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外来骨科器械接收环节质量管理的效果分析

2014-01-27 07:57冯锦屏陈琼芳
护理学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器械骨科供应

冯锦屏,陈琼芳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护理部,广东 顺德 528300)

根据卫生行业标准WS310.1要求,消毒供应中心应采取全集中管理,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以进一步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质量。外来骨科器械作为手术用器械的特殊组成部分,已在大部分综合医院使用[1],由于其结构复杂、流动使用等特点[2],外来骨科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质量成为消毒供应中心风险管理关注的重点[3],越来越多医院创造条件将外来骨科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工作列入消毒供应中心全集中管理范畴,以进一步确保外来骨科器械的处理效果。在外来骨科器械的处理过程中,接收环节是非常关键性的第一步,我院自2010年7月开始在全部外来骨科器械集中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器械接收的流程管理,对外来骨科器械接收环节实施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1 300张,年手术量17 000多台。消毒供应中心负责全医院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包装与灭菌的全集中管理,2013年处理外来骨科器械近17万件。科室配备了美国Steris公司生产的2台全自动多腔清洗消毒机和2台全自动单腔清洗消毒机,4台压力蒸汽灭菌器和2台环氧乙烷气体低温灭菌器。科内护士11名,消毒员和工人12名。外来骨科器械由手术医生于术前参照医院设备科出具的有资质和合同的器械配送单位名册通知送手术器械,于手术前1 d直接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器械的验证等由医院设备科负责。

1.2 方法

1.2.1 规范外来骨科器械的信息记录 使用自行设计的外来骨科器械消毒灭菌处理全程记录专用3联单(见文后附件),记录内容包括器械来源信息、器械使用信息、消毒供应中心全程处理信息3大部分。(1)器械来源信息包括器械包名称、品牌、配送器械单位、送货人员姓名和联系电话、器械名称与数量信息。配送单位提供器械清单时,按清单进行逐件清点和记录数量。如没能提供清单则按工具、螺钉、钢板、克氏针、电动/气动工具五大类进行分类清点和记录。(2)器械使用信息包括使用科室、医生姓名、患者姓名、需要使用器械包的手术时间。(3)器械消毒灭菌信息包括2个部分内容,第1部分填写该套器械可能的包装包数,预计完成灭菌时间和完成生物监测的时间,接收人员签名。第2部分包括器械的包装、灭菌、监测、发放的责任人员,该套器械的条形码号、包装的包数,灭菌的炉号和批次号,生物监测结果、发放时间。

1.2.2 落实接收环节外来骨科器械的清点、拆卸与学习和培训责任 接收外来骨科器械时,由洗涤岗位组长与器械配送人员共同进行器械交接,按照器械包清单或分类进行逐一点数、记录。在清点过程中,组长要对每件器械进行辨认,初步掌握器械的名称与结构,尤其是对需要拆卸的器械,在送货人员的指导下将器械拆卸至最小单位。观察器械内部有无管腔、缝隙、套接、凹槽、开关等,了解器械洗涤的难点与方法。将污染程度较重和结构复杂的器械分拣出来先进行手工刷洗后再上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需要拆卸的器械在记录单上进行标注,提示包装时要进行安装。特殊器械与包装区责任护士进行交接,复杂器械进行包装培训。

1.2.3 落实接收岗位组长双向沟通责任 器械清点完毕,组长填写器械的来源信息、使用信息与消毒灭菌处理的第1部分信息后,由器械配送人员将器械接收单的第3联单送到手术室器械部,以书面形式通知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的接收情况与预计最快完成灭菌的时间、完成生物监测的时间,并在手术室保存。如手术用包时间与送货人员提供的时间不符时,由手术室护士直接与消毒供应中心洗涤岗位组长沟通确认,再由洗涤岗位组长通知科内包装责任人员。第1联和第2联记录单交包装区完成包装记录、灭菌记录,随包灭菌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间,完成生物监测记录和发放记录后将第2联单随灭菌包发放到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完成使用记录和离院交接记录后保存,第1联单在消毒供应中心保存。如急诊手术需要在完成生物监测前放行的器械包,在完成接收环节后,洗涤岗位组长填写1份提前放行审批表,告知临床主管医生潜在的灭菌不合格风险,由手术主管医生签名后消毒供应中心存档。

1.3 效果评价方法 器械包装班护士对每件器械进行洗涤质量检查,无菌物品发放护士对每份外来骨科器械消毒灭菌处理全程记录单进行终末质量检查,随时记录外来骨科器械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交接问题与沟通、供应问题,每月咨询手术室对消毒灭菌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取外来骨科器械接收环节规范化管理前2010年1—6月和实施3年后2013年7—12月的信息记录质量、器械洗涤质量、沟通质量进行比较,评价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效果

2.1 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外来骨科器械信息记录完整性比较 对实施前 (2010年1—6月)498份和实施后(2013年7—12月)576份外来骨科器械接收记录单进行信息记录完整性检查,全部项目记录齐全无缺漏者为完整,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外来骨科器械信息记录完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外来骨科器械信息记录完整性比较(份)

2.2 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外来骨科器械洗涤质量比较 根据每日器械洗涤质量记录表对实施前16 873件器械和实施后18 749件器械的洗涤质量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外来骨科器械洗涤质量比较(件)

2.3 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外来骨科器械接收人员内外沟通质量比较 对实施前498份和实施后576份外来骨科器械的交接问题记录与使用问题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外来骨科器械接收人员内外沟通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明显提高。见表3。

表3 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外来骨科器械沟通质量比较(次)

3 讨论

3.1 规范外来骨科器械记录,提高信息可追溯性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的管理手段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2]。临时式的外来骨科器械,由于在各医院流动性使用,器械来源资料相对比较多变,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尤其是外来骨科器械通常有植入型器械,如螺钉、钢板等,需要做好完整的全程处理与监测结果记录、使用记录,为查询、质量追溯提供相关的清洗消毒与灭菌信息。因此,建立规范完整的外来骨科器械信息记录系统显得尤其重要。在接收信息记录中,配送人员的信息不能缺漏,以方便在后续的洗涤、包装或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及时沟通联系。由于临时式器械通常没建立器械清单,在进行分类清点时尤其要注意清点清楚器械的总数量,包装时发现数量不符要及时查找,避免手术时出现器械不足造成意外。建立全程的电子文档记录系统,可明显提高记录质量和追溯效率。本课题通过使用3联记录单,并与电脑信息系统记录结合,落实记录责任与记录质量抽查和督导,明显提高记录完整性,如表1所示,为骨科手术提供完整可追溯的器械处理资料。

3.2 落实接收环节学习与培训责任,提高外来骨科器械清洗与包装质量 外来骨科器械专业性极强,大多结构复杂,形状不规则、多样化,沟槽、孔洞多,有螺纹套接、嵌衔、管道等。在实践中也发现,同一个手术名称的外来骨科器械,或同一器械名称,不同厂家的器械都会有不同的器械结构,特别是器械是否为中空、有无管道、有无衔接、套接、关节与栓闩等,需要按不同流程进行洗涤[4]。同时骨科器械还不断出现新的产品,骨科不断有新的手术开展,有新的外来骨科器械出现,导致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对骨科器械认识不深,也成为了外来骨科器械的洗涤难点[4]。对外来骨科器械的学习,除了向院内的手术室医生护士请教学习外,向器械配送人员学习也是一种比较直接方便有效的途径。本课题通过落实接收岗位护士的学习培训指导责任,在接收器械时详细了解器械的结构特点和拆卸、洗涤、安装方法,做好洗涤拆卸洗涤,并指导包装岗位护士检查器械的洗涤质量和进行安装、功能检查,有效地提高了器械的洗涤质量,如表2所示,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清洗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5]。

3.3 落实接收人员内外沟通责任,提高服务质量由于外来骨科器械通常是在使用前才送达消毒供应中心,送来的器械是否适用直接影响手术能否顺利开展。因此,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器械并完成清点后,应及时通知手术室器械组。本课题将接收时的器械厂家与配送信息、器械的清点信息、使用科室与使用医生、使用病人信息、预计完成灭菌和生物监测的时间信息填写好后,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手术室。如果手术室对以上信息有疑问或需要进行修改、调整时,直接与接收岗位护士沟通联系,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有效。其次,接收岗位护士还负责向包装岗位护士传达接收信息与手术室反馈的信息,起好双向沟通与信息传递作用,提高外来骨科器械处理的正确率,确保器械消毒灭菌准备全程准确无误,如表3所示。满足手术开展的需要。而规范、严谨的手术器械交接还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6]。

附件:

[1]黄玉华,李焕平,陈雯玮,等.医院外来手术器械管理现状及清洗质量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6C):1815-1817.

[2]张培丽.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的使用与管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1):136.

[3]何惠燕,徐凤琴,李丽娇,等.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外来医疗器械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552-4553.

[4]陈琼芳,麦惠雪,钟玉婵,等.外来骨科医疗器械清洗灭菌全程质量管理的实施[J].护理研究,2012,26(1A):76-78.

[5]赵洪峰,任淑华,吕巧红.医院外来手术器械标准化清洗管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4B):70-72.

[6]彭雪梅,邓英娣.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手术器械交接方法的改进与成效[J].护理学报,2013,20(8A):16-18.

猜你喜欢
器械骨科供应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健身器械
POSSUM系统在骨科中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