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神经细胞电生理技术研究进展

2014-01-24 08:43邢家铭严兴科马重兵盛雪燕朱田田韩雅迪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可塑性皮层神经元

邢家铭 严兴科 马重兵 盛雪燕 朱田田 韩雅迪

神经系统对机体内外环境的输入和输出信息是由神经元的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所携带的〔1〕。 神经电生理活动是神经细胞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其波形、幅度、频率不仅表达了单个神经细胞本身的生理状态,还携带了细胞群体之间沟通交互的相关信息〔2〕。神经细胞电生理技术是对群体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进行高精度、高通量、实时性检测的技术,通过该技术可获得神经细胞状态、功能及相互作用的机制,还可探索神经元的反应性和神经元对信息的调节机制。神经细胞电生理技术主要包括:膜片钳技术(patch clamp recording technique,PCRT)和在体多通道微电极阵列神经信号技术(In vivo multi-channel microelectrode array for neural signal recording technique,M-NEMEA)。这两种技术都可以对神经元群体开展全面、准确、实时、同步的电生理信号检测,从而为进一步揭示神经信号的传递、编码与解码的本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3〕。但两种技术各有自身的技术特点和使用范围。膜片钳技术对测试电极要求高,不利于长时间连续记录;而在体多通道微电极阵列神经信号技术是采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来检测神经元群的同步电活动,可长期无损检测细胞电生理活动,并通过高通量通道,把具有电活性细胞构成的神经网络中获得的数据传输出来〔4〕。目前,神经细胞电生理技术已经用于视觉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现综述如下。

1 细胞膜片钳技术

1.1 PCRT起源及发展

膜片钳技术是一种记录通过离子通道的电流来反映细胞膜单一的或多个的离子通道分子活动的技术。应用膜片钳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和分辨单离子通道电流及其开闭时程、区分离子通道的离子选择性,同时可以发现新的离子通道及亚型,并能在记录单细胞电流和全细胞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细胞膜的通道数和开放概率,还可以研究某些胞内或胞外物质对离子通道开闭及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该技术通过微电极与细胞膜之间形成紧密接触的方法,采用电压钳或电流钳对生物膜上离子通道的电活动进行微电技术的记录。该技术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研究神经系统相关问题的最为主要的方法。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Hyde发明了微电极,通过微电极来记录细胞在电或化学的刺激下的电活动。到40年代,以Hodgkin为代表的学术研究小组以枪乌贼的轴突为标本进行研究,在动作电位领域,奠定了神经信息的传导理论的基础。1957年以Cole和Hodgkin为代表的研究小组发展了微电极技术,创立了电压钳技术。此技术可以对神经活动中的相关离子活动进行精确地测量。膜片钳技术于1976年被德国科学家 Neher和 SaKmann建立〔5〕,并且在 1981年得到了完善,从此对生命科学中电生理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人类首次记录到的单通道的离子电流。1980年Sigworth 等在电极内施加 5~50 cmH2O(1 cmH2O=0.098 kPa)的负压吸引,实现了单根电极既钳制膜片电位又记录单通道电流的突破。 1981 年 Hamill、Marthy、Neher、Sakmann 和 Sigworth等五人在总结膜片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重大改进,并完善了游离膜片技术和全细胞记录技术,从而使膜片钳技术走向成熟。1983年10月,SaKmann和Neher主编的《Single-Channel Recording》一书问世,对当时的膜片钳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从此奠定了膜片钳技术的里程碑。1995年《Single-Channel Recording》一书再版,增添了大量膜片钳技术的新内容,成为目前膜片钳技术研究领域的最经典著作。

1.2 PCRT的技术特点

经典PCRT作为目前研究细胞电生理的金标准,具有信息含量大,对细胞膜通道电流记录的分辨率高等优点,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离子通道离子的选择性、动力学行为、通道类型选择性、记录离子通道的数量和开放概率等方面的研究,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膜片钳技术自身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缺点,例如每次操作只能针对单个细胞,通量低,不能对细胞之间以及整个细胞网络之间的通信进行记录,不能方便地对细胞内液进行换取。在测量时,因为通道表达的不足而引起测量数据的不同,需反复进行实验,并对操作者操作技术要求高,要求技术人员操作时十分谨慎,在显微镜下手动完成吸附、加液、换药、测量等一系列工作〔6〕。

1.3 PCRT在视神经细胞的研究及应用

随着脑膜片钳技术的发展成熟,80年代后,研究人员将该技术应用于视皮层发育可塑性方面的研究。利用该技术,人们发现了突触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现象,即对突触的传入纤维予某种特殊形式的电刺激后,突触传递的效能即在数秒内增强,并且这种增强效果可以维持数小时到数周。裘晟等〔7〕由此解释视皮层功能柱的增宽和眼柱优势的漂移现象,并通过LTP的诱发率衡量视皮层的可塑性,诱发率高则说明视皮层可塑性强,诱发率低则说明其可塑性低。王宗华等〔8〕采用视网膜切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获得了7~30 d Wistar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发现Wistar大鼠随着发育,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兴奋性提高,睁眼前组和睁眼后组差异显著。去极化脉冲诱发其产生的动作电位有3种形式:单峰型、瞬变型、持续型。伴随着视觉的发育,单峰型逐渐减少,持续型逐渐增加,在细胞成熟时只可见到瞬变型和持续型。表明,随着发育,Wistar大鼠睁眼后的形觉刺激可促进RGCs膜学特性的成熟,并且膜学特性和年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曾玉晓等〔9〕采用出生后0 d Long Evans大鼠,取 RGCs细胞,分别于培养后第1天、第4天、第7天3个时间点观察细胞形态,并行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研究其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和动作电位(AP)的阈值、幅度及波宽。结果显示,培养1 d的RGCs不易诱发AP,多数细胞需要增加刺激强度后方可诱发AP,培养4 d时绝大多数RGCs给予20 pA的刺激即可诱发AP;培养7 d时,虽然容易诱发AP,但由于此时细胞存活状态较差,部分细胞给予不同强度的刺激,均不能诱发出AP。从而表明RGCs形态和功能的最佳培养时期为出生后第4天。涂娅莉等〔10〕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和细胞内生物素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鼠不同发育阶段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与形态学的特性进行研究,实验主要观察神经元电生理和形态学特性的变化与年龄的同步化程度,结果表明,在大鼠的视觉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功能的成熟表现为形觉刺激以及局部神经元网络的整合作用下的视觉依赖性突触的形成和重新分布。在视觉发育可塑性的关键期内,视皮层神经元形态和电生理特性的变化与年龄的同步化程度大于皮层下结构。高朋芬等〔11〕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研究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视皮层LTP与大鼠年龄及视觉经验的关系,研究视觉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的突触机制和细胞机制,结果表明:①视皮层LTP反映了生理状态下视皮层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睁眼前视皮层大多数突触的可塑性处于潜伏状态,而睁眼后形觉刺激激发了视皮层突触的可塑性。②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低频刺激视皮层Ⅳ层伴随突触后去极化所诱发的LTP是NMDA受体依赖性的,但视皮层Ⅳ层水平联系突触中存在不被100 μmol/LAPV阻断的LTP。王昌鹏等〔12〕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对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终止前后,正常大鼠视皮层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进行了研究,发现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从高峰到成年阶段,大鼠视皮层神经元被动膜学特性无明显变化,AMPA受体电流幅值随发育逐渐增加,关键期终止时达顶峰;突触后AMPA受体的功能变化可能参与了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的终止过程。金洲等〔13〕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的方法研究Sprague-Dawley(SD)大鼠初级视皮层第Ⅱ/Ⅲ层内部侧向突触联系可塑性发育变化的动态过程。采用Pairing Stimulation的方法,分别在初级视皮层第Ⅱ/Ⅲ层和第Ⅳ对位于第Ⅱ/Ⅲ层的神经元进行长时程增强效应的诱导,结果表明水平方向的突触联系强度和水平方向的输入对垂直方向的突触联系的作用都受到发育的调控。第Ⅱ/Ⅲ层内部水平输入对于垂直方向的输入具有双重作用,这种双重作用可能涉及神经网络形成过程中竞争机制,也可能涉及视觉功能柱的形成。孟凯等〔14〕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结合显微镜直视细胞技术研究生后早期大鼠视皮层Ⅱ/Ⅲ层椎体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研究出生后早期大鼠视皮层Ⅱ/Ⅲ层椎体神经元的被动和主动电学特性及动作电位的发放特征,结果表明:出生后11~13 d大鼠视皮层的椎体神经元的电学特性与成年大鼠不完全相同,大多数神经元表现出规则放电形式,但放电频率的适应程度小。秦伟等〔15〕采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出生后14、21、28 d正常、双眼形觉剥夺和去除剥夺大鼠视皮层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发现,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视觉经验可调制视皮层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随着视觉的发育,正常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增强,双眼形觉剥夺抑制在恢复视觉输入后可以逆转〔16〕。 邢咏新等〔17〕对 Wistar大鼠睁眼前初级视皮层2/3层椎体神经元突触AMPA介导的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mEPSCs)的测定分析,采用红外可视膜片钳技术研究突触自身稳态可塑性在生后早期初级视皮层的作用特点。结果显示,大鼠初级视皮层2/3层椎体神经元介导的mEPSCs的波幅成上升趋势。从而表明在大鼠睁眼前初级视皮层2/3层椎体神经元存在突触自身稳态可塑性调节机制,其作用特点不同于睁眼后。范惠民等〔18〕对正常组和双眼形觉剥夺组的61只Wistar大鼠制作脑片并获得膜片钳全细胞记录,研究形觉剥夺对发育过程中视皮层神经元突触电生理的影响,结果双眼形觉剥夺组和正常组相比,输出抗阻显著增高(P<0.01),静息电位较为去极化(P<0.01),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PSCs)峰值显著降低(P<0.01),从而表明双眼形觉剥夺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神经元的突触传导功能。张卫鹏等〔19〕应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发育期大鼠视皮层突触功能活动及发育期大鼠视皮层脉冲时间依赖的突触可塑性、视皮层经验依赖的可塑性、视觉经验在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发育过程的作用,以及异常视觉经验状态下视皮层突触功能状态的改变。结果发现:生后早期视皮层2/3层神经元及突触发育处于相对不成熟状态,随着发育成熟,视觉经验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突触传递效能的变化依赖于突触前后的联合脉冲刺激,脉冲时间前与后的顺序设定决定了突触传递效能的变化方向;外界视觉经验异常或受到干扰时,可影响视皮质神经元信息呈递,下降的信息传递可能间接影响了高级中枢的信息整合,但发育期双眼剥夺的视皮层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并不比健康组降低反而提高。

2 在体多通道微电极阵列神经细胞信号采集技术

2.1 M-NEMEA的起源及发展

在体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是采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来检测神经元群的同步电活动。该系统包括微电极阵列、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应用这一技术可同步记录多个脑区的大量神经元的电活动,研究不同脑区的神经元放电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进而通过分析神经元的放电模式来研究大脑对外部事件的编码机制〔20〕。

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能在自由活动的动物脑内,观察和记录大脑局部区域几十个、上百乃至上千个神经元的活动状况,是目前作为分析群体神经元在网络水平编码机制的有效工具〔21〕。John C Lilly在1949年采用多电极阵列植入的方法研究灵长类的行为和神经元的放电关系,利用了25个微电极记录到了610个神经元的放电〔22〕。在20世纪中期,研究人员用毛细玻璃管拉制了玻璃微电极。玻璃微电极的发明,使研究者可以将电极尖端插入神经细胞内,记录细胞体或轴突、树突内的电位变化,推动了神经电生理学细胞水平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计算机被引入神经科学领域,多通道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除了毛玻璃管电极外,研究者采用绝缘的金属丝制作电极,将其植入大脑组织,每个暴露的金属丝尖端可以记录多个动作电位,一束金属丝可以同时记录大量单细胞动作电位,金属丝做为电极一直沿用至今,作为研究细胞外动作电位检查的主要方法。但金属丝制作方法复杂,不易操作,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近年来,以半导体硅为材料的多记录点位电极阵列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解决了金属电极产品成功率低和重复性低的问题。该电极具有体积小、记录点多、结构形式多样化、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将该电极植入大脑组织后,对神经细胞的损伤小并可同时记录上百个记录点的场电位和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该电极已成功应用于神经电生理的研究中〔23〕。

2.2 M-NEMEA的技术特点

M-NEMEA通过离体神经网络活动的多通道电生理同步检测的方法,可研究神经网络群体特征的电生理特性,是目前研究神经网络发育和功能特征的重要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微加工技术的提高,微电极阵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离体培养神经网络放电模式的检测中,从而为研究神经突触的可塑性,神经网络功能连接的形成与再生,以及神经网络发育的规律及生理节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目前用于体外神经网络电生理检测的微电极阵列及多通道电生理检测系统多购自国外厂家,具有软件操作界面人性化,系统做工精良,系统稳定,处理功能强大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例如购买价格昂贵;易损耗,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 array,MEA)重复利用率低,多次使用后,表面电极材料会被损耗,影响信号记录;商业化系统的功能相对固定,不易进一步升级,不能完全满足实验室实验需求〔24〕。

2.3 M-NEMEA在视神经细胞的研究及应用

M-NEMEA作为细胞外记录的方法,通过对神经元群同步电活动的检测,可以同时采集大量细胞的动作电位的详细信息,从而为研究大脑神经细胞及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23〕,具有重要的意义。 Tusa 等〔25〕人利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对猫初级视皮层感受野进行系统的绘测,绘制出皮层17区和视野的拓扑对应关系图。陈昕等〔26〕采用玻璃微电极在猫的初级视皮层17区进行细胞外记录,并结合光学成像法定位猫初级视皮层17区不同部位的视野拓扑的离心度,结果表明神经元的感受野的离心度与光学记录到的结果十分接近,从而为大面积确定皮层细胞感受野在视野中的位置提供了快速和较准确的方法。史学锋等〔27〕采用微电极阵列神经细胞信号采集技术对斜视性弱视猫行细胞电生理检测,观察视皮层21a区神经细胞眼优势的相关变化,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21a双眼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在纹外视皮层斜视性弱视的病理不足更为明显,神经细胞眼优势明显转移至正常眼。姚军平等〔28〕用微电极阵列神经细胞信号采集技术检测22 d正常大鼠(Long Evans大鼠,下同)、22 d单眼剥夺大鼠、100 d正常大鼠、100 d单眼剥夺大鼠眼优势柱的分布,结果发现22 d正常大鼠、100 d正常大鼠、100 d单眼剥夺大鼠视皮层眼优势柱分布为对侧眼优势,22 d单眼剥夺大鼠视皮层眼优势柱分布为同侧眼优势,表明正常视觉环境下发育的Long Evans大鼠,眼优势柱分布为对侧眼优势,其在幼年期视皮层具有可塑性,在异常的视觉环境下可影响其眼优势柱的分布;而在成年时,Long Evans大鼠视觉可塑性终止,异常的环境不能影响其眼优势柱的分布。刘虎等〔29〕用微电极阵列神经细胞信号采集技术检测斜视性弱视猫纹状皮层细胞功能和放电水平,结果发现较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皮层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眼优势未转移;模型组与正常眼相比眼驱使皮层细胞的高端截止空间和最优势空间频率显著下降,表明驱使皮层细胞的空间特性和两眼拮抗作用是导致斜视性弱视的原因之一。谢芳等〔30〕用微电极阵列神经细胞信号采集技术记录幼猫初级视皮层V1区峰电位信号和场电位信号,观察眼优势指数的变化,结果发现场电位和锋电位的眼优势指数呈正相关,表明双眼视刺激的平衡程度直接影响神经元的整合作用。徐鹏景等〔31〕通过在体胞外记录的方法研究视觉系统中二阶信号和一阶信号是由相同还是不同的通路来完成的。发现大多数膝外体细胞对二阶信号存在调制反应,但反应强度低于一阶信号,并且二阶信号反应中的非线性成分与线性成分的比值高于一阶信号反应,表明猫外膝体上一阶信号和二阶信号的处理可能是由两类不同的传递通路来完成的。

丁娟等〔32〕将健康Wistar大鼠48只分2组进行不同目的研究。第一组健康Wistar大鼠24只分为4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在出生后14(P14)天制作右眼单眼形觉(MD)模型。采用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各组视皮质II/III层突触传递LTP诱发率,以及各组在高频刺激(HFS)刺激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及群峰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各视皮质II/III层LTP诱发率正常P45天组最高(5/6),最低的为MDP90天组。②高频刺激后EPSP斜率和群峰电位(PS)幅值不同时段与基础突触传递水平的比较:EPSP斜率和PS幅值在正常P45天组、正常P90天组HFS后0、30、60 min提高显著(P<0.01)。 同一时间点比较,HFS 后 30、60 min 各组 EPSP斜率以及PS幅值与基础值之比,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而表明大鼠皮质LTP诱发呈视觉依赖性,MD可降低剥夺眼对侧视皮质LTP诱发率;EPSP斜率,PS幅值对高频刺激的反应受年龄和异常视觉经验影响,年龄越大,以及视觉经验的异常(单眼形觉剥夺)会降低视皮质对高频刺激的反应。第二组仍采用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各组注药后10、30、60、90 min对基础突触传递水平的影响。给药90 min后,给予视皮层质Ⅳ层高频刺激,观察药物对视皮质Ⅱ/Ⅲ层LTP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浓度天然药物A对基础突触传递水平的影响:在MD对照组和正常组侧脑室给予人工脑脊液(ACSF)后 10、30、60、90 min EPSP 斜率和 PS 幅值并无明显变化,天然药物A随给药时间延长能提高EPSP斜率和幅值,高剂量组更具有显著性。②天然药物A对高频刺激诱导的Ⅱ/Ⅲ层LTP的影响:HFS 30、60 min后,EPSP斜率和PS幅值 MD高、低剂量给药组、正常组高于 MD对照组(P<0.01)。从而表明:天然药物A侧脑室注药能提高MD成年大鼠视皮质Ⅱ/Ⅲ层基础突触传递水平,增强EPSP以及PS幅值,呈剂量依赖性加强HFS对视皮质Ⅱ/ⅢLTP的诱导,提高突触传递效能。

3 结语

神经细胞电生理技术的出现使得高度并行的、自动化的离子通道研究成为可能,它可多点同时进行细胞内信号的测量,并结合多种测量技术研究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目前,微电极神经信号技术已经能够揭示视皮层功能的增宽和眼优势柱的漂移现象,为形觉刺激促进视网膜神经细胞膜学特性成熟提供依据。神经细胞电生理技术的应用为视觉中枢传导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有效方法,并将促进视觉功能的修复和仿生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

M-NEMEA具有微型化、动态化、多参数和实时无损检测的特点,该技术与PCRT结合测量,同时对视神经细胞内外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有助于科研人员更好地研究视觉中枢。将两种技术相结合,通过双通道膜片钳记录与分析神经细胞内外的电信号将对神经细胞电信号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该技术在视觉中枢的基础研究、视觉中枢相关疾病研究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现在关于神经电生理技术在视觉中枢的研究及应用相对比较少,还不能从更深的层次,更直观地解释视觉中枢的相关问题,例如在多通道神经细胞电信号检测时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发放时间、影响因素等,都将成为进一步研究的热点。

[1]成波.极低频磁场发生器的开发及其在神经细胞电生理特性研究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2]宋轶琳,林楠森,姜红,等.纳米铂黑修饰微电极阵列在神经电生理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1):29-32.

[3]林楠森,宋轶琳,刘春秀,等.神经电生理微电极阵列检测系统研制[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33(8):2028-2032.

[4]徐莹,刘清君,蔡华,等.微电极阵列细胞传感器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29(3):161-166.

[5]贺秉军,刘东波,王勇,等.敏感及抗性棉铃虫不同龄期幼虫神经细胞Na+通道电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7(4):111-114.

[6]陈培华,张威,周俊,等.膜片钳芯片技术及其在细胞电生理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7,17(12):1601-1608.

[7]裘晟,董军.中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电生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0):1443-1445.

[8]王宗华,阴正勤,王仕军,等.大鼠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膜学特性[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1):1936-1939.

[9]曾玉晓,陈中山,王仕军,等.培养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形态学与电生理学特性[J].眼科新进展,2006,26(3):171-175.

[10]涂娅莉,刘应兵,张莉,等.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和形态学特性在发育中的变化[J].生理学报,2003,55(2):206-212.

[11]高朋芬,阴正勤,刘应兵,等.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视皮层LTP 的研究[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2002,18(4):699-703.

[12]王昌鹏,阴正勤,秦伟,等.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终止前后视皮层神经元AMPA受体GluR2亚基表达的变化[J].眼科新进展,2008,28(7):481-485.

[13]金洲,蔡一平,李东升,等.大鼠初级视皮层第Ⅱ/Ⅲ层侧向突触联系长时程增强的发育调控[J].生理学报,2009(5):458-468.

[14]孟凯,李延海,谢雯,等.生后早期大鼠视皮层锥体神经元的电学特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5):539-543,54.

[15]秦伟,阴正勤,王仕军,等.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γ-氨基丁酸电流的影响[J].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37-40.

[16]雷迅文,曾贵峰,李晓林.弱视的基础与临床的研究进展[J].眼视光学杂志,2008,10(4):318-320.

[17]邢咏新,赵堪兴.大鼠睁眼前初级视皮层2/3层锥体神经元突触自身稳态可塑性的变化特征[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6):1192-1196.

[18]范惠民,阴正勤,高朋芬,等.双眼形觉剥夺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21):1915-1919.

[19]张卫鹏.发育期大鼠视皮层突触功能活动及脉冲时间依赖的突触可塑性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09.

[20]徐莹,余辉,张威,等.基于MEMS技术的微电极阵列细胞传感器[J].自然科学进展,2007,17(9):1265-1272.

[21]王一男,唐永强,潘璟玮,等.大鼠多通道在体记录[J].生物物理学报,2010,26(5):397-405.

[22]王锦琰,罗非,韩济生.中枢神经元放电的在体多通道同步记录技术[J].生理科学进展,2003,34(4):356-358.

[23]封洲燕,王静.微电极阵列大脑电信号检测技术的进展[J].电子学报,2009,37(1):153-159.

[24]韩尧,汤戎昱,周瑾,等.基于微电极阵列的多通道电生理检测系统的研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2,31(4):214-219.

[25]Tusa RJ,Palman LA,Rosenquist AC.The retinotopic organization of area 17(striate cortex)in the cat[J].Comp Neurol,1978,177(2):213-236.

[26]陈昕,寿天德.用脑光学成像精确测定猫初级视皮层视野拓扑投射关系[J].生理学报,2003,55(5):541-546.

[27]史学锋,赵堪兴,刘虎,等.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21a区神经元眼优势改变[J].眼科新进展,2005,25(1):17-20.

[28]姚军平,吴炎森,祝芹芳.Long Evans鼠初级视皮层眼优势柱可塑性的发育性变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06,3(2):209.

[29]刘虎,赵堪兴,史学锋,等.斜视性弱视猫视皮层17区神经元眼优势及空间特性的改变[J].眼科新进展,2004,24(6):429-431.

[30]谢芳,史学锋,许丽敏,等.猫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双眼整合反应特性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1,29(6):485-488.

[31]徐鹏景,叶翔,周逸峰.猫外膝体细胞对二阶信号刺激的时间反应特性[J].科学通报,2007,52(11):1274-1279.

[32]丁娟.天然药物A对单眼形觉剥夺大鼠视皮质突触传递效能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可塑性皮层神经元
甲基苯丙胺改变成瘾小鼠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超声刺激小鼠伏隔核后c-Fos蛋白及结构可塑性改变的实验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扣带皮层结构和灌注变化
急性皮层脑梗死的MRI表现及其对川芎嗪注射液用药指征的指导作用研究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认知的发展及衰退模式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