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公立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

2014-01-26 09:05
东南亚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外国马来西亚留学生

邵 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 北京 100089)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公立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

邵 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 北京 100089)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有效补充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发达程度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其中包括独具特色、灵活开放的私立高等教育。在近几十年时间里,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在多方面因素的促进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公立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研究它的发展历程,总结它的特点与成因,有利于促进中马双方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教育领域的交流,有利于我们思考如何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产业化和法制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中马两国交流古已有之,近年来交流和合作更是全方位展开。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马来西亚,把两国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合作与交流前景更加广阔,其中包括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马来西亚国家教育体制下的教育机构主要由公立教育机构及私立教育机构两大部分组成。私立教育是指由私立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的教育。私立教育机构是非政府组织和机构,完全由私人出资办学,对国内各族学生及外国留学生开放。私立教育机构是国家整体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政府为发展教育事业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

马来西亚的私立教育,包括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各个层次。从独立初期1957年和1961年的两项注册法令,到1971年的大专法令,再到1995年教育法令和1996年的四项大专法令,都与私立教育的发展有关。按照这些法令提供的教育等级,马来西亚的私立教育机构可以分为私立基础教育机构(PES)和私立高等教育机构 (PHEI)。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机构可分为两大组成部分:(1)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国立大学、国立学院、国立高等研究院等;(2)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私立大学、私立学院、外国大学分校。据马来西亚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马来西亚现有公立大学20所,工艺学院、社区学院和培训中心92所。获政府批准建立的私立大学外国大学分校有60 所,私立学院357 所[2]。

一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及其发展历程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为学生提供取得学历证书和学位的高等教育,在为本国各族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马来西亚《1996年私立高等教育法》规定,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机构所申请的等级 (即学校的等级,如大学或学院等),须经国家教育部审核批准。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别如下:

(1)私立学院:有资格颁发学历证书和毕业文凭,并可通过一所大学颁发学位。

(2)私立大学:有资格颁发本大学任何等级的学位 (如学士、硕士、博士等)。

(3)外国大学分校:有资格颁发本大学的课程学位[3]。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整个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从整体来看,经历了初始、成长、发展和调整四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

马来西亚的私立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初期,马来亚大学是当时马来西亚国内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漫长的英国殖民统治给马来西亚社会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其高等教育也基本沿袭英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采用英文为教学媒介语,以精英教育为主,数量少,规模小。当时私立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无法进入政府学校的学生提供一个获得高等学历的途径。

(二)成长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迅速发展,马来西亚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并且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政策,马来西亚整个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日趋规范化的体系,私立高等教育此时在提供大学预科课程教育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80年代,真正意义上的提供学历文凭的私立高等教育正式出现,招生的对象主要是不能进入政府大专院校求学的中学毕业生。这时候的私立高等院校从数量和规模上来讲,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学生数量也不多。

虽然高等教育包括私立高等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当时的高等教育仍然存在着招生量过少的问题,每年被录取入大学的人数不足申请人数的1/3[4]。同时,作为当时的“新经济政策”的一部分,马来西亚在教育上实行“固打制”①“固打”是从英文单词“quota”音译而来,根据《牛津高级双解词典》的解释,quota的含义为“定额、配额、限额”。。“固打制”要求大学的学生人数必须反映种群的分布,给马来西亚土著学生提供各种优惠与协助,设立专门招收马来人的大学及学院,规定各级学校必须以马来语教学。这就造成了一大批完成中学阶段学习的学生,其中包括大量的华人和印度人无法进入大学,导致当时大量的马来西亚学生留学海外[5]。

除了极少部分进入公立高等院校的学生之外,大量因各种原因无法出国留学的学生进入了当时的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但是,在这一时期,民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包括对私立高等教育的需求与现存的高等教育的招生数量过少,以及固打制的限制所产生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高速发展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为了满足“2020宏愿”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力求把马来西亚发展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教育中心,马来西亚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来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增加财政投入,实行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改革。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包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6]。

为了增加高等教育的机会,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及批准私立高等院校开办“双联课程”。这一政策极大地刺激了当地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私立高等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设立。这些课程一开始均以“2+1”方式进行,即两年在国内私立高等院校修读课程,第三年的课程在国外的相关大学完成。随后政府又于1998年及1999年先后批准10所和9所私立高等院校以“3+0”的方式开办大学“双联课程”,即让有关学生最后一年的大学课程也在马来西亚国内完成。

根据1995年马来西亚官方的统计,当时全国私立高等院校共计有280家,其中提供资讯科技课程的有86所,就读学生共有33,491人;工程技术的有38家,就读学生共有24,579人;而医学的共有3家,就读学生共计354人[7]。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真正蓬勃发展并纳入政府管理轨道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原计划供子女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在经济方面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在这种背景下,马来西亚教育部通过立法,鼓励和支持私人出资,建立高等教育院校,来缓和国内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院校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1999年6月,在全马建立起来的私立高等院校已增至576家,比起1995年的280家,增长率超过100%。在私立高等院校执教的讲师共计7330名,而就读学生有215,850人[8]。然而由于学生人数激增,私立高等院校还是供不应求。仅1999年8月,马来西亚教育部就接到了193封申请开办私立学院和大学的申请书。到2004年,私立高等院校的数量增加至652所,其中的79所向学生提供“2+1”或 “3+0”课程[9]。这一时期的私立高等院校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招生规模上都远远超越了公立高等院校。

(四)规范调整阶段

20世纪末,急剧膨胀的私立高等教育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让马来西亚政府意识到了规范私立教育的重要性。相对宽松的准入制度让当时很多大大小小的私人企业涌入私人高等教育领域,造成私立高等院校良莠不齐的状况,严重影响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声誉,违背了政府努力把马来西亚建设成为国际教育中心的初衷[10]。同时,过于迅猛的增长也使当时的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出现了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管理松懈、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等一系列问题。为此,马来西亚政府出台了《1996年私立高等教育法》,并先后设立了私立教育部门(the Department of Private Education,简称DPE)和国家学术鉴定局 (LAN)来管理和规范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11]。无论是私立大学还是私立学院都必须在这两个机构的监管之下。这些政策和法规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并监督私立教育尤其是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为了整顿当时私立教育的一些混乱局面,马来西亚政府还取缔和处罚了一批不合格的私立教育机构。在一系列规范调整的举措之后,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相对规范的发展时期[12]。

图1 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新入校学生数量对比 (2009—2011年)

图2 公立、私立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量对比 (2009—2011年)

图3 公立、私立高等教育新毕业学生数量对比 (2009—2011年)

图1、图2、图3分别是2009—2011年马来西亚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在学生数量上的对比图。从这三张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2009—2011年这三年中,私立高等院校从新入校学生数量、在校学生数量和当年毕业生数量这三方面都与公立高等院校旗鼓相当,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了公立高等教育。

二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特点

在马来西亚政府的努力和规范管理下,私立高等教育逐步走上了独具特色、灵活开放的发展道路,不仅成为马来西亚整个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公立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

(一)借助外力,将“双联课程”发展成为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

双联课程是由马来西亚本地私立高等院校与外国大学或者是跨国高等教育集团签署正式合约后开设的课程。其学位课程教学的一部分在马来西亚私立高等院校完成,而后期部分的教学内容则在国外大学完成,即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著名大学的部分课程或全部课程转移至马来西亚分校或者合作学校完成。学生在毕业时可以获得由这些发达国家著名大学颁发的学历文凭和学位证书,并为国际承认。这一特色在不同的学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拓展,因此各个学校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3]。

其中创办于1986年的英迪学院 (INTI College),目前已发展成为在马来西亚拥有5所院校、在国外设有5所分校的英迪国际教育集团 (INTI International Groups of Colleges)。英迪学院提供学历证书、文凭以及学位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报读“3+0”课程,在英迪完成所有课程,即可获得外国合作伙伴大学的学士学位文凭。学生可以选择报读的课程包括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学士学位课程、证书与文凭等级的工程和电脑课程,以及在英迪修读美国大学的学分转移课程[14]。

在私立高等院校学习的学生还有机会选择报读世界知名大学,例如:英国的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和赫尔大学 (University of Hull),澳大利亚的阿得雷德大学 (University of Adelaide)和新南威尔士大学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新西兰的林肯大学 (Lincoln University),美国的普渡大学 (Purdue University)、维吉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rginia)以及爱荷华州立大学 (Iowa State University)等。

(二)大公司及私立财团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纷纷投资创办私立高等院校

除了这些多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的私立学院之外,为了加强各大学竞争能力,提高学术素质,配合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需求,落实输出教育的目标,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到马来西亚留学深造,马来西亚政府还批准建立了多所私立大学[15]。这些私立大学大都以大公司及私立财团为背景,具有雄厚的资金。例如,建立于1997年的国油理工大学(Petronas Technology University)由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 (Petronas)资助,目的是通过把工业实践与最好的学术教育结合,培养出可以对国家工业化发展做出贡献的理工专门人才。财力雄厚的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是东盟国家惟一被列入全球财富500强的公司。国能大学 (Tenaga National University)是国家能源公司 (Tenaga Nasional)旗下的一所私立研究型综合大学,也是马来西亚首批成立的私立大学之一,主要开设高质量的工程学、会计学、工程咨询和商业管理课程。

(三)办学模式多元化,私立高等教育逐渐向跨国模式发展

据马来西亚教育部2011年统计数据,马来西亚政府共批准了4所外国大学在马来西亚开办分校,但是这些大学必须是在受到马来西亚政府邀请之后才有资格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16]。这4所外国大学分别是:澳大利亚莫纳斯大学 (Monash Uni-versity)和斯威本科技大学 (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英国的诺丁汉大学 (University of Nutingham)和纽卡斯尔大学 (Newcastle University)。

在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初期,大部分私立高等院校以提供大学预科教育,或者是提供单一课程为主。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大量资金的投入,整个私立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这些私立高等院校逐渐发展为提供综合课程的高等院校,私立高等教育逐渐向跨国模式发展。马来西亚私立高等院校的课程已经与许多发达国家,例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高等教育课程相联系,课程设置也从单一型向学分转换、双联课程、多样化综合课程转变,并且获得了外国大学的认可。

三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中的留学生情况

马来西亚发达的私立高等教育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留学生。马来西亚便利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文化、优良的教育资源、英语的广泛使用和相对便宜的学费及生活成本,使得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来到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多沿袭欧美高等教育体制,拥有比较完善的“双联课程”。众多留学生选择来马来西亚留学,不仅可以学习马来西亚的课程,同时还能够通过“双联课程”学习欧美国家的课程,拿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文凭,并且这些文凭均获得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马来西亚留学成本较低,学费和生活费相对低廉,据目前的情况分析,在马来西亚攻读学士、硕士学位的费用仅为英国的1/4。在花费较少的情况下,取得的学位能获得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全部英联邦国家的承认,因此在马来西亚留学的性价比比较合理。

同时马来西亚又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伊斯兰教国,与中东的许多伊斯兰教国在宗教和文化上有着很多的共同点,吸引了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大量中东学生前来求学。

虽然马来西亚的私立高等教育一开始以其双联课程、学分转换、获得发达国家大学文凭来吸引留学生,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其私立高等教育对自身教育品质的培养和提高。在马来西亚政府致力建设“具有世界教育水平的国际教育中心”、“亚洲首选留学国家”、 “区域和国际教育中心”的努力下,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双联课程已经不再是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主要竞争力,而是成为其自身的附加优势,吸引着更多的留学生来到马来西亚。

在进入21世纪前,前往马来西亚的留学生绝大部分在马来西亚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就读。虽然在2001年之后,马来西亚各公立大学逐步向外国留学生开放了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留学生在公立大学的人数逐年上升,但是据最新资料统计,仍然有将近70%的留学生分布在马来西亚300多所私立高等院校中,而近30%的留学生则在各公立大学,其构成如图4所示。

图4 2010—2012年马来西亚公立、私立高等教育留学生数量对比

图4充分表明,在吸引外国留学生方面,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始终领先于公立高等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四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在近十几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和发达程度令人惊叹。它所取得的成功及形成的自身特色与国内外的一系列因素是分不开的。

(一)公立高等教育资源不足。

20世纪,总人口2300万的马来西亚却仅有16所公立大学,根本无法满足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高等院校入学考试采取的“固打制”与“绩效制”使得国内各民族均有不满,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民族矛盾。为缓和国内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院校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马来西亚教育部出台了《1996年私立高等教育法》,鼓励和支持私人出资,建立高等院校。这一系列法令的出台,规范了私立高等院校成立的手续和步骤,保证并促进了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二)金融危机导致国内高等教育的市场需求显著增加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风暴,对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经济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许多原本打算供子女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家庭遇到了很大的经济问题,无法承担国外 (主要发达国家)的巨额学费,因此纷纷把视线转回国内,希望在马来西亚本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就给本来就很紧张的高等教育资源造成了空前的压力。尽管很多公立大学都纷纷扩招,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为此马来西亚政府积极鼓励大力发展私立高等教育,来对超负荷的公立教育进行补充。在这段时间里,私立高等教育为那些不能考入政府高等教育学府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选择机会,从而受到大众的欢迎。

(三)积极开放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外国资本投资高等教育

自20世纪70年代末马哈蒂尔任总理开始,马来西亚的经济由高速增长的8%回落至4%,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相对低谷。而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又对马来西亚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使得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以往相比明显不足。在经济低迷、财政收入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为了改善当时国内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无法满足教育需求的局面,马来西亚政府一方面着手建立新的公立大学,努力扩大原有公立大学的招生规模,另一方面则放宽以往对私立教育的限制,采取开放的高等教育政策,利用社会上闲散资金的巨大力量发展本国高等教育[17]。同时,马来西亚政府开放马来西亚的高等教育市场,积极利用外国资本,吸引外国大学来马来西亚开设分校。这一政策不仅丰富了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内部结构,同时也提升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化程度。

(四)通过宽松的留学政策、便利的生活、英语的广泛使用及兼容并蓄的多元社会文化吸引外国留学生

马来西亚一直以来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增长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能够为前来留学的外国学生提供相当的生活便利。同时马来西亚政府一直以来相对宽松的留学签证政策也吸引着大量的外国留学生把马来西亚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中心,历来为东西方交流的交通要塞。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民族构成极其丰富。在国语为马来语的基础上,马来西亚三大民族马来族、华族、印度族分别大量使用本民族语言马来语、汉语和泰米尔语;同时,马来西亚曾经是英国殖民地和英联邦国家,英语是其全国通用的官方语言,这就使得来自中国、印尼、印度及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在语言上没有太多的障碍。另外,马来西亚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伊斯兰教国,这也吸引了同样信奉伊斯兰教的大量中东学生前来求学。

(五)政府的大力监管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同样离不开政府的大力监管。政府通过立法及设立对口管理部门确保了私立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提升了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

五 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

由于各种历史及当代的原因,马来西亚的私立教育形成了其独有的特色,私立教育特别是私立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及取得的巨大成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但是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对于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来说,来自公立高等教育及其周边国家的竞争正在减缓其发展速度。马来西亚政府在预算方面对于公立高等教育的绝对倾斜,使得公立高等院校从数量和招生规模上都得到迅速的发展,分流了相当一部分本地生源。同时,2001年以前不对外国留学生开放的各公立大学,现在不仅每年扩大国内招生规模,同时也利用其优良的教学条件和优秀的教学质量,吸引外国留学生前来学习。自2001年以后多所马来西亚公立大学逐步向外国留学生开放了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并且逐年扩大对外国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对外国留学生开放的公立大学和专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外国留学生在马来西亚各公立大学的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虽然从整体来看,各私立高等院校的学生人数仍在增加,但是由于近年来大量外国留学生前往马来西亚公立大学学习,私立高等教育在吸收留学生方面的速度已经逐渐放缓。但是无论是从本地学生还是外国留学生数量来讲,仅有的20所公立大学远远无法满足国内外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数量众多的私立高等教育机构仍然在满足本地高等教育需求以及马来西亚建设“区域和国际教育中心”的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马来西亚公立高等教育的有效补充。

【注 释】

[1][3][9]周一文: 《颇具特色的马来西亚私立教育及启示》,《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2]Perangkaan Pengajian TinggiMalaysia 2012(《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统计2012》),Putrajaya:Kementerian Pengajian TinggiMalaysia,2013,pp.2 -68.

[4]黄建如:《试析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外国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5]洁安娜姆、洪成文:《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6]黄建如:《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南洋问题研究》2009年第4期。

[7]Laporan Tahunan(马来西亚教育部《1995年年鉴》), Kuala Lumpur:Kementerian Pendidikan Malaysia,1996,p.49.

[8] [11]岑劲霈: 《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跨国模式——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民办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10] Tan Aimei,Malaysia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Globalization,Privatiz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Marketplaces,UK:ASEAN Academic Press Ltd.,2002.

[12]卢华、王毅、张晓青: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研究——以马来西亚私立高等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为例》,《职业教育》2013年第1期。

[13]张兴:《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问题及对策》,《江苏高教》2002年第1期。

[14]邵颖: 《欣欣向荣的马来西亚私立教育》,张西平、白湻主编《亚非研究》第3辑,时事出版社,2009年,第529页。

[15]曾娇:《马来西亚私立高校国际教育合作经验及启示》,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1期。

[16]周玉红、张应龙:《当代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留学生的主要特点》,《东南亚研究》2007年第1期。

[17]李毅: 《蓬勃发展的马来西亚私立高等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Malaysia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An Effective Complement to Public Higher Education

Shao Ying
(Schoo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Beijing 100089,China)

Malaysia;Private Higher Education;Effective Complemen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Malaysia is among the bes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including its unique,flexible and ope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In recent decades,the Malaysian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in the promotion of various factors,has made rapid development and become an effective complement to public higher education.Studying of its development process,summarizing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could help us to think about how tomak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and help to promote further education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Malaysia on the basis of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sides.The study also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industrial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G649.338

A

1008-6099(2014)02-0061-06

2013-12-30

邵颖,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讲师。

北京市支持中央高校共建项目——青年英才计划 (FFF061007)

【责任编辑:吴宏娟】

猜你喜欢
外国马来西亚留学生
有你在可真好呀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外国公益广告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
闺蜜之旅 游走马来西亚
感受马来西亚的高效急救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