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校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2014-02-05 13:57蕾,李
职教通讯 2014年22期
关键词:职校创造性效能

夏 蕾,李 静

创新人才需要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与一个人自身的主观信念即创新效能感密不可分。因此,研究职校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探究其有效培养路径,对提高职校生创新意识,激发其创新热情,进而促进职业教育领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创新自我效能感概念及特点

(一)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该理论认为,即便人的行为没有对自己产生强化,但由于人对行为结果所能带来的功效产生期望,可能会主动性地进行那一活动。

创新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创新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由Tierney和Farmer在2002年提出的,是指个人对于从事特定任务是否具有产生创造性作品的能力与信念的自我评价。[1]它反映个人对自己完成某种与创新相关的任务或行为的知觉或对达到创新行为目标的信心或信念。创新自我效能感包含了两层含义:(1)创新自我效能感来源于个体在活动中,对自己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的不断体验及形成的信念的积累;(2)创新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个体活动时对自己能力和信心的评价,进而影响个体是否坚持该活动,坚持到什么程度。

(二)创新自我效能感的特点

1.内隐性。创新自我效能感与个人对自己的创新能力的认知与判断相关,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这种能力的自我知觉和评价以及内心的情感体验,通常是内隐的。

2.情境性。创新自我效能感针对创新活动而言,具有情境特殊性。由于创新过程中常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着个人的创新活动,所以,创新自我效能感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主观性。创新自我效能感虽然与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与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其中包括是否能利用自己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一个具体创新活动的判断和信念等。

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几个特征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主观感受、自我体验,是可以通过采取一定措施来改变的。因此,只要采取一些恰当的方法,创新能力是可以被激发和提高的。

二、 职校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职校生在各项技能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需要创新效能感。由创新效能感的概念及特点可知,职校生创新效能感主要是指职校生在生活学习及其他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对自己是否具有从事创新活动能力的自我评价或者是达到创新行为目标的信心及信念。

(一)职校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现状

职校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主要是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二者存在着积极的正相关。[2]根据相关调查及资料查阅发现,职校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1)学习成就感较低。大多数职校学生是由于成绩不够理想,而被迫进入职校的,心理上“失败”的烙印深深影响着职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及学习态度,致使其在学习上缺乏成就感。(2)自我需求低。大多数职校学生“被迫”入学,造成其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就学仅是为了让父母安心或找一份工作。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这种生理或安全的需要,处于人需求层次的底层。(3)缺乏坚持性。职校学生普遍“难管”,是因为其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又缺乏坚定的学习目标,致使行为缺乏坚持性。

职校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低,可反映其创新自我效能感也处于较低水平。职校生创新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1)既往的失败经验。职校生的失败经历较多,容易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有些学生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专长和爱好,但是,在职业学校这个比较松散的环境下,他们对自身的要求降低,以致于任由展示专长、体验成功的机会流失,也不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2)他人“经验”的打击。由于许多用人单位对学历的要求较高,对职校生有不同程度的歧视,使成绩优秀、能力较强的职校生在竞争中处于下风,以致职校生产生了“再怎么努力也没用”的误解,挫伤了自信心,削弱了他们提高创新意识的动机。(3)公众舆论和教师错误的诱导。不良的期望在职校生形成创新自我效能感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包括家长、教师在内的人们都不看好职校生,认为他们的智力水平不高,对他们的创新能力更不抱期望,这种刻板印象在各种场合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严重影响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4)职校氛围的影响。不少职校生在中学阶段就养成了作风散漫、纪律性差等不良习惯,而职业学校各项压力相对较小,许多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培养关注不够,导致整个学校学习风气不浓厚。而且,由于同类学生的集中,更是加深了种种不良风气,造成学生没有心思去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职校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对职校生的影响

职校生创新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对自己是否具有从事创新活动能力的主观自我评价,对其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自我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动机,就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动力。其对职校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行为的选择。职校学生创新自我效能感越强,就越倾向于选择相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进一步激发创造潜能。反之,则不敢承担需要“创新能力”的任务,从而失去成功和锻炼潜能的机遇。

2.行为的坚持程度。职校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高,能激发自身的毅力和坚持,努力完成任务。反之,则易认定自身能力不足,无法完成任务,从而丧失努力坚持的动力和信心。

3.面对困难的态度。职校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高,会更有自信,更勇于向困难挑战,寻求尝试各种不同的途径去克服困难。相反,则会怀疑自身能力,缺乏自信,一有困难就会放弃、逃避。

4.思维的方向。职校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高,就会更关注并创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寻求更加便捷的路径,发挥出个人最大的能力。反之,则往往更关注潜在的困难及个人的不足,最终被困难吓倒。

5.活动的效率。职校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越高,就越有自信,从而在活动中情绪饱满,积极尝试新方法新路径,从而提高效率。相反,创新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会死板守旧,畏首畏尾,效率自然低下。

可见,培养职校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能促进职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职校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有效培养路径

国内外诸多研究都表明,自我效能感尤其是创新自我效能感是推动创新活动的源动力之一, 与个体对创造活动参与投入度有密切关系。[3]因此,培养职校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是激发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针对职校生创新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现状,提高其效能感需从学生自身、社会及学校等多方面入手。

(一)学生自身

1.职校生要积极归因,纠正错误认识。职校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归因方式,经常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教师、运气等因素,认为自己天生脑子笨、运气差、没遇到好教师,连学习学不好,其他的肯定也不行。职校生要积极地正视这个问题,要相信自己学业不好不代表其他都不好,而且,失败只是暂时性的,除了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在其他方面发挥自己的长处,要在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中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有成效的,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挑战的意愿。

2.建立难度适宜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个性化目标。个体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建立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学生判断自己的学习是否成功与其活动目标相关联。如果学生设定的目标难度太高而难以成功,就会经常体验到挫折感;而目标太低太容易实现,则难以从中体会到成就感。因此,职校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自己的目标。循序渐进地实现目标,会更容易取得进步,也会更有利于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发展。

3.职校生要抓住机遇,大胆地展示自己。现在国家及各地每年都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是职校学生展示自己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职校生要抓住这个机会,树立自信,发挥聪明才智,多思考怎么创新,多注重提高动手能力,通过这些发挥创造能力的尝试和成功的体验自然推动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尤其需要依靠教师和家长的力量。

1.对职校生充满期待和信心,抛弃悲观失望观念。教师和家长要有这样一个认识:职校生只是在语言和逻辑能力方面稍弱,其优势完全可能在纸笔测验无法测出的其他智能方面,比如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空间能力,等等。考试成绩绝不是断定学生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皮格马利翁效应喻指执著的爱和期待会带来奇迹般的变化,使事物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这对职校生的改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期待,也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愿意向困难挑战,增强创新自我效能感。

2.树立合适的榜样,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班杜拉认为,替代性经验对个体效能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教师和家长来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榜样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榜样可以是历史上的成功人物,也可以是现实中有着创造性表现的人。当学生看到与自己能力相当、人格特征相似的他人取得成功时,其自我效能感能够得到有效激发,进而创新自我效能感也可得到有效激发。

3.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4]个体创造性活动的压力无处不在,在压力情境下,个体往往会产生焦虑、身体不适等心理和生理反应,学生往往将这些反应归结为能力不足或是外在环境,这时,家长和教师的支持就很重要,要积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客观情形和自己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创造性活动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创造性活动的认知,从而影响学生的创新自我效能感。由此可见,以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创造性探索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者王晓玲的研究也证明,儿童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其创新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因此,教师和家长构建一个以家庭和学校为核心的社会支持系统,对职校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学校方面

职校生大多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职业院校创造一个宽松的、和谐的、鼓励性的教育环境,提供发展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对职校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发展尤为必要。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职校生可以自由地活动,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鼓励性的学习气氛可以使学生敞开心扉,消除紧张和焦虑等不良情绪,使情绪状态处于稳定水平,从而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展露个性和才华。硬件和软件设施是学生创新活动的一个前提。只有这样的环境氛围,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提高。另外,伴随着国家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浪潮,职业学校要采取一些积极措施鼓励职校生主动参与,例如,给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好的学习条件、介绍好的工作机会等,刺激他们内在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金德.创新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创造性思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8.

[2]李西营,张莉.创造性自我效能:内涵、影响因素和干预[J].心理科学进展,2012(1):111.

[3]A·班杜拉.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39-340.

[4]李金德,王军.初中生创新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5):42.

猜你喜欢
职校创造性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