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本脲片引起低血糖28例

2014-01-27 00:16陈竟男余冬阳金东辉刘国实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7期
关键词:降糖药低血糖偏瘫

陈竟男 余冬阳 金东辉 刘国实

(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吉林 长春 130052)

格列本脲片(优降糖)有较强的降低血糖作用,其降糖作用较D-860强100倍,两者代谢后主要从肾脏排出,治疗后空腹血糖较餐后血糖下降明显,适用于轻、中型、稳定型糖尿病病人〔1〕。优降糖副作用比较大,但是由于价格便宜,在我国广大农村及城郊结合区仍应用广泛。本文对我院因服用含有优降糖及其成分的降糖药,引起低血糖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4年4月至2010年4月28例服用优降糖或含有优降糖成分的降糖药而引起低血糖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2例,女16例,≤65岁3例,>65岁25例,其中4例为误服,其他均为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患者中,5例为新确诊病例,3例合并肾功不全,合并用药14例(阿司匹林3例、青霉素2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4例、消炎痛苯1例,β受体阻滞剂2例,磺胺药1例,苯妥英钠1例)。

1.2诊断标准 有明确服用优降糖史,低血糖出现在服用优降糖或含有优降糖成分的降糖药之后,未应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符合低血糖诊断标准,即依据Whipple三联征确定:发作时血糖值低于2.8 mmol/L,伴有或不伴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手足颤抖、饥饿等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葡萄糖治疗后症状缓解或消失。

1.3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心慌、多汗、手抖、乏力等典型低血糖症状4例,脑功能障碍症状19例(嗜睡7例,昏迷9例,精神异常l例,偏瘫1例,抽搐1例)、心律失常2例;心绞痛2例,无明显症状1例(在随机检测血糖时发现)。

1.4实验室检查 患者均进行血糖检测,为0.09~2.6 mmol/L,平均1.0 mmol/L,尿糖、尿酮体均为阴性。血钾、钠、氯、钙均为正常。

1.5治疗与转归 轻者给予糖水、糖块;重者静推50%葡萄糖40~60 ml后,根据血糖值维持静滴葡萄糖对顽固性低血糖,静推氢化可的松100~200 mg。低血糖持续时间3~42 h,平均36.4 h,经治疗使血糖维持在6.0~10.0 mmol/L,平均治疗时间47.5 h。本组经治疗后,治愈28例,其中1例视网膜病变加重,1例视网膜出血,1例诱发脑血栓,均为65岁以上患者。

2 讨 论

优降糖作用强大,半衰期长,约18 h,在体内维持24 h药效,易在体内蓄积致低血糖反应,该药物几乎全部从肾脏排泄,全部排出约需5 d,据研究,药效越长,由于其累积效应更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发现与抢救不及可致死〔2〕。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相对差,易产生药物的体内蓄积,故老年患者比年轻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葡萄糖为脑部的主要能源,但脑细胞储糖量有限,一旦发生低血糖即可出现脑功能障碍症状,其机制可能是低血糖易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脑血管痉挛,易损部位的脑血供减少,出现偏瘫。同时老年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常需用青霉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消炎痛、苯妥英钠、磺胺药、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因这些药物与降糖药有协同作用,同时服用容易引起体内蓄积,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持久且难以纠正〔3〕。因此需要住院治疗,并且需要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静脉滴注葡萄糖。

为了避免降糖药尤其是优降糖服用不当引发低血糖,医生在指导患者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年龄在65岁以上避免使用优降糖。(2)尽可能选用作用缓和及半衰期短的降糖药。(3)同时有其他合并用药的,需要酌情减量应用。(4)不要随意增加降糖药的剂量。如果出现食欲不振,进食明显减少时,要注意适当减少降糖药的剂量。(5)初次服用者需要逐渐加量,并需饭前15 min服用最佳。(6)服用时注意血糖及尿糖的监测。 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心慌、头昏、出汗、饥饿感等,应立即进餐或喝些糖水及含糖饮料。老年患者要特别警惕低血糖偏瘫的发生〔4~6〕。另外,老年人肾上腺系统反应迟缓,低血糖反应不显著,因此常无心悸、大汗、面色苍白等典型表现,而是表现为皮肤潮湿、嗜睡、烦躁不安、抽搐,精神行为异常或肢体偏瘫等,严重可出现心绞痛或心律失常,也因此发现低血糖晚,造成损伤重,易诱发其他疾病。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如发现不明原因头昏、心慌、精神不振、懒言少语、反应迟钝等精神症状的老年合并有糖尿病患者,除了考虑脑血管疾病可能,也需要考虑低血糖所致神经系统反应,应及时监测血糖,以免发生误诊、漏诊〔7,8〕。

3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

2赵子华,范 红.优降糖致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J〕.中级医刊,1995;30(9):13-5.

3薛勤东,王向东,史重华,等.优降糖致低血糖昏迷附7例报告〔J〕.临床荟萃,1990;5(4):1746-7.

4罗悦性,张志华.72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临床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5;9(11):989-90.

5谷 卫.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和低血糖昏迷的救治〔J〕.临床急诊杂志,2000;1(1):38-9.

6陈世民.糖尿病药物性低血糖昏迷〔J〕.临床荟萃,1999;14(11):48-9.

7刘传玉.青霉素诱发2型糖尿病低血糖症两例报告〔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2):127-8.

8刘向利,韩振中.优降糖致低血糖昏迷21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6(5):12-3.

猜你喜欢
降糖药低血糖偏瘫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学分析
关于口服二甲双胍类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健康用药:糖尿病患者应掌握好停药日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