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医院应急处突药材保障模式研究

2014-01-23 22:05王文森王书杰尹晓飞岳红霞
中国药业 2014年18期
关键词:处突战备库房

王文森,孙 洁,王书杰,尹晓飞,岳红霞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药剂科,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近年来,地震、火灾、海啸、台风、洪水、禽流感、甲流、手足口病等自然灾害事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成为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药材保障是军队医院实施突发灾害事件医学救援的物质基础,其保障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医学救援的成败[1]。我院是一所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先后执行过抗震救灾、国际维和、国庆阅兵、野营训练、部队演习等卫勤保障任务。现对部队医院应急处突药材保障模式进行总结,仅供参考。

1 医院应急处突药材保障模式

1.1 完善药材库存模式,优化物资管理流程

经过充分调研,并借鉴其他单位物资管理的成功经验,我院对所有医用物资库房进行整合,成立了库管科,并划归财经中心,赋予机关职能科室的功能,主要负责对所有物资的来货验收、办理入库和出库发放手续。将库房按储备功能分3级进行管理。一级库含药品库、卫生材料库、医疗器械库、微机耗材库,主要职责是制订和汇总物资采购计划,对采购的物资进行验收、登记,办理入库和对二级库的发放;二级库含所有药房、供应室、医工科库房、信息科库房、科室材料库,主要职责是根据上年度物资消耗情况,储存半个月用量,每半个月制订1次请领计划并上报一级库,负责发放三级库的物资请领;三级库含战备库、科室小药柜,主要储备一些急救和战备药材,以供危重患者的急救和应急处突的药材保障任务。

1.2 一级库库存按“零库存”模式进行管理

按照“保障供应,降低成本,提高周转”的原则,结合前几年的工作经验,对一级库仍实行“零库存”管理,即按照二级库制订的请领计划,由一级库编制物资采购计划上报给采购科,物资采购入库后,按照二级库的请领计划,全部发放到二级库,一级库不再储备实物[2]。只留1个验货库和1个待退药材库,用于物资的验收及不合格药材的临时存储。

1.3 一级库库存储备社会化

一级库社会化:一级库实行“零库存”管理模式后,临床多次出现药材断档现象,影响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特别是在应急处突时又体现出药材保障的严重不足。同时,一级库实行“零库存”管理后,只占用了临时库和验货库,原有的库房出现了闲置,为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通过多方征求意见,决定将一级库租赁给各药材配送商,实行社会化服务[3]。

定品种:每年根据军区药材招标采购的中标结果,结合全军药材统筹目录,同各个配送商确定具体的配送品种、规格及生产厂家,签定药材供需协议。对军区招标外的必需药材由医院组织招标,并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后与中标商签定药材供需协议。

定储量:根据医院上年度药材消耗情况,以1个月用量为标准,按照各配送商药材供需协议确定的品种多少,将库房分租给各配送商,由各配送商按照药材供需协议储备1个月用量,并将储备的药材按半个月用量分别开好随货明细单据。

定管理:所有社会化库房储备的物资由我院一级库工作人员进行管理,24 h值班。根据二级库的请领计划,每半个月办理1次入库发放手续,如医院执行应急处突任务时,可将社会化库房所储备的药材随时入库使用,药材入库后及时通知相关配送商开具正式发票,并按新的采购计划将药材补充完整。

军队药材供应站库房前移:对军队药材供应站供应的品种,由医院免费提供一级库,储备2个常用量,按半个月用量开好明细单据。同时对军队药材站供应体系部队的药材品种,也放到前移后的一级库进行储存,实现军队药材供应站库存前移[4]。

1.4 药材储备平战结合

以往战备药材足量装在战备箱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维护和更新,易造成药材过期失效[5]。为此,我院根据应急处突预案,重新制订战备药材目录,并分配给相应的库房,所有战备药材平时不装箱,参与周转,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三分四定”的战备药材管理原则进行管理。携行为必需随身携带的药材,将其按携行药材目录打印装箱单,并按战备药材箱编号统一放在二级库的门诊药房或供应室,遇到紧急任务及时通知门诊药房和供应室,按装箱单完成装箱任务,并将各品种的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标注在装箱单上。运行为后送的药材,是医疗队执行任务的全部药材,按战备药材配备目录和用量打印装箱单,并按战备药材箱编号统一放到二级库的住院药房、供应室,遇到紧急任务及时通知住院药房和供应室,按装箱单完成装箱任务,并将各品种的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标注在装箱单上,按定人、定物、定车、定位进行管理。后留为战时后方医院保障正常医疗任务的药材,由一级库按供应目录,随时从社会库房中出库装箱。

1.5 门诊药房超市化[6]

将超市理念引入门诊药房:改变现有门诊药房的布局,将普通药品由封闭式管理改为开放式管理,引入超市管理理念,患者凭医师开的处方到门诊药房超市口,由审方药师审核后,进入门诊药房超市,选择自己所需品牌,药品收费口严格按患者自己选择的药品品牌和规格收费。同时设立非处方药(OTC)专柜,患者可自行选择药品进行购药。药师则分配相应的货位,一是负责药品的整理及效期管理,二是为患者提供面对面的用药指导,并核对患者自己选择的药品是否与处方一致,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但特殊药品和夜间取药仍实行封闭式管理。

增加药品规格,提高药材的储备能力:按照医院药品供应目录,对在院药品进行梳理,增加同一药品的规格和生产厂家,按药品的价位每个品种增加3~5个,给不同层次的患者自由选择药品品牌和规格的权力。药师可根据医师开的处方,在提供用药咨询的同时,帮助患者选择质优价廉的品牌。

2 效果

提高了应急处突的药材保障能力:改变药材保障模式后,将原来半个月的药材常用量,提高到了现在的一个半月常用量,部队系统供应的品种提高到了二个半月常用量,临床很少出现药材断档现象。医院在执行为体系部队巡诊,保障部队野营拉练,参加地方紧急救援等应急处突中,药材完好率和供应率达100%,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确保了药材的主渠道供应:军队药材供应站库房前移后,在保障我院药材供应的同时,为保障野战部队的药材供应开辟了绿色通道。军队药材供应站在给我院备货的同时,将供应野战部队的品种也存放在前移库房,由野战部队的基层医疗机构来我院请领,对备货不周的品种由我院负责调换,杜绝了因药材储备不足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广大官兵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训练和工作中,密切了军队药材供应站与医院、体系部队的关系,实现了“三赢”,全军统筹药材和军区中标药材目录内的药材品种供应率达95%以上。

提高了药材的周转率:改变药材保障模式,战备药材参与周转平战结合,降低了战备药材的过期失效率。将一级库实行社会化,降低了储备成本,提高了药材和资金的周转率,盘活了固定资产,成为医院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搞高了医院的综合效益:改变药材供应模式后,军人用药目录得到了保障,满足了部队官兵就诊和住院需求,提高了为部队服务的药材保障能力,部队战斗力得到了迅速恢复,医疗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临床很少出现断药现象,一些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又重新回到我院就诊开药。在提高军事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医院也提升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改变药材保障模式后,使药师从以前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面对面的用药指导,从而激励药师不断学习和更新药学知识,药师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药学服务实现了由供应保障型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

3 体会

改变药材储备模式,将一级库社会化和门诊药房超市化,是我院对应急处突药材保障模式进行的有益探索,特别是将一级库社会化得到了军区药材供应站和广大药材配送商的一致好评,是配送商库房的前移和延伸,配送商可以批量配送,降低了配送成本,有效防止了资源的浪费,不仅满足了临床药材供应,同时还为医院执行应急处突等卫勤保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障,实现了我院“以患者为中心、以军队伤病员为重点,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才林,叶常青,李全岳,等.参加特大旱灾医学救援的几点思考[J].人民军医,2010,53(10):725-726.

[2]王文森,孙 洁,石德光.实施“药品挂帐、购销分离、零库存管理”改革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3):518.

[3]王文森,孙 洁,刘顺良,等.军队医院提高应急处突药材保障能力探索[J].中国药业,2011,20(8):54-55.

[4]王文森,孙 洁,俞学忠,等.军队药材供应站库房前移以保障药材主渠道供应探讨[J].药学实践杂志,2011,29(5):391-393.

[5]张兰华,谢 涛,范武峰.我院加强战备药材管理的做法[J].人民军医,2009,52(11):776.

[6]王文森,孙 洁,王书杰,等.医院门诊药房管理现状及展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5):465-483.

猜你喜欢
处突战备库房
战备拉动考核
石化某库房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要点
化学品库房施工组织设计分析
浅谈“处突”应急机制研究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危机管理能力在武警部队执勤处突任务中的作用研究
空降兵某部卫生学兵卫勤战备能力分析
典当行库房被盗案
完善武警后勤应急保障体制的构想
制定与执行作战指示都要实事求是——从抗美援朝战争中进行反登陆战备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