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单纯肛瘘瘘管切除缝合术的临床疗效

2014-01-29 01:37田磊于洪顺于国志葛强田颖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年2期
关键词:内口肛瘘瘘管

田磊 于洪顺 于国志 葛强 田颖

(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外五科 北京 0100011)

低位肛瘘即瘘道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不包括深部)者,包括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与皮肤相通(本文所选患者均为低位单纯肛瘘)[1、2];低位复杂性肛瘘为有2个以上支管及内口或外口[3],肛瘘瘘道在外括约肌皮下部和浅部者(因复杂肛瘘创面较大缝合后张力过大易致手术失败,故所选病例均排除低位复杂肛瘘)。

手术方法主要为肛瘘切开挂线手术和瘘管切除缝合手术两大类[4]。肛瘘切开挂线手术是以往应用最普遍的手术方法,一般又称为开放创面术式;瘘管切除缝合术方法是切除清晰的瘘管后创面一期缝合[5],就疗效问题一直存有争议。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40例低位单纯肛瘘患者,采用肛瘘切除缝合术,与40例采用传统经典术式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低位单纯肛瘘瘘管切除缝合术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80例低位单纯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33.5±10.5)岁,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平均年龄(35.4±14.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等背景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瘘管切除缝合术。术前3d使用抗生素治疗,常规清洁灌肠,骶管麻醉,患者取左侧位,常规消毒铺巾,于外口处寻索条切开至明确的内口处,切除瘘管管道索条后。清除所有炎性瘢痕组织至创面为新鲜健康组织为准,用0.5%甲硝唑冲洗后,将离断之肛门外括约肌浅部进行缝合,缝合皮下脂肪组织及皮肤,创面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术后予抗感染治疗3~5d,切口常规每天换药1次,大便后及时切口重新消毒换药,术后7d左右拆线。

1.2.2 对照组 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创面敞开,及时换药,一般术后第3~6d掉线。

1.3 疗效判定 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切口愈合。未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切口未愈合。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观察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疗效用χ2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通过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进行安全性评价。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结果

1.5.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7.43±1.12)d,对照组(12.11±1.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均无复发病例。

1.5.2 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1。其他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水肿3例。对照组5例,感染1例,肛门瘢痕1例。

表1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2 讨 论

肛瘘是肛肠科的常见疾病[6],是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病理性管道,常于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主要与肛腺感染有关。

肛瘘挂线疗法[7]是传统方法之一,其机制为:异物刺激作用、慢性勒割作用、引流作用、标志作用。优点是经济、简便、安全,不会引起肛门失禁,显著减少了瘘管及其周围组织的缺损,引流通畅,复发率低。但缺点是愈合时间长,痛苦较大,有明显的瘢痕等。

肛瘘瘘管切除缝合术的优点是可缩短治愈日数,防止肛门变形,保护肛门功能;缺点是操作不当易感染复发,失败后反使治愈日数延长、病情复杂。所以运用此法必须合理选择病例(应以低位单纯肛瘘为主)。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前、术后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后排便后的及时换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组所有病例均术前3d口服甲硝唑,术后3 d给予常规头孢类抗生素及奥硝唑静点输液控制感染,依据血常规复查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抗生素应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d。

通过笔者观察对比,肛瘘瘘管切除缝合术与传统的肛瘘切开挂线术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均痊愈,均无一例复发,但术后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方面,肛瘘瘘管切除缝合术组明显优于肛瘘切开挂线术,故对于低位单纯肛瘘主张实行肛瘘瘘管切除缝合术。

[1]谢锦生.Ⅰ期切除缝合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89.

[2]保勇,胡新亚,朱莉,等.低位单纯性瘘2032例治疗体会[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3,9(3):202.

[3]王庆武,于英.低位单纯性肛瘘一期切除缝合42例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9,37(1):31.

[4]孙彦辉.高位复杂性肛瘘诊治进展[C].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6:9-15.

[5]邓访雄.低位瘘道潜行切除并Ⅰ期缝合治疗地位肛瘘4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1):136-137.

[6]张显军,孙洪波.低位肛瘘术式改良378例疗效分析[J].中华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12):1898.

[7]晁民,彭德功,张静锋.瘘管内口切开术治疗低位肛瘘[J].山东医药,2009,49(46):91-92.

猜你喜欢
内口肛瘘瘘管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肛瘘术后内口不愈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改良扩大根治术治疗合并感染的先天性耳瘘管48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