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松动术

2014-01-27 14:05朱毅李凝金宏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年12期
关键词:内脏治疗师筋膜

朱毅,李凝,金宏柱

内脏松动术

朱毅1,李凝2,金宏柱1

本文追溯内脏松动术的历史发展,介绍内脏运动理论,器官运动受损的原因、机制,概述内脏松动手法治疗模式,分析其治疗机理。

疼痛;康复;内脏松动术;综述

[本文著录格式]朱毅,李凝,金宏柱.内脏松动术[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0(12):1129-1132.

内脏松动术是一种作用于机体解剖学特定位置的轻柔手法治疗,以促使受损的内脏、结缔组织生理活动恢复正常活力、健康状态,促进器官运动,潜在提高器官功能以及身体结构的完整性。

1 发展史

在内脏松动术被记录成书之前,作为东方医学的组成部分,曾成为欧洲和亚洲医疗文化的一部分。

Jean-Pierre Barral是该治疗技术的创始人。当他在法国担任物理治疗师时,遇见Arnaud博士,一位肺病专家和解剖大师。通过与Arnaud博士的接触,Barral对身体的生物力学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解剖尸体,Barral发现能够通过遵循组织的压力模式以及潜力,来调整机体的线性张力,并引入了内脏系统概念,即组织是有记忆的,这成为内脏松动术的基础。

1971年,Barral在治疗一个女患者时,发展了手法热诊断。治疗中他感到从她的乳腺组织中发出一种强烈辐射,后来得知该部位曾行肿瘤手术。这一现象在其他患者身上也有表现。在对这一现象的研究中,他发现通过感觉相关部位的热量可以定位身体病痛区域,并逐步完善了“手法热诊断”。

1974年毕业于欧洲学校骨伤专业后,Barral主要从事关节手法治疗。在临床整脊治疗中,他开始探索针对胃的手法治疗与背部疼痛之间的关联,这成为内脏松动治疗手法的雏形。他于1975年开始在英国教授脊柱生物力学。在此期间他与Paul Mathiew及Pierre Mercier博士合作出版了《关节脊椎诊断学》(Articular Vertebrae Diagnosis)。

1985年,Barral在美国通过Upledger机构认证,开始致力于内脏松动术的教学。教学期间,他以与Arnaud博士合作的工作成果为基础,发现增生组织产生更大机械张力,拉动周围组织,促成了整体和局部内脏听诊的理论和技术。

在Serge Cohen博士、放射科医生Grenoble的帮助下,Barral记录松动前后内脏变化。他们采用X射线透视和超声记录了位置变化、运动和流动体液的交换和转移。他们与电气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团队合作,利用人体红外辐射进行更多研究。1985年以来,Barral的学生Lowen扩展、细化和调整原有的内脏松动术,发展成一个全面的培训课程。至今为止,该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相关课程理论及实践的教学。

2 机理

2.1 内脏运动理论

器官有两种运动方式:周围组织器官所造成的推拉及其自身内在的运动。躯干和骨盆形成以骨、肌肉、筋膜构成的外在结构,包绕保护内脏器官。以筋膜和腹膜为支撑,器官不只是松散地漂浮,而是处于一个有压力的密封系统内,压力将它们紧紧挤在一起;包裹器官的浆膜上有少许滑液,使它们可以滑动、左右移动,或移动至邻近器官。系统内压力赋予器官滑动和小距离移动的能力,这种压力会影响器官的运动和功能。

2.1.1 运动的基本结构

筋膜这个词来自拉丁语,意思是乐队。它是一层纤维组织,和肌肉、骨骼、器官、神经及血管互相包绕渗透,是一个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内到外不间断延伸的三维网络结构。筋膜可以导致机体紧束或结缔组织粘连,而后者可以作为疼痛触发点。诸多诱发因素,如术后疼痛、身体创伤、感染、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环境污染、不良饮食习惯、不良姿势、怀孕和分娩可能会引起局部疼痛,导致被覆器官运动受限、腹部或盆腔紧张,甚至影响四肢运动。

腹膜是腹腔内的结构,是一个贯穿整个身体的连续膜。腹膜分泌浆液性液体作为腹腔内器官的润滑剂,使其相互移动。它在不同部位有不同名称:将器官附着于体壁或其他器官的称内脏韧带,将胃附着于横结肠的称大网膜,将胃附着于肝脏的称小网膜。

2.1.2 运动受损的机制

和谐与健康依赖于机体内部运动自由和活动充分。当机体的运动不受约束且充分时,功能最佳;当运动费力、缺乏活力、过度兴奋或抑制、功能低下或与邻近器官发生结构及活动冲突,就会出现功能障碍。

2.1.2.1 外部因素

2.1.2.1.1机械因素

当一个器官由于异常状态、粘连或错位,不能与其他脏器协调配合,它的运转与其他器官、肌肉、筋膜和骨性结构不和谐,就会造成机体被迫以固定、异常、紧张的模式运转。而慢性刺激反过来造成疾病和功能障碍的反复。

胃、小肠和结肠等空腔脏器的运动可能会受到直接压力、牵拉及扭转的影响,导致刺激和痉挛,进一步带来消化、吸收、排泄障碍,甚至血管和淋巴功能受损。如包绕肺部组织的粘连,可能会改变肋骨运动,在脊柱和周围组织造成不平衡力,并可能继发与其他结构关系失调。

身体会尽力在外力伤害下保护重要器官,但后果可能导致疼痛。运动不当、车祸跌倒等也可以影响到器官,剪切力可以造成组织撕裂和瘢痕,冲击力可以造成瘀伤。

怀孕涉及到腹部很多结构的拉伸和重组。这时身体需要充足的空间,这些改变发生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产后巨大压力变化和突然下降回落的器官能否回复到一个相对正确的位置,则取决于产后运动、支持性肌肉受损程度及是否手术。

2.1.2.1.2炎症因素

自然愈合过程包括正常组织纤维的局部破坏和相对无弹性粒状组织的替代,它可以概念化为一个受损组织的局部干燥化。当机体存在炎症时,组织就会失去正常运动。许多因素会导致其炎症,包括感染、妊娠、腹腔手术、外伤、重复运动、饮食、环境毒素、情绪紧张和手术。换言之,不和谐的伤病和情绪行为都会影响器官的流动性。

北京市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效力评估——基于2013-2017年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徐美宵 李 辉(74)

剖腹产所遗留的伤口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小,但任何腹部手术会造成内脏粘连:暴露腹部、空气和手术灯等势必造成干燥或粘连,制约器官正常的流动。

2.1.2.2 内在因素

情感是了解内脏运行机制中最有趣的部分之一,“器官同样受情绪的干扰”。很多人在会议、旅行或圣诞节前等重要时候,背部或肩部发作2~3次不合时宜的疾患,这并非是平时锻炼不足及肌肉强度的问题。这种慢性问题在于身体承受压力时释放的反应性保护。压力是一种巨大的潜在致病因素,而内脏器官是身心健康之间的交叉所在。

2.2 疼痛产生机制

饭后肩胛骨之间酸胀或疼痛有可能并非源自肌肉。身体特定区域的疼痛可以有许多致病因素,通常被忽视的是在结构上或神经学上与该区域相关的内脏器官。

胸、腹、盆腔内脏都有特定的生理学功能,需要来自动脉、静脉、神经的滋养以及被覆结缔组织的支持,这些支持或供应结构的任何改变将改变器官的生理功能;机体的限制性保护导致器官对线障碍和代偿运动模式。当一个器官处于对线异常、不良模式、粘连或错位状态时,它与其他器官、肌肉、筋膜和骨性结构的和谐关系将被破坏;脱离对线中立位置,支撑结缔组织张力增加,机体被迫以固定、异常紧张的模式运转。

器官筋膜层是连续大片的结缔组织,任何一个区域限制都可以表现为其他区域的症状;器官生理功能的改变,不论原因如何(激素影响、疾病或外伤),都会改变其原本位置,深部构造会保护性紧张以至压迫周围血管或邻近器官;创伤通过力的传导也可影响器官和周围组织。

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持续或恶化,根本原因可能位于其他地方。例如,颈部问题常常涉及到起源于肺支持韧带到颈椎和上部肋骨等部位的胸膜张力;肝脏周围的韧带可以影响肺的张力;心包支持韧带的扭伤、拉伤常会表现为下颈椎及上胸椎的僵硬及疼痛;盲肠悬韧带紧张可以导致右膝关节幻痛。

2.3 治疗机制

内脏松动术侧重于内脏器官、环境以及其他结构和生理功能障碍的潜在影响。大多数人都熟悉关节和肌肉疾患所导致紧张、疼痛和运动受限,但没有认识到内脏器官的作用。内脏松动术关注内脏效应对躯体的影响,及其与运动时关节的动态、肌肉如何附着和神经支配之间的联系。

2.3.1 恢复自然功能

身体的运动节奏相互关联,心脏、呼吸和大脑的节律由于躯干纵行筋膜而相互作用,从后头部直到尾骨及身体的最低平面。筋膜可以监测机体内环境的变化,通过遍布筋膜的感觉神经感受各种物理和化学刺激[1]。当受伤或生病时,筋膜同时影响肌肉和器官,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器官从粘连中恢复适当流动性,损伤老化的组织细胞被清除、修复和再生,对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术后实施内脏松动术,可在灵活的流动性意义上使其恢复生理状态。如产后康复使盆底及盆腔器官恢复其流动性,达到孕前状态。其他直接好处包括改善器官状态、功能和体液循环,松弛内脏痉挛。内脏松动术对于食管裂孔疝等消化系统问题也大有裨益。

2.3.2 神经调节

针对韧带的松动手法基于体表-自主神经反射效应,通过神经网络可以靶向特定内脏。通过“椎体键盘”,针对神经的手法可以治疗相关联的内部器官[2-3]。Budgell等的一项对照交叉试验表明,高速低振幅的胸椎松动通过植物神经作用于心脏,而其他形式的躯体/物理疗法或安慰治疗无法达到该效果[4]。针对脊柱相关椎体的治疗可以调节消化系统等内脏系统[5-6]。除了早期神经介导机制,脊柱手法可通过感觉神经元的信号传入而发挥效应。Pickar根据文献总结,高频震动手法能使中枢神经元突触效能持续变化,使几种类型的动态敏感性、机械敏感性椎旁初级传入神经元激活[7]。

2.3.3 内分泌免疫因素

研究表明,内脏松动术可以增加血清素,产生褪黑激素。褪黑素是一种调节机体昼夜节律,以及免疫和激素活性的激素。内脏松动术对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某些生殖和内分泌问题均有治疗作用。Bolton等使用PubMed和SCI检索整脊文献,发现脊柱手法的内脏效应除了躯体自主神经反射外,还包括替代机制,如体液途径等[5]。

3 临床技术

3.1 手法

内脏松动术通过局部解决整个身体的问题,通过移动和释放腹部和骨盆筋膜的紧张,促进器官的正常及自然运动,改善其生理功能;同时激发自然愈合机制,潜在地提高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机体结构完整性,消散压力的负面影响,增强整体健康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主要包括由整脊疗法变异而来的3种治疗方法:功能性方法、回弹效应和引导法。

3.1.1 功能性方法

功能性方法最基本的形式为在第一次活动受限时控制身体,以激发机体本体感觉,这是重新评估和重组的机会。身体几秒钟内就可以感到局部释放,并且可以通过组织网络传导至远处。功能性方法起始于中立位,慢慢移动到第一次受阻时需要轻微费力移动身体的关键点部位,不必达到极限范围。

功能性治疗可以作用于第一次运动受阻时向易移动或易于受力方向,其在机体易于释放的方向通常效果更强,组织对易于受力方向的治疗反应最好。试试这个练习:用一只手抓住另一只手使手腕接近中立位;首先缓慢将手腕掌屈然后背伸,直到实现该动作需要的力增大为止。在此过程中,注意哪个方向相对更容易,再次将手腕缓慢向更容易的方向旋转,只到第一次运动受阻点;机体此时正在重组,在几秒钟内你会感到组织释放。然后重新测试掌屈和背伸方向的运动释放。通常治疗作用不只体现在治疗的方向,其他方向同样受益。如果没有感觉到释放,尝试更慢更柔和地接近受阻位点。通常的错误是用力过猛,如果身体在超越第一次受阻点前就固定了,那么防御机制便不会激活和释放。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精确地施加很小的力相对容易接受,这是内脏松动术的优势所在。

治疗中经常应用更复杂多变的功能性方法。手腕可以尝试更多方向活动测试,例如外旋/内旋和内收/外展。腕可以被视为同时发生在3个平面的第一运动受阻释放方向,这种多个平面的应用被称为堆叠。

3.1.2 回弹效应

内脏松动术的另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称为回弹效应,它使机体在受力方向堆叠,稍超出第一阻力点却没有立即释放;患者此时吸气,治疗师的手尽快放松。回弹效应的治疗效果往往不如功能性方法持久,但可以针对复杂或非常紧张的病情,此后再进一步使用功能性方法。

3.1.3 引导运动法

每个器官都有一个内在遵循胚胎线迁移的规律振荡运动。这种运动类似但不同于一体化运动模式。例如,肾脏首先从骨盆开始,然后迁移至肝和脾脏下方、腹膜后方的成熟位置;因此肾脏在迁移线边缘来回震动,每秒7~8个周期。这个振荡运动被称为引导运动法,不应与蠕动混淆。

引导运动法的运动相位是沿着原始胚胎迁移的方向达到被动放松的效果。该运动有一定的范围或幅度,限制器官运动将使其丧失活力,可引导器官循不受限的方向运动,简洁而轻柔地使器官扩大运动范围。类似功能性运动法,首先引导器官运动至受限方向,再引导其向不受限制方向运动。随后重新评估两个方向。两个器官也可诱导同步移动。肾脏毗邻脊椎,如果肾脏运动超出其位相,一个向下方,另一个向上,这种移动每3.9秒使得脊柱弯曲1次,造成重复性运动伤害。

另一独特和重要的运动是从一个器官开始,沿消化道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振荡运动。

功能不好的括约肌及其他过渡器官的将优先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失去功能的器官将完全失去其旋转振荡运动。这些消化道过渡区具有丰富的自主神经支配和功能强大进入人体的连接部分。如果有足够时间集中治疗一位患者,可以选择针对器官与身体的连接处进行治疗。作为治疗师,使用一个以上的评估方法交叉观察必不可少。

有些治疗由遵循器官的正常运动及渐进性运动组成。更轻柔的治疗有助于器官“觉醒”,并使其恢复正常运动模式。由于内脏组织的微妙,遵循其自身特质、手法温和精准与治疗效果相关。治疗师能感受到一种“线性张力”,可能会延长到整个身体或四肢;与腿或脚韧带或筋膜疾患相关的内部器官限制,在两者都经过治疗前将不会显著改善。与其他作用于身体深部的方法相比,内脏松动术仅起到辅助手法的作用,而实施过程中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通过呼吸配合修复器官的原有生理运动。

3.2 评价方法

内脏松动术最常使用的评估方法有倾听、运动测试和手动热诊断。

3.2.1 听

设想一个被乳液填满的框,如果把你的手放在它的中心直接进入,那么推入中心的手会被拉向局部乳液更厚的低弹性区。通过这种方法,轻微接触身体的结缔组织基质,可发现类似“乳液更厚”的运动受限部分,并从结缔组织疾患扩大其治疗范围。倾听分为两种:整体与局部倾听。

3.2.1.1 整体倾听

治疗师站在患者身后,将一只手轻轻置于其头顶,3 s内患者将身体轻轻转向某个方向,使治疗师了解其受限的大致方向。除了注意转向,同样需要注意该运动启动的方向,颈部、上腹部、脚踝等,治疗师针对该方向和运动启动点进行治疗。

3.2.1.2 局部倾听

如果在左侧胸膜上部存在活动受限,当治疗师的手掌轻轻放在其胸骨柄上时,手将被拉到左侧。手继续在左侧部位测量受限的准确部位。

3.2.2 运动测试

每个人的身体都存在一个以上的活动受限区域导致长期的病痛,那么首先要进行哪种操作呢。治疗师的手置于胸骨下方一掌宽度处,拉的动作可能在另一个方向上感到不同的运动限制;再向中线上方移动一掌宽度的距离,会感到另一些受限的器官。运动性测试可以将这些受限进行比较配对,决定首先应治疗哪些器官,以实现身体受益的最大化。左胸上方的运动限制并没有阐明限制究竟定位于肋骨相关韧带、壁层胸膜、脏层胸膜或肺实质。接下来的步骤是手法测试组织移动性和弹性来确定具体是哪部分组织活动受限。

3.2.3 手法热诊断

人体不同区域红外线辐射存在差异。如脑和肝由于其高代谢率,产热更多。病理状态的组织器官同样使热辐射产生变化。人的手是良好的热差异检测器,能够区分小于0.01℃的差异。当手与任何表面接触,热差异感知会被触觉掩盖。最好区分热差的做法是感受身体约10 cm的深度辐射热,通过热或冷感知差异。感知运动受限的热扫描是将手以约0.5 m/s的速度进行移动。手法热诊断是一种快速并提供较好整体和局部倾听的后备力量。手对比红外线波长更长的射线同样敏感,该方法通过隔热衣服同样能有效感知运动受限情况。

3.3 解剖基础

内脏手法以内脏器官和肌肉骨骼系统之间功能和结构相互关系作为治疗基础。物理治疗师需熟悉腹部或盆腔内筋膜和韧带机械性限制的感觉,了解两者位置及连接属性,感受器官和其附属韧带的运动,通过内脏韧带的牵伸和释放紧张,使器官运动。一旦存在限制,治疗师通过器官使韧带紧张或拉紧韧带本身;一旦张力达到目标范围,将随之释放。内脏韧带有丰富的神经支配,通过释放内脏韧带的限制可以达到协调组织的目的,进一步通过神经系统,产生本体感觉互通的效果。

3.4 评估和触诊

器官定位先于治疗。功能失调治疗包括针对所有的肌肉、脊椎、神经、血管、结缔组织和部分区域联系紧密的内脏系统,然后延展至全身。内脏器官的治疗在于减少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提高邻近器官之间的流动,减少相关椎体节段的刺激,提高生物力学效应。

内脏松动术需正确评估动态功能性操作及各项活动。同时,以内脏运动作为指标,评估身体结构及其整体功能协调。

3.5 适应症与禁忌症

基于其治疗机制,目前内脏松动术已经应用于内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疾患、肌肉骨骼系统疾患、术后产后康复等领域,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及临床研究的扩展,将进一步丰富了其治疗范围。

内脏松动术起源于整脊手法,需要在生命体征稳定,感染、疼痛、肿瘤等急重症急性期过后方可实施。

4 小结

生命和运动交织在一起。人体包括多层次活动,内脏系统依赖于所有器官运动和身体结构之间相互连接的同步性。在最佳健康状态,身体各种运动关系和谐。患者求助于物理治疗师、推拿师或整脊治疗师解决疼痛和对线问题常见,很多时候,治疗师可能只针对外部问题进行治疗,而没有考虑到对线和运动模式中器官的运动。治疗师应考虑到患者痛苦的根源可能在于内脏组织,而不仅仅是针对肌肉治疗。

[1]赵丽云,张铭,赵福建,等.筋膜与经络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8):1671-1675.

[2]Panagopoulos J,Hancock M,Ferreira P.Does the addition of visceral manipulation improve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Rationale and study protocol[J].J Bodyw Mov Ther,2013,17(3):339-343.

[3]Chapelle SL,Bove GM.Visceral massage reduces postoperative ileus in a rat model[J].UrolAnn,2013,5(1):56-58.

[4]Budgell B,Polus B.The effects of thoracic manipulation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a controlled crossover trial[J].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2006,29(8):603-610.

[5]Bolton PS,Budgell B.Visceral responses to spinal manipulation[J].J Electromyogr Kinesiol,2012,22(5):777-784.

[6]张煜新,袁学雅,邢增东.整脊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9,26(3):34-36.

[7]Pickar JG,Bolton PS.Spinal manipulative therapy and somato-sensory activation[J].J Electromyogra Kinesiol,2012,22 (5):785-794.

Visceral Manipulation(review)

ZHU Yi,LI Ning,JIN Hong-zhu.The 2nd Clinical Department,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Jiangsu 210029,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and overview of Visceral Manipulation,including the concept,pathogenesis of mobility restriction of organs or viscera,and the process.

pain;rehabilitation;visceral manipulation;review

10.3969/j.issn.1006-9771.2014.12.008

R454.4

A

1006-9771(2014)12-1129-04

2014-03-25

2014-06-23)

1.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市210029;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康复医学科,湖南长沙市410011。作者简介:朱毅(1981-),男,江苏南京市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康复。通讯作者:金宏柱。E-mail:ilirn418@icloud.com。

猜你喜欢
内脏治疗师筋膜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筋膜枪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空心猪
多发内脏动脉瘤合并右侧髂总动脉瘤样扩张1例
好吃的内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