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王鼻子水库泥沙淤积分析与对策探讨

2014-01-29 09:14王殿兴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年5期
关键词:大凌河阎王输沙量

王殿兴

(朝阳市阎王鼻子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辽宁朝阳 122000)

阎王鼻子水库泥沙淤积分析与对策探讨

王殿兴

(朝阳市阎王鼻子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局,辽宁朝阳 122000)

水库泥沙淤积是影响水库使用寿命的一大难题。文章对阎王鼻子水库泥沙淤积特性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水库泥沙现状,重点提出了通过对水库上游流域内加强水土保持治理、人为环境治理及水库冲沙调度等防治措施,从而达到延长水库使用寿命的目的。

阎王鼻子水库;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治理措施;水土保持;冲沙调度

0 前言

阎王鼻子水库位于辽宁省西部大凌河干流上,坝址距下游朝阳市25 km,控制流域面积9 482 km3,占大凌河流域总面积的41%,总库容为2.17亿m3。水库设计正常高蓄水位213.5 m,主体工程于1996年10月开工兴建,1999年9月下闸蓄水,2010年4月开始发挥供水效益[1]。

1 水库泥沙淤积特性分析

主要包括泥沙特性、入库沙量2个方面的内容:

1.1 大凌河泥沙特性

大凌河泥沙特性主要有以下3点:

1.1.1 输沙量大

大凌河是辽宁省西部著名的多泥沙河流,年输沙量在2 000×104t以上,每年大量泥沙入海,导致河口不断向辽东湾伸展。

泥沙主要来源是北支以下中游地区,特别是其左侧发源于内蒙古奈曼、库仑半移动沙丘及黄土丘陵的多沙支流,侵蚀模数均在2 400~3 000 t/km2.a,含沙量在40 kg/m3左右,导致输沙量沿程成倍递增,如哈巴气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229×104t、上窝铺站为463×104t、朝阳站为1208×104t,到大凌河站达到2 466.82 ×104t。

1.1.2 年际变化大

大凌河流域输沙量年际变化很大。据各站统计显示,年输沙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倍比达25~393倍,说明来沙主要集中在大水发生年份。如朝阳站最大的1962年年输沙量为7 773.54×104t,是最小值208.29×104t的37.3倍,是多年平均值1208.41×104t的 6.4倍,占 1955~1985年31 a总来沙量3.746 ×108t的20.8%。

1.1.3 高度集中

大凌河流域夏、秋季为多暴雨洪水季节。冬季冰封时间较长,融冰期有凌汛,泥沙多为暴雨径流从流域面上冲蚀而来,故年输沙量的绝大部分集中在汛期的几场较大洪水之中,各测站汛期6~9月输沙量占全年总量的95%以上。

其中7、8两月又是洪峰多发期,其输沙量占全年总量的72%~86%以上。枯水期由于降水量少,水量主要靠地下水补给,输沙量少,特别是冬季来沙几近于零[2]。

大凌河流域悬移质泥沙颗粒组成比较单一,都以粉沙为主,各站中值粒径变化在0.0155~0.0214 mm,平均粒径变化在0.0237~0.0322 mm。

1.2 入库沙量

阎王鼻子水库位于大凌河中游,朝阳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 208.41×104t,含沙量为15.6 kg/m3。泥沙特征值如表1、表2。

表1 大凌河流域各控制站输沙量特征值

表2 朝阳站泥沙特征值表(1955—1985年)

由表2可见,大凌河流域输沙量年际变化极大,朝阳站1962年最大输沙量7 774万t,是最小输沙量208万t的37.3倍,是多年平均值的6.4倍,占31 a来沙总量的20.8%,泥沙高度集中在几个大水大沙年份,有利于水库采取排沙措施。

2 水库淤积现状及淤积原因

2.1 泥沙淤积现状

2.1.1 设计情况

大凌河属多泥沙河流,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720万m3/a,坝址处多年平均含沙量为15.6 kg/m3。按照水库设计,阎王鼻子水库建成后,年平均淤积量为215万m3,到2030年左右达到冲淤平衡,淤积总量为6 670万 m3。

2.1.2 实测情况

1999年水库下闸蓄水后,共进行4次泥沙淤积测量。2002年淤积量为765万m3,2 a平均淤积383万m3;2006年淤积量为2 020万m3,累计6 a平均淤积337万m3;2008年淤积量为2 174万m3,累计8 a平均淤积272万m3;2010年实测淤积量为2 189万 m3,累计10 a平均淤积219万 m3。

以上数据表明,水库运行10 a的平均淤积量虽呈逐年减少趋势,但仍高于设计平均值215万m3。

2.2 产生淤积主要的原因

主要原因:①大凌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周边地区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3 750 t/km2·a,雨季洪水携带大量泥沙入库;②大凌河流域持续干旱少雨,无适宜的洪水冲沙流量,使大量泥沙落淤在库区内;③水库上游铁选矿尾矿渣排入河道后,最终淤积在库内。

3 水库淤积防治措施

长期以来,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阎王鼻子水库上游及周边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威胁着水库下游朝阳市城区供水保障和饮水安全,也制约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尽快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拦蓄地表径流和所夹带泥沙,减轻入库泥沙淤积量,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其意义十分重大[3]。

3.1 水土保持治理

水土保持治理主要有5个方面:

3.1.1 坡耕地治理

将山脚或山腰土层较厚的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或根据当地农业发展需要建设保护地,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同时配套水利灌溉设施。

剩余坡耕地采取退耕还林、还果、还草的方式治理。退耕还林可采用种植水土保持林或经济林,水保林主要以生态效益为主,经济效益较低,而经济林的效益高、土地产出率大,故此应首选种植经济林。退耕还草要与当地牧业发展相协调,选择距村屯较近、地势平坦、土质良好的地块,修建人工草场,保证舍饲牲畜的饲料供应。

3.1.2 荒地治理

荒地治理可按造林或种草方式考虑。对于缓坡荒地,可适当布置以放牧为主要利用方式的人工草地,并做好轮休轮牧的利用计划。陡坡荒地立地条件差、土层薄、水分养分含量低,不适于经济林树种的生长,应选择薪炭林、水保林等生态效益显著的植物措施。

3.1.3 沟壑治理

沟壑采用工程措施与植物封沟相结合的方式治理。在沟头上修建防护工程,或营造乔灌草混交林带,防止沟头逐年向上延伸。在毛支沟上修筑土、石谷坊,种植杨、柳树等防冲耐湿性树种,沟底种植防冲林及速生丰产林。在干沟及主沟道中、下游,修建塘坝或淤地坝,蓄洪淤沙造地,既拦蓄了泥沙又增加了土地。

3.1.4 生态修复工程

对水库上游流域内的疏林地经过封禁、补植,尽快郁闭成林。在生态修复面积周围修建围栏,并在交通要道醒目处、行政区属更迭处、路旁、进山口设立宣传牌和标志牌,加强宣传封禁治理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奖惩制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建设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生态修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5 典型实例分析

水库淹没区周边某小流域面积3 325 hm2,水土流失面积2 324 hm2。农业用地514.5 hm2,林地587.5 hm2,果 园 50 hm2,荒 山、荒 沟、荒 滩1 764.3 hm2,水域330 hm2,裸岩1.5 hm2,村庄道路77.2 hm2。 >15°坡的土地面积2 420.8 hm2,占总土地72.8%;>25°坡的土地面积169.27 hm2,占农业用地面积32.9%。该流域土壤侵蚀模数3750 t/km2·a,轻度侵蚀面积779 hm2,占水土流失面积33.5%;强度轻度侵蚀面积1 491 hm2,占水土流失面积64.2%。

10 a间,该流域造林水平槽整地150 hm2,退耕还林50 hm2,还果110 hm2,修水平梯田40 hm2,修果树台田50 hm2;修塘坝2座,修土石谷坊35座,沟头防护15.5 km。

根据国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经过实际调查测算,该流域通过对山、水、林、田的综合治理,所实施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均能发挥效益。如果可拦泥沙系数按0.75,植被保存率按50%,每年可拦截泥沙4.67万t。水库坝址以上共有197条小流域,如果按该流域治理模式治理,每年可减少泥沙入库920万 t。

依据水库初步设计采用的推悬比2.5%,按推移质全部入库,悬移质采用水库淤积30 a排沙比64.8%进行计算,水库运行30 a内将减少泥沙淤积9 472万t,水库原设计的冲淤平衡时间由现在的30 a可推迟到55 a左右。由此看来,水库上游流域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十分显著。

3.2 环境治理

水库泥沙淤积,不仅受自然环境影响,也受到人为破坏环境的影响。自2000年以来,库区上游各类采矿、选矿企业多达上百家,尾矿渣随意乱排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在加强自然环境整治的同时,还必须加大人为影响因素的整治力度。对流域内的所有选矿企业,必须建设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尾矿库,将尾矿渣拦蓄在尾矿库内,防止尾矿渣随雨季洪水排入河道,最终淤积在库内。对于排污严重且措施不到位的小矿要坚决予以关停,以减少人为增大水流含沙量。

3.3 洪水冲沙

根据大凌河流域来沙量大,且高度集中在大水大沙年份的特点,对水库进行科学合理调度运用,充分利用洪水冲沙。当汛期洪水入库流量适合冲沙时,及时启动水库冲沙闸,将洪水所挟带的泥沙和库内淤积的泥沙排入下游河道。

4 结语

阎王鼻子水库位于多泥沙河流上,泥沙来量大、淤积严重。对流域内采取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拦蓄地表径流和所夹带的泥沙,减轻入库泥沙淤积量。对水库上游选矿企业加强整治,防止防止尾矿渣随雨季洪水排入河道淤积在库内。针对大凌河流域来沙量大且高度集中的特性,充分利用洪水冲沙。通过以上措施,达到延长水库使用寿命的目的。

[1]武立国.阎王鼻子水库库区来沙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7(05):28-29.

[2]姚志刚,王宇,陈峰,静铁文.阎王鼻子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分析[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33(02):83-86.

[3]卢海潮,任喜武.水库泥沙淤积分析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236.

TV145

B

1007-7596(2014)05-0193-03

2013-11-27

王殿兴(1954-),男,辽宁凌源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行业工作。

猜你喜欢
大凌河阎王输沙量
大凌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模式研究
大凌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美女答阎王
20世纪中期以来不同时段黄河年输沙量对水土保持的响应
成语两则
秋辞(组诗)
MORTALITY AND FAME IN AKKADIAN TEXTS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祖厉河输沙量变化的影响分析
大凌河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减沙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