、制远志6 g、茯苓15 g、乌贼骨30 g、新贝母10 g、百合10 g、香附 10 g,水煎 400 mL,早晚分两次饭后温服,7剂.二诊(2009-03-10):服药后腹胀明显减轻,泛酸烧心好转,仍偶有口干苦,睡眠近日不佳,于上方加柴胡10 g、白芍 10 g、炒枣仁 30 g,继服 14剂痊愈.

《医学衷中参西录》鸡茅根汤原方:生鸡内金(五钱,去净瓦石糟粕轧细)、生于术(分量用时斟酌)、鲜茅根(二两,锉细),用于治水臌气臌并病,兼治单腹胀,及单水臌胀,单气臌胀.

4.2 二术汤治疗腰疼 湛某,女,38岁.初诊:因两年前人流术及子宫肌瘤术后出现腰痛,遇寒加重,腰痛如折,喜卧,在外院行腰椎片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腰肌劳损,给予芬必得及三七伤药片治疗无改善,证见:腰痛,遇寒加重,腰痛如折,喜卧.此为患者多次手术损伤精血,腰为肾之腑,肾主藏精,精血不足,寒湿之气趁虚而入,久则结滞不通,脉络之血不畅,故为腰痛;肾为水脏,位于下焦,中阳虚衰,水津不布,噬血顺势下流,腰腹经络为寒湿凝滞,瘀阻不通,故腰痛.舌脉皆从证.治以二术汤加味:白术10 g、莪术5 g、炙甘草6 g、茯苓10 g、川断30 g、杜仲30 g、茜草20 g、仙鹤草30 g、侧柏叶10 g、生熟地各15 g,连服7剂而愈.

[1]胡小勤,陈利国.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与血瘀证相关性探讨[J].陕西中医,2005,26(3):249-250.

[2]吴伟康,徐志伟.中西医结合病理生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6.

[3]田同德,储真真,陈信义.恶性肿瘤高凝聚状态与血瘀证相关性及中医防治对策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9,28(6):425-427.

2095-6894(2014)05-167-02

R242

A

2014-08-12;接受日期:2014-09-04

李 靖.博士在读,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脾胃病及经方研究.E-mail:zengbinfang2011@163.com

曾斌芳.E-mail:zengbinfang2011@163.com

猜你喜欢
腰痛血瘀活血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话说血瘀证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66例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影像学诊断
应用东方活血膏530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