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强制免疫存在的问题

2014-01-27 02:46马建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年1期
关键词:副反应针头口蹄疫

马建新

(甘肃省肃南县皇城农牧技术服务站,甘肃张掖 734031)

应用安全有效的疫苗进行预防是目前控制和扑灭口蹄疫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皇城镇从2000年开始,对牛、羊全面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效果理想。但强制免疫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1 疫苗保存

1.1 疫苗运输

疫苗应于2℃~8℃下冷藏运输,并要求包装完好,防止瓶体破裂,途中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温。目前,皇城镇农技服务站没有冷藏车,都是用一般车将疫苗运送到各管片。在春秋防疫期间,可能会遇到冷热天气,有时防疫人员用摩托车运输疫苗,颠簸这家到那家,易造成疫苗瓶震荡,疫苗破乳、瓶体破裂,疫苗的保存温度难以控制,影响疫苗质量。

1.2 疫苗保存

疫苗应保存在2℃~8℃的冰柜或冰箱里。镇站只配有一台冰箱,片上没有冰箱,不能确保低温保存;特别是高温季节,其保存的疫苗效价会大大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1.3 疫苗使用

目前,农技站对口蹄疫的免疫注射委托专业兽医和村防疫员实施。但是由于各村的牲畜饲养量较大,使用的疫苗数量大且无法采用相关保温措施,在春秋实施口蹄疫免疫注射时,村级兽防员往往一次性将疫苗领回,一般在15 d内才能完成防疫任务,在无冷藏设施的情况下,注射的疫苗几乎是效价低或失效的。

2 疫苗注射操作

2.1 注射器和针头

按正规操作,使用前注射器和针头必须高温煮沸消毒,做到一畜一个针头、一院一具煮沸过的注射器。吸取稀释疫苗的针头要专用,切忌用注射过的针头抽吸稀释疫苗。但在实际操作中,面对几十万头只的牲畜,也没法做到每个畜只用一个针头。

2.2 疫苗检查

检查外包装是否清洁完好,瓶盖是否松动,瓶体是否有裂损,疫苗是否破乳或分层,是否在有效期内,这些基本操作常识,每个专业人员都能做得很好。

2.3 动物的健康检查

看神态,量体温。保证疫苗只能接种健康家畜。病畜、乏弱畜和多胎母畜不应注射疫苗。

2.4 注射剂量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疫苗为口蹄疫病毒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注射剂量按说明书:牛颈部肌肉注射,2 ml/头,羊后肢肌肉注射,1 ml/只。部分兽医人员偷工减料,有的吸取剂量不足,有的虽然吸取剂量足,却因打“飞针”漏失药液,更有甚者怕出现疫苗副反应,通过减少剂量作应付,结果均未达到免疫剂量,没有免疫效果。

2.5 注射方法

吸取疫苗前,应将疫苗充分混合均匀,疫苗瓶上应固定一消毒过的针头,上覆盖酒精棉球。注射部位用碘酊棉球由内向外环形涂擦消毒。对猪、牛、羊作适当保定,于猪耳根后、牛肩前的颈部、羊颈上部肌肉注射,确保疫苗足量注射到肌肉内,严禁疫苗注射打“飞针”。

3 免疫毒副作用

3.1 牛免疫毒副作用

据调查,奶牛注射口蹄疫苗的毒副反应率达11.2%,耕牛的副反应率达1%。牛的副反应症状:停食或减食1~2 d,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39.7℃~40.5℃。奶牛注射疫苗后,3 d内有减奶现象,怀孕奶牛个别因应激导致流产。2007年,皇城镇奶牛注射口蹄疫苗发生副作用死亡1头,流产4头。

3.2 绵羊免疫毒副作用

据调查,绵羊注射口蹄疫苗的副作用率达4.3%。主要症状:减食,精神较差,一般在1~2 d内恢复正常。近几年,各村在春秋注射后,都有个别死亡的。

4 免疫程序

牛羊免疫程序:犊牛、羔羊在4月龄首次免疫,成年牛、羊在每年春季、秋季各免疫1次。由于奶牛经济价值较高,一般在怀孕前只做1次口蹄疫免疫(怕怀孕期注射疫苗导致流产)。

5 建议

(1)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口蹄疫病毒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苗,从疫苗本身来讲是安全可靠的。但是,疫苗在运输、室内保存、使用过程中无冷藏设施或冷藏环境达不到2℃~8℃的保存条件,可能影响疫苗安全,甚至疫苗无效。因此,疫苗从省(市)县运到乡镇过程中,应在车上设置冷藏箱或搁放足量的冰块,夏天应在早晨运输。乡镇兽医站应确保冰箱或冰柜24 h通电,实施免疫注射的人员应将疫苗保存在保温桶内。建议省(市)县兽医防疫站配备专用疫苗冷藏运输车。

(2)在农村千家万户养畜的情况下,要确保猪、牛、羊口蹄疫免疫密度达100%,工作难度是较大的。据调查,乡镇在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时,不论是专业兽医或是村级兽防员往往在未对家畜实施保定的情况下注射疫苗,打“飞针”的现象比较严重,难以保证疫苗能够足量注射到畜体内。在集中时间进行免疫时,由于部分农户未在家,其饲养的生猪存在未免疫的情况。一些乡镇为了避免免疫负效应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减少疫苗注射剂量,甚至对及将出栏的肉猪不注射疫苗或减少注射次数。为此,应加强口蹄疫强制免疫工作的督促检查,对注射剂量不足或漏防的要及时补防。建议加强农村口蹄疫免疫效价的检测工作。

(3)严格控制免疫副反应是促进口蹄疫免疫顺利进行的根本措施。出现免疫副反应的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带毒感染,即是在防疫前治疗过病畜,防疫过程中消毒不严,又不注意换针头,从而激活疫(菌)苗,这是防疫中出现大面积疫情的主要原因;二是机体未产生抗体前而遇到其它疫病流行,此时机体防御能力较低,易受到其它疫病攻击,这种情况较少见;三是动物正处于疫病的潜伏期或已经患病;四是应激因素,如长途运输或剧烈运动后立即免疫;五是体质瘦弱或高敏体质动物;六是不按规定保存使用疫苗或超过使用期;七是个别厂家生产的疫苗不符合质量要求。

(4)由于口蹄疫强制免疫实施过程中,副反应较大,导致部分农户拒绝防疫、拒交防疫费用,乡镇兽医站不但要承担疫苗副反应治疗、死亡赔偿费用,而且面临防疫费难收的困难,以至农户、兽医站双方都有意见。为此,建议生物药品厂及科研单位进一步加强口蹄疫疫苗使用安全性的研究,特别是疫苗佐剂的筛选更要加强。建议将口蹄疫免疫注射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5)要切实搞好口蹄疫强制免疫工作,需进一步对农户加强《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的宣传,需加强基层兽医队伍业务技术的培训,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猜你喜欢
副反应针头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口蹄疫
报复
浅谈生猪免疫副反应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