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4-01-30 13:01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3期
关键词:表面活性血气肺泡

耿 云

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 枣庄 277100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价值研究

耿 云

枣庄市中医医院,山东 枣庄 277100

目的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价值。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男性占有34例,女性有26例;胎龄(28~34)周,平均为(30.72±1.22)周;胸片显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0例Ⅰ级,24例Ⅱ级,16例Ⅲ级。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这6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每组30例,两组患儿年龄、胎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予以机械通气与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生产企业: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128)。于用药前,将药瓶在手心中做加温处理,持续10~15 min后注入气管导管内,待给药后复苏囊,行加压通气,持续1~2 min。于给药后6 h内不允许作翻身、拍背等动作,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严密监测患儿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电、无创动脉血压等,当发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肺出血、颅内出血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时予以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显效:血气指标处于正常状态,呻吟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血气指标显著好转,呼吸较为平稳;无效: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变化;(2)分析血气改善状况及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经一段时间治疗,实验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血气改善状况

于治疗24 h后,实验组PH、PCO2、PO2依次为(7.32±0.03)mmol/L、(38.31±6.12)mmol/L、(45.61±5.12)mmol/L,对照组依次为(6.87± 0.02)mmol/L、(43.71±6.78)mmol/L、(42.12± 3.67)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PS缺乏是NRDS的关键诱导因素,易诱发肺部不成熟、肺液体运转障碍、肺不张、肺毛细血管渗出性病变,引起新生儿死亡。有学者认为,PS合成、分泌与新生儿胎龄成正比例关系,当胎龄越小时,发现肺透明膜病变的可能性越大,易引起功能障碍,出现肺泡萎陷,导致肺顺应性降低,诱发肺不张[1]。目前我国也有诸多报道表明,采用PS治疗NRDS,借助气管插管,将外源性PS置入肺泡内,早期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并减少病程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预后[2]。珂立苏属于一种PS制剂,主要包括胆固醇、磷脂、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等。在临床早期治疗中,采用外源性PS可对新生儿体内含量进行补充,促使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调节通气,改善肺泡弥散功能。

本文研究显示,予以患儿PS代替疗法,于24 h后氧合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血气状况优于对照组,主要由于PS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肺泡表面张力下降,致使肺泡维持保持扩张,未出现塌陷等现象,维持气体交换,有助于CO2排出,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用氧时间。肺表面活性物质可缩短上呼吸机时间、住院天数,改善病情严重程度,降低呼吸机参数。而珂立苏价格相对便宜,患儿家长接受能力高。

综上所述,予以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早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黄胜奇,李哲,梁荣伟.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05):12-13.

[2]赵凌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6):61-62.

R722.1

B

1674-9316(2014)13-006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3.036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血气改善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表面活性血气肺泡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改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法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