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体罚

2014-02-03 02:35兰妮麦克穆林
中学生 2014年24期
关键词:榨油体罚伊丽莎白

◎〔美〕兰妮·麦克穆林

特殊的体罚

◎〔美〕兰妮·麦克穆林

也许,在这个世界的其他地方同样也有威信极高并能使所有学生都敬畏如神的老师,但肯定不会有哪位老师会像在我们镇上待了三十多年的弗洛斯特女士那样,差不多成了全镇老少的严师,让大家都服膺于心。

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众人心底的,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块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陪不起—好吧,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一本书,径自翻了起来。

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任凭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顾不得弗洛斯特女士的禁令,暗暗向好友伊丽莎白打了招呼,果然伊丽莎白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正读书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上了试卷。

这次作弊的代价首先是一个漫长难熬的周末。晚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才迷糊过去,又被噩梦惊醒—连卧室墙上那些歌星舞星们的画像似乎都变成了弗洛斯特女士,真让我心惊肉跳!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周一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到了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你宽恕”。)

“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

[点读]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文中的弗洛斯特女士既使学生“敬畏如神”,但又让人“服膺于心”,原因是什么呢?一次“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的特殊“体罚”,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诠释。

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囫囵了。

她吩咐我们分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我们面面相觑,从对方的脸上看到自己的窘态。“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眼睛闭上,那不是什么好看的戏。”她说。

我抖抖索索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会先惩罚谁呢?

“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我尽管自己没挨打,眼泪却上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勇气:“请您别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样了?”

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伊丽莎白竟红着脸说:“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打呀!”

什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啪!”哦,原来如此!

—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在弗洛斯特女士任教的几十年中,这样的体罚究竟发生了多少回,我无从得知。因为有幸受过这种板子的学生大约多半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选自“央视国际”

本期“阅读训练”《一朵一朵的阳光》参考答案

1.B、D、E

2.①“一朵一朵的阳光”表面上是指在男孩和他娘眼中阳光是一朵一朵的。②实际上“一朵阳光”象征着一位家庭成员,只有每一位家庭成员因亲情而聚集在一起时,才能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

3.①对于初见的男孩儿,男人“专注”地看着;②询问男孩儿是否一人在家时,直接问“你娘呢”;③一听男孩儿说自己生病了,就“关切”地询问;④问男孩儿年龄时,脱口而出“7岁了吗”;⑤知道他们原来住村里,所以自然问出“你们怎么不住村子里了”。

本期“阅读训练”《自己在家榨油更健康吗》参考答案

1.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是自己在家榨油的健康问题。

2.因地沟油问题而出现自己在家榨油的现象,进而引出说明的话题—自己在家榨油真的会更好吗?

3.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

猜你喜欢
榨油体罚伊丽莎白
英国皇家海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肖像绘画的回归——伊丽莎白·佩顿
解决体罚问题需釜底抽薪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土榨油是否越“土”越健康
父亲的榨油坊
广西龙胜:手工榨油坊茶油飘香
全球第25个儿童权利日:何时告别暴力和体罚
规范化的学校体罚: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