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014-01-25 09:41谢郁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创造性音乐思维

谢郁

音乐是小学教育中陶冶学生情操的一门重要的课,其作用是教给学生如何正确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音乐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心理特征,充分挖掘学生的音乐创作潜能,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如节奏游戏、即兴哼唱等来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音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教学半径,把音乐教育禁锢于固定的区域,使学生常常处于一个被动地位,创新意识和热情都受到极大的抑制。随着小学音乐新课标的改革,在音乐课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教学目标。创造性思维是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突出表现莫过于音乐创作,但是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去培养专业的作曲家,而是通过音乐去启动学生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二、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积累一定知识和经验,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当孩子们用七巧板拼动物图形的时候,如果他们没有见过动物,那是怎么也拼不出来的。同样,音乐也是如此。对音乐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例如,知道如何打节拍,明白曲目的节奏,以及视唱;具备一定经验基础,例如,具有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能力,这些是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就谈不上培养音乐方面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教学中会存在一些感觉普通、五音不全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老师就需要增加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方面传授,并且老师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面获得发展。例如,节奏作为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可以让学生掌握一些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为主,慢慢引入八分音符、前十六、后十六、附点音符及其切分音符;旋律从“3、5、6”三音的创编开始,慢慢过渡到“6、7、1、2、3、4、5”七个音律的创编。

2.创设思维空间和引发创造

声乃人之情也,一个毫无感情的人是无法发出悦耳的声音的,人的心理状态也会直接作用在器官上面。因此,教师在声音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从简到繁,从易到难,慢慢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发声练习曲5 3 1|5 3 1|在做跳音的练习时,可以通过拍皮球的游戏,让学生亲自拍。

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于任何事物都感兴趣,总想亲自去体会,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和看问题的方式与低年级不一样。例如,教师拿几件简单的打击乐器,请学生观察后自己做一件打击乐器,于是学生们利用竹筒、竹板、酒瓶和易拉罐等做成了各种各样形状的打击乐器。

3.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动力之一,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或者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音乐故事来感动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例如,《卖报歌》的由来,是因为聂耳在战乱的街头看到了卖报纸的小毛头,他对这些报童产生深深的同情,从而萌生了要专门为报童写一首歌的愿望,于是就有了这首歌。再如,音乐家马可面对着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深深感受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从而写出了《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作品。

4.积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就是要学生由已知探求未知的思维方法。

例如,小学五年级欣赏教材《童年》一课,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初听、分段听、复听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旋律的内在表现及意境,这样学生往往很难把握欣赏内容的含义。老师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引导,通过展示海南岛的美丽风光,再以听与视的教学方法,按照不同的音乐意境显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联想很快将音乐中的主人公用语言进行编排,这样学生以丰富的想象力抓住音乐的表达。

三、结束语

总之,通过音乐教学,将音乐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从中接受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性音乐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