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失眠的中医身心治疗

2014-02-05 14:43吴俊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安神菊花针刺

吴俊平

论失眠的中医身心治疗

吴俊平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300)

失眠成为当下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重大问题,本文尝试从中医学的角度就失眠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并就中医对失眠的治疗进行论述,以期为失眠者的中医身心治疗提供参考。

失眠;认知;身心;中医药疗法

当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便捷的时候,同时也伴随人们心理压力加大,心理失衡加剧等问题的产生,心理疾病近年来有逐年增加趋势,作为心身性疾病的失眠成为常见、多发的病症,其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中国卫生部一项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失眠者已达120~140万人,失眠率高达10%~20%。对失眠的研究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据文献报道将近30%的失眠者没有明显的原因[1]。

失眠是指在合适的睡眠环境中不能进行正常的睡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过早觉醒和睡后无恢复感,可引起躯体功能障碍或明显不适感[2],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常伴有头痛、头晕,心悸、健忘、食欲不佳及精神疲乏等症状。而对失眠的治疗,西医的主要治疗手段和方法一般是吃安眠药,但其易成瘾,药物的长时间服用带来的副作用,亦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依赖心理。中医作为传统治疗手法之一,以其整体调理,标本兼治,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治疗失眠的临床运用有着它独特的优势。本文尝试从中医的角度对失眠的病因与病机加以认知和治疗进行论述。

1 中医对失眠病因病机的认知

中医认为不寐,即失眠,在古籍中称为“不得眠”、“目不瞑”或“不得卧”。是由于外感或内伤等病因,致使心、肝、胆、脾、胃、肾等脏器功能失调,以入睡困难、夜寐不安或彻夜不寐致使睡眠时间、深度及消除疲劳作用不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失眠的总病机为“阳不入阴”。《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病因方面牟氏认为[3]邪热亢盛、营卫亏虚、虚阳浮越、阴血亏虚、瘀血痰饮阻滞皆可导致阳不入阴,从而造成失眠。睡眠情况与人体卫气的循行和阴阳的盛衰有密切关系。《灵枢·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盛则寤矣。”即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卫气昼行于阳经,阳气盛则寐;夜行于阴经,阴气盛则寐。如因病而导致机体阴阳失调,阳不入阴则产生失眠。所以机体阴阳的转输和阴阳的盛衰变化是产生失眠的病理机制。阴阳失调,必然影响心神,神志不安乃致失眠[4]。

2 失眠的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失眠症方法多种,经验丰富,疗效显著,能为患者从根本上解决失眠困扰;并且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依赖性,较西药优势明显。无论是自拟方药还是古方化裁,治疗失眠的平均治愈率均高于中成药治疗组,这体现了辨证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目前中医对于失眠的治疗按照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虚实两大类。虚证分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实证多见于肝郁化火、湿痰阻胃、痰热上扰。

2.1虚证治疗临床上失眠者多以阴虚火旺为多,阴虚火旺是指脏腑阴分亏虚,失于滋养,虚热内生。中医认为,阳盛则多耗气伤阴,易致虚火上炎,虚火上炎则扰动心神,心神不定或不宁,则烦躁不安,再加外在情志因素,导致过度焦虑、紧张,则极易引起失眠。失眠者其中又以肾阴虚较为常见,阴虚火旺者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心脾两虚者宜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心胆气虚者宜益气定惊,安神定志。虚证失眠以中药滋阴降火,补益心脾,益气镇惊,直达病所,共奏标本兼顾之目的,疗效显著。古衍等采用补肾安神方(由栀子、莲子心、酸枣仁、白芍、麦冬、合欢皮、夜交藤、山药、熟地黄等组成)加减治疗失眠(阴虚火旺型),总有效率达87.5%[5]。

2.2实证治疗以实证论治者,失眠多被认为是与肝火有关。屈沂认为失眠多由肝的疏泄功能失常为主,久之肝郁化火,火性上炎,热扰心神,渐成顽固性失眠,故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香附、白芍、川芎、枳壳、甘草、菊花、炒酸枣仁、夜交藤)治疗顽固性失眠,有效率达92%[6]。治以肝郁化火者宜疏肝泻热,清肝泻火,佐以安神宁心。李燕认为失眠主要多因情志刺激而发,与心、肝关系密切,治以泻实火,安神定志。故用珍珠母汤(珍珠母、酸枣仁、白芍、丹参、郁金、五味子、甘草、黄连)为主方辨证加减用药,治疗失眠58例,总有效率91.38%[7]。

失眠的中药治疗,无论是治虚还是治实,失眠的关键在于心神不宁,故镇静安神为治疗失眠的基本法则,但必须在平衡脏腑阴阳气血,也就是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离此原则,即影响疗效。所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也就是治疗失眠的关键,必须贯穿于治疗的始终。但根据不同证候,适当选用具有安神作用的药物也十分重要,只有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收到预期的疗效,否则片面强调安神,忽略整体调整,往往事倍功半,很难取得疗效。

3 失眠的针刺治疗

针灸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目前仍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刺是针灸的方法之一,针刺治疗失眠,因其疗效确切、方法简便、经济安全、无副作用等,在中医临床失眠的治疗上倍受关注和推崇。目前有一些学者开展了针刺在治疗失眠作用的研究。齐守成以针刺神门、三阴交为主要穴位治疗药物依赖失眠症70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2.86%[8]。苏和平以针刺内关、神门、四神聪、风池、三阴交为主要穴位治疗顽固性失眠42例,总有效率93%[9]。

4 失眠的中医心理治疗

中医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智慧结果,在远古时代,医学科技还不发达,药物知识十分贫乏,心理治疗占了很大比重,整体上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也注意病人与医生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对治疗成功有决定性作用,故有“医工相得”之说。

心理辅助治疗有助于因精神应激带来的心理冲突引起情绪压力造成的失眠,即精神性失眠患者。长期受到失眠困扰的人大多是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容易激动或多处于抑郁情绪状态,他们遇到一些事时精神过度敏感,神经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而难以松弛,或者由于过度思虑,对于这类患者,情志的调节及心理的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了。临床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劝说开导法、情志相胜法、移情易性法、气功引导法、认知行为疗法、松弛疗法等。但心理治疗亦需辨证施治,在临床采用控制睡眠行为配合放松疗法训练对一些患者进行治疗,已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针灸治疗失眠方面,在音乐的协同治疗下,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针灸治疗,音乐的作用主要是放松人的精神,与心理疏导有异曲同工之妙[10]。

5 结论

失眠的病因复杂多样,不仅有生理的原因,也有心理及社会的原因,针对失眠者需要综合系统的治疗,而采用中医的方法对失眠者进行身心治疗,不但可以显著提高失眠者的睡眠质量,而且可以减少长期依赖西药所带来不良反应,这种心身同治模式也符合现代医学所倡导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并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疗效,值得应用和推广。

[1]李开琴,徐艳.中西医防治失眠的原则[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28(3):290.

[2]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ate of Science Conference statement on Manifestations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in A-dults[J].Sleep,2005,28:1048-1057.

[3]牟大鹏.失眠探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47-48.

[4]李军体,刘明润.中医对睡眠障碍的认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3:15.

[5]古衍,姚吉龙,姜向坤.补肾安神方治疗围绝经期失眠(阴虚火旺型)3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9):28.

[6]屈沂.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50例[J].河南中医,2007,27(6):68.

[7]李燕.珍珠母眠安汤治疗失眠58例[J].新中医,2003,35(7):54.

[8]齐守成.针刺治疗药物依赖性失眠症70例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2007,4(7):236.

[9]苏和平.针刺治疗顽固性失眠42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7,(7):34.

[10]魏清,胡金霞.失眠的中医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2,1(2)74.(本文编辑:杨 杰 本文校对:熊 俊 收稿日期:2013-10-25)

延缓衰老话菊花

菊花在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并说“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指出菊花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菊花味甘,性凉。入肝、肺二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消炎解毒之功效。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头昏、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痈疖肿毒等症。元代的张元素、王好古称菊花“养目血,去翳膜”,“主肝气不足”。明代李时珍则说:“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得金水之精英尤多,能益金水二脏(注:指肺和肾)也。”

菊花能治病强身,具有清头目、去邪秽的功用。饮菊花酒、制菊花糕、枕菊花枕是民间风俗。

菊花内含挥发油(主要是龙脑、樟脑和菊油环酮),菊甙,大波斯菊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剌槐甙等。还有氨基酸、维生素A、黄酮类和微量元素硒、铬、镍、锰等。

——中国中医药报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on insomnia

Wu Junping
(Guangzhou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510300)

Insomnia has become the major problems the problems of people's daily life,this article were discussed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insomni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pect,and discusses treatment of insomnia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insomnia.

Insomnia;Cognition;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4.007

:1672-2779(2014)-04-0015-02

猜你喜欢
安神菊花针刺
菊花赞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