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2014-01-25 21:11张培峰王媛媛蔡楚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星形上皮免疫组化

张培峰王媛媛蔡楚伟

(1.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515031;2.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张培峰1王媛媛2蔡楚伟1

(1.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515031;2.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诊断与治疗的现况及进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4年2月收治并手术切除的6例病理确认的DNT患者,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术中所见及术后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结果、随访情况。结果 DNT常见于年轻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典型的影像学改变是皮质内边界清楚、多发结节样或脑回样病变,无占位效应和周围水肿,CT多呈低密度改变,磁共振(MRI)共性特征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病变无增强,有时与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神经节神经胶质瘤难以鉴别。显微全切除DNT是可行的,且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满意。结论 DNT多为癫痫起病的年轻患者,外科手术可治愈,且术后不需放化疗。多数患者术后近期癫痫缓解率高。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癫痫;外科治疗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少见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混合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将DNT定为Ⅰ级,属良性肿瘤,由于DNT被认识较晚,且发病率较低,故在国内尚未引起重视。现将近4年以来收治的6例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手术治疗的DNT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5~19岁,平均18岁。

1.2 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查 所有患者均为难治性癫痫来诊,其他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术前脑电图均异常脑电图。

1.3 术前影像学检查 头颅CT为低信号病变。头颅磁共振(MRI)为等T1、长T2信号影,无增强,无占位效应,病灶边界清晰,周围无水肿,无强化。

1.4 术前长程脑电图(EEG) 术前EEG均示中度不正常脑电图。

1.5 病理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 组织标本经3.7%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5 mm厚连续切片,常规脱蜡入水后,用单克隆I抗ABC法标记突触素(SYN,1∶15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200)、二聚性钙结合蛋白(S-100,1∶200)、神经微丝蛋白(NF,1∶200)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1∶200),所有单抗均购自美国Santa Cruz公司,ABC药盒购自美国Vector公司。每种免疫组化染色均设阳性和阴性对照。

2 结果

2.1 显微镜下大体形态学 6例病变均位于皮层内,实性组织,呈胶冻状均质病灶,肿瘤边界清楚,质地稍韧,血运不丰富。

2.2 术后组织学表现及免疫组化 低倍镜下病变区呈疏松网状,可有较多微囊腔形成。高倍镜下在淡粉染的浆液性渗出区内可见漂浮的肿瘤性神经元,由轴突表面被覆S-100(神经元+)、Sy(神经元+)、ChromograninA(神经元+)、NSE(神经元+)、GFAP(星形细胞+)、Vimentin(星形细胞+)、K67(1%)。

2.3 预后 术后患者均癫痫控制良好,所有患者均长期服用“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病情控制良好。术后未行放、化疗。随访1~36月,MRI证实无肿瘤复发,患者正常工作及生活。

3 讨论

DNT最早见于Koeller等[1]报道,1993年被WHO脑肿瘤分类修订版归类于神经元和混合神经元与神经胶质起源肿瘤。迄今为止,DNT确切发病率的报道尚少。Rosemberg等[2]统计显示,DNT占全部神经上皮起源肿瘤的0.63%,在<20岁年龄组占全部神经上皮起源肿瘤的1.2%。本组平均发病年龄为18岁,男女比例为2∶1,与文献报道接近。

DNT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难治性癫痫,绝大多数呈复杂部分发作,一般无神经功能缺损,少数患者以急性颅内出血起病。DNT系幕上皮质内良性病变,颞叶最多,其次是额叶,顶枕叶较少[3]。本组6例均位于幕上,颞叶占50%,额颞叶占16.7%,顶叶占33.3%。

DNT典型的影像学改变是皮质内边界清楚、多发结节样或脑回样病变,无占位效应和周围水肿,CT多呈低密度改变,MRI共性特征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DWI信号略高于脑脊液,以此与囊性病变鉴别。

DNT的大体病理特点为皮层内多发性结节,既可是边界清楚的实性结节,也可是黏液样均质病灶或细胞巢,结节内可发生囊性变,在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交界区存在皮质发育不良区。复合型DNT组织成分复杂,组织形态学上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及某些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非常相似,易混淆。故免疫组化检测是鉴别DNT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某些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非常有用的参考指标。

正确诊断DNT能够免除放疗和化疗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其诊断需考虑如下因素:①癫痫部分性发作,继发或不继发全身大发作,起病<20岁;②无神经功能缺损或先天缺陷;③MRI上病变区皮质结构清晰可见;④影像检查无占位效应。

总之,DNT是一种良性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无需放疗和化疗。

[1] Koeller KK, Qillion WP. 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s: MR appearance[J]. AJNR, 1992, 13(5): 1319-1325.

[2] Rosemberg S, Vieira GS. 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 Anepidemiological study from a single institution[J]. Arq Neuropsiquiatr. 1998, 56(2): 232-236

[3] 翟锋,栾国明.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0,20(15):52-54.

1672-7185(2014)12-0060-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2.034

蔡楚伟

2014-01-06)

R739

A

猜你喜欢
星形上皮免疫组化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转化体内诱导研究进展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字形”快速突破“星形”角度问题
盐酸法舒地尔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