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防治研究

2014-01-25 05:31王彩霞张国兰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阿奇胃肠道霉素

王彩霞 张国兰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儿科,264309)

·综述·

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防治研究

王彩霞 张国兰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人民医院儿科,264309)

本文就如何防治阿奇霉素引起的胃肠道反应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借鉴参考。

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防治;综述

阿奇霉素在儿科应用广泛,但在应用过程中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少数患儿因不能耐受甚至被迫终止用药,给疾病治疗带来困难,国内临床医师针对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采取了很多治疗措施。本文就国内常用的减少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治疗方法简要综述。

1 胃肠道黏膜保护剂

1.1 蒙脱石散 由双四面体氧化硅、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多层结构,并有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并能通过与黏膜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蒙脱石散入胃后,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均匀保护膜,加强了胃黏膜屏障,从而缓解阿奇霉素的胃肠道反应。国内应用蒙脱石散治疗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报道较多,如张元明[1]对150例静脉应用阿奇霉素中的80例患儿在输液前30 min给予蒙脱石散口服,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观察组(80例)3.75%,低于对照组(70例)的1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洁维乐 主要成分为磷酸铝凝胶,是一种中性缓冲剂,通过磷酸铝与胃酸混合后即游离成铝离子和磷酸根,后者与氢离子迅速结合使胃内pH值升高,并维持在3.5~5.0达数小时,从而抑制胃酸活性,服用洁维乐还可使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肠黏膜覆盖一层保护性薄膜,其作用类似生理薄膜,保护消化道壁,对抗过多的胃酸侵蚀及阻止消化液的消化作用,其辅助成分琼脂和果胶的结构与天然黏液相似,在胃内形成黏液层代替胃黏液,起到局部保护、收敛、吸附毒素作用,从而阻止阿奇霉素引起的肠壁变态反应,抑制腺体分泌,减轻阿奇霉素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减轻对肠黏膜的刺激。王森等[2]对184例静脉应用阿奇霉素的92例患儿输液前30 min给予洁维乐口服,观察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6例,低于对照组的73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姚联珠[3]应用铝碳酸镁防治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2 中医、中药治疗

2.1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 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是猴头菌经深层发酵的菌丝体提取所得浸膏制成,含有多糖、肽、氨基酸等,其主要成分猴头菌多糖可增加胃酸分泌,稀释胃酸,促进黏膜再生,其甾醇类化合物尤其是麦角甾醇具有抗炎、抗癌作用;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所含的多糖、多肽可增强胃黏膜上皮细胞对H+的防御功能,同时可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能保护消化道,对抗过多胃酸侵蚀,阻止消化液的自身消化及保护胃黏膜,从而减少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喻宁芬[4]对51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26例患儿首次静脉滴注前30 min给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口服,25例第2次静脉滴注前30 min给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口服,剂量相同,两种方法给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后发生胃肠道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胃肠安 由木香、沉香、檀香、麝香、大黄、厚朴、川芎等中药组成,其中木香、沉香,调中宜滞、理气止痛;麝香、檀香,芳香醒脾、温中止痛;大黄、厚朴,燥湿、行气导滞;川芎,活血化淤、行气止痛;诸药合用,以奏芳香化浊、理气止痛、健胃导滞之功效。杜凤臣[5]对160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中的80例患儿在静脉滴注前30 min给予胃肠安口服,其余2次饭前服用;对照组先给予5%葡萄糖静脉滴注,然后将维生素B650~100 mg加入其中静脉滴注,5 min后再加入阿奇霉素;研究发现,观察组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的57.5%,两种方法应用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耳穴压籽法 是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取胃穴、食管穴、贲门穴及皮质下穴,并辅以小肠、神门、肝等配穴,以理气宽中、降逆止呕,诸穴相配起到止痉解痛、消除呃逆、镇静止呕的目的。陈孝利[6]利用耳穴压籽法对60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中的30例患儿在静脉滴注前数分钟,两耳同时粘贴,并按压2~5 min,至所压耳穴出现胀痛感,以后每隔30 min按压15下,直至输液完毕后15 min;对照组在阿奇霉素中加入维生素B6同时静脉滴注,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为96.7%,优于对照组的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其他 全燕[7]对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患儿给予开胃健脾饮口服,朱衡[8]对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患儿给予枫蓼肠胃康颗粒口服,杨敏莲等[9]应用腹部按摩结合艾炙足三里穴、梁宏等[10]应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敷脐部、李雪青等[11]应用沙棘干乳剂口服、张和会等[12]通过按摩内关穴、刘秀红[13]应用皮肤导入穴位给药、谷晓玲等[14]采用健脾和中的综合护理方法、肖琦等[15]利用中药于神阙穴贴敷等方法防治小儿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3 解痉、抑酸、维生素等药物治疗

徐荣[16]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加用山莨菪碱,可明显减轻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唐召秋等[17]发现,应用西咪替丁或蒙脱石散均能较好地减轻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毛陵勇[18]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加用维生素B6并与加用654-2和碳酸氢钠比较,发现维生素B6减轻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效果更佳。王灿东等[19]发现,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时加用维生素K1能明显减少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4 其他

如减慢初始滴速[20]、嚼口香糖[21]、吃山楂类食物[22]等都能有效减轻阿奇霉素所致的胃肠道反应。

5 小结

阿奇霉素为新一代半合成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达到抑菌作用,尤其对肺炎支原体疗效良好。因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发病率的升高,使阿奇霉素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且阿奇霉素能够抑制肾移植后环孢素所致的牙龈增生、减轻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疗效[23];同时阿奇霉素在治疗伤寒、脑囊虫病、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24]。阿奇霉素具有半衰期长(仅需1次/d给药)、无需皮试、血药浓度高、体内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但因具有胃肠道反应的副作用,常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笔者综述多种减少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方法,以便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借鉴参考。

[1] 张元明.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9,15(6):49-50.

[2] 汪森,卞新南,薛雪.洁维乐对儿童阿奇霉素胃肠道副反应的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1):5114-5115.

[3] 姚联珠.铝碳酸镁预防阿奇霉素致小儿胃肠道反应效果观察[J].药学实践杂志,2009,27(2):122,136.

[4] 喻宁芬.猴头菌提取物颗粒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3):309-310.

[5] 杜凤臣.胃肠安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81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0):1794-1795.

[6] 陈利红.耳穴压籽法治疗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09,8(3):179-180.

[7] 全燕.开胃健脾饮防治静滴阿奇霉素的胃肠道不良反应[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3):301-302.

[8] 朱衡.枫蓼肠胃康用于防治小儿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3B):34-35.

[9] 杨敏莲,麦淑珠.腹部按摩结合艾炙足三里穴减轻阿奇霉素胃肠反应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9,6(9):10-11.

[10] 梁宏,刘东.复方丁香开胃贴配合阿奇霉素静点减少小儿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9):89.

[11] 李雪青.沙棘干乳剂防治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致胃肠道不良反应临床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3,9(3):21-22.

[12] 张合会,郭秀林.按摩内关穴缓解阿奇霉素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9):35.

[13] 刘秀红,胡英.脉冲皮肤导入穴位给药防治阿奇霉素致胃部不适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124-125.

[14] 谷晓玲,元新.健脾和中的综合护理缓解小儿输注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8):1713-1715.

[15] 肖琦,孙亚峰,张小梅.神阙穴贴敷防治小儿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4):270.

[16] 徐荣.山莨菪碱防治阿奇霉素的副作用观察[J].大家健康,2012,6(3):12-14.

[17] 唐召秋,王素云,姜瑞英,等.西咪替丁、蒙脱石散防治阿奇霉素胃肠道不良反应临床观察[J].首都医学,2009(6):48-49.

[18] 毛陵勇.维生素B6、654-2、碳酸氢钠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效果的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9):30-31.

[19] 王灿东,郭宏敏,刘丹.维生素K1减少阿奇霉素静滴副作用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7):6590-6591.

[20] 梁玉珊,杨华,蒙小茗.减慢初始滴速预防阿奇霉素主要不良反应的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26):49-50.

[21] 张寅凤,周玲,任国英.嚼口香糖减轻阿奇霉素致胃肠道反应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11):73-74.

[22] 杨淑霞,王新彩,王志新,等.山楂类食物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副作用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175-176.

[23] 程书权,张富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儿科疾病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5,20(4):248-252.

[24] 李春兰.阿奇霉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1,4(8A):152-153.

1672-7185(2014)03-0030-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3.016

2013-10-31)

R97

A

猜你喜欢
阿奇胃肠道霉素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桑叶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阿奇,出发
D-柠檬烯对衣霉素诱导的胰腺MIN6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核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