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2014-01-30 13:01崔丽欣范丽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13期
关键词:噪音外科危害

崔丽欣 殷 文 范丽萍

梅河口市医院爱民医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0

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

崔丽欣 殷 文 范丽萍

梅河口市医院爱民医院,吉林 梅河口 135000

本文通过对外科护士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简单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要求强化职业安全的教育,在工作中做好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所导致的感染预防工作,加强外科护士的自我心理调节,加强护士的自我保护、自我适应能力,尽可能减少职业对外科护士的威胁,并最大限度地对其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进行保护,做到真正的职业安全防护。

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防护

医院作为病人最为集中的公众场所,也汇集了各种病原体。外科护士作为医院工作的主力,常常与病人进行开放性伤口、体液、分泌物、血液等等的直接接触,处于被感染的高度危险的环境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病毒的产生:艾滋病、乙肝等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医院不得不采用大量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同时也对外科护士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外科护士的工作繁忙,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体不免容易疲劳,所以寻找外科护士职业的危害因素并找到对应的防护措施是现代医疗人员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

1 外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化学性危害因素

医院中常用的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氯水等等被用于清洁消毒医院病房的地板、门窗等,属于易挥发性消毒剂,虽然消毒的效果极好,但对皮肤、呼吸道、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于肿瘤病人所用的抗肿瘤药物中的5-氟尿嘧啶、顺铂等成分[1],对护士也有着极大的威胁。这类病人需要用化疗药物对创面进行灌注或介入治疗,在护士为病人处理排泄物或处理伤口的时候极容易受到感染。

1.2 物理性危害因素

针对外科病人常常使用的心电监护器、呼吸机等等,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据数据显示:各类报警噪音在53~7 dB,呼吸机在65 dB,而医院的环境噪音应< 45 dB[2]。由此可见,这类噪音如长期存在将会对护士的听觉系统造成一定损伤,还会使人产生焦躁、反应迟钝等情绪波动,直接将影响到护士的工作质量。还有,在紫外线照射时会产生定量的臭氧,而臭氧吸入过多也会产生中毒现象,这些都属于物理性危害因素。

1.3 生物性危害因素

外科护士的工作较为特殊,每天或多或少地会接触到病人的体液、粪便、血液等进行送检,在此期间不免会有与护士的直接接触,这是对护士造成的重大威胁。如果护士在此过程中由于针刺或其他造成伤口同时又接触到病人的体液样本,极易被病毒侵袭,从而使病毒或微生物进入护士体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现如今,对病人血液传播疾病已开始重视,其他传播途径也应当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1.4 其他危害因素

除了以上提到的化学、物理、生物性危害因素,外科护士还面临着多种器械,如针头、手术刀、剪刀、玻璃药品等,这类物品上往往也会带有病人的病菌,如果在护理过程中不慎遭到该类物品划伤,也会对护士产生一定的健康威胁。

外科护士的病人较多,流动量大,工作繁忙,突发事件多,所以导致了外科护士常处于超负荷、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中,这样会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使情绪无法释放,长期以来也会对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2 有效的防护措施

2.1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教育

根据外科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规章制度,对护士进行安全职业操作教育,防止在工作中因业务不熟练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大力开展自我保护教育,要求护理人员有牢固的防护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规范的操作过程,在工作中镇定果断,遇到问题时能够做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定期对自身健康进行检查,针对工作中的不同问题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调动。

2.2 做好工作中的自我保护

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习惯,每项工作完成后都要用肥皂认真洗手,在处理病人的排泄物、对病人伤口进行检查换药时戴口罩、手套,再进行处理;使用消毒液消毒剂后,要注意安全操作使用,定期对室内进行通风换气,在针管针头等医疗器械的应用中要小心谨慎,做好大型仪器的应用、保养、护理知识,在紫外线室内不要来回走动,以免受到伤害。在工作中做到“小声说话,轻声走路,操作小心”,减少工作环境中噪音对自身和病人的影响。

2.3 学会自我减压

作为外科护士,面对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要学会主动自我减压,多与同事沟通工作上的技巧、操作方法,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利用好自己的休息时间;管理人员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手调配,加强护理人员对工作职业压力的抵抗能力,对压力过大的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3 结论

外科护士的职业特殊性造就了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但是,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真正认识到这些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必能将危害降到最低,最大程度的保护外科护士和病人的身心安全,达到真正的安全防护。

[1]杨淑玲.李亚洁,张秀华,等.经因传播疾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南方护理学报,2013(11):65.

[2]迟培芳,迟培环,翟风艳.外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13(17):7.

R13

B

1674-9316(2014)13-0101-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3.061

猜你喜欢
噪音外科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
噪音,总是有噪音!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无法逃避的噪音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