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性和评价性为坐标的形容词分类

2014-02-08 05:43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情状评价性乙类

梁 玥

(大连外国语大学软件学院,辽宁大连 116044)

近些年来,随着对形容词研究的深入,形容词的时间性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关于形容词的体(aspect)的研究,虽然已经较为系统,但是关于形容词的时[1](tence),因为有别与西语里成体系的时间系统,所以研究相对滞后。形容词的时间性、评价性和语义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迄今的研究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交代。本文的目的是从语义方面讨论形容词性质、状态、变化[2]三种情状在以时间性和评价性为坐标的分类中各自呈现的特点,力求证明汉语形容词的时间性和评价性是影响语义的重要因素。

一、研究现状

张国宪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了形容词的评价性并提出了“概念的相对和客观”的分析标准,其具体解释如下:“比如从北京到东京,张三如果从未出过远门的话,他可能会做出“远”的断言;而李四经常欧洲、澳洲的跑,那么他极有可能给出“近”的判断。这种对于客观事实(北京至东京之间的距离)而做出截然相反的断定不能用逻辑的真假来界定,产生这一误差的动因是由于性质情状大都是相对的。”[3]

这种说法显得有些偏颇,因为通常所说的相对性是与绝对性相对应的一组概念。但是从时间性和评价性的角度来看,很多现象是难以用“相对”和“绝对”来解释的。

(1)结果发现,马克思大脑皮层的六层细胞中,第三层细胞比一般人大,神经细胞间的联结点比一般人多,神经通路也比一般人复杂。(记忆妙法/王义炯/1982/福建青年社)

(2)一块块四方的地,灌进了清清的河水,白茫茫的一片。(石门二柳/储福金/1987/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3)实践证明,从战士中直接提拨起来的基层干部,不少同志文化程度低,年龄大,没有经过严格训练,掌握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很吃力。(解放军报/1980/解放军报社)

(4)可今天早上当我看到小王拿着你批的假条对我流露出的那种得意的神情时,连长,你知道我心里是多么难受啊。(解放军报/1991/解放军报社)

例(1)中的性质形容词“大”“多”“复杂”都是同类事物之间比较得出的“差”。因此、可以算作是相对的概念。但是,例(2)中的状态形容词“白茫茫”是个固定的量值,不是一个相对概念。由此可见,单纯的“相对性”这一概念并不适用于诠释形容词在量值方面的差异。例(3)(4)是从说话人的主观经验、感受作出的判断,这种经验或感受受到时间性因素的制约。由此可见“客观”这一概念不能概括形容词的评价性特征。

本文认为,类似于例(2)(3)(4)中的“白茫茫”“吃力”“难受”之类的形容词不能用概念的“相对和客观”来进行解释,因为这样反映不出该类词的时间性和评价性。关于这类形容词的语义功能,可以用时间性的强弱和主客观性的强弱来加以解释。本文提出的时间性强弱、主客观性强弱的观点,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形容词的时间性强弱和主客观性强弱[4]

从图1可以看出,从时间的角度来看,甲类、乙类时间性较弱;丙类、丁类时间性较强。就主观性客观性而言,甲类、丙类客观性较强;乙类、丁类主观性较强。例(1)属甲类,例(2)属丙类,例(3)属乙类,例(4)属丁类。以下,本文将围绕时间性的强弱和客观性、主观性的强弱来进行论述。

二、甲类形容词的时间性和评价性

甲类形容词以表达性质情状的形容词为代表。这类形容词的时间性最不明显,而评价的内容又最接近于评价事物的客观属性。如表示属性、特质等方面的“大、小、远、高、红、短、快”等形容词。例如:

(5)a在人类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像车轮、杯子、瓶子、水管等等,它们的外形是圆的。(当代/自然科学/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b*在人类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像车轮、杯子、瓶子、水管等等,它们的外形曾经是圆的。

(6)a由于飞机运行速度快,因此,在航空上用的接收机要求能适应高速运动。(当代/CWAC/SGE0433)

b*由于飞机运行速度一直快,因此,在航空上用的接收机要求能适应高速运动。

(7)a果实在成熟以前,一般都是绿色的,吃起来很硬,而且很酸。(植物学(初中全一册)/李沧 段芸芬 刘真/1992/人民教育出版社)

b*果实在成熟以前,一般都是绿色的,吃起来正在很硬,而且已经很酸。

从例句(5)(6)(7)可以看出,无论是表示时制的时间副词“曾经”“正在”“已经”,还是表示频率的时间词“一直”,都不能被性质情状所容纳,由此可以看出性质情状的弱时间性,在表达事物属性特征的时候,句法上表现为无时间标记的组配。再看一下评价的对象和评价的内容之间的关系。(5)中评价对象“车轮、杯子、瓶子、水管”与评价内容“圆”,这是世人皆知的外形特征,是长期不变,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得出的评价,所以评价的客观性很强。(6)中“飞机的飞行速度”,在众多的交通工具中,“飞机”这类工具的确有“快”的特征。(7)中的“酸”“硬”也是未成熟的果实这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形容词是为了表述与同类事物相比的“差”而创造的,“差”的规定基于现实和心理。上面的三句话中这种差更基于现实情况,接近于“无差别”,所以其客观性更强。另外,这里评价的客体“飞机的飞行速度”“秋日的天”“鹅”“果实”都是相对于个别事物的类概念,评价内容是对这一类事物的共有特征和属性的表达。

三、乙类形容词的时间性和评价性

乙类形容词包含某些性质情状的形容词和状态情状中表示感觉、感情或状态的某些评价性形容词。例如“复杂、漂亮、正直、可爱、自然”等,这些形容词描述的情状往往是静态的,呈现弱时间性,但表达内容多是说话人的议论和评价。

(8)a有的同志说,“小孩子天真烂漫,哪里懂那么多大道理”。(当代/报刊/1994年报刊精选/08)

b*有的同志说,“小孩子始终天真烂漫,哪里懂那么多大道理”。

(9)a在美国,结婚是很现实的事情,经济能力有时候比爱情更重要,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本来一无所有的穷人。(当代/文学/大陆作家/安顿)

b*在美国,结婚是已经很现实的事情,经济能力有时候比爱情更重要,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本来一无所有的穷人。

(10)a同时,结婚生孩子是最自然的事,一个人必须为国家生小孩,养小孩,教育小孩。这样,结婚才有了意义,有了结果。(现代/文学/老舍短篇)

b*同时,结婚生孩子是曾经最自然的事,一个人必须为国家生小孩,养小孩,教育小孩。这样,结婚才有了意义,有了结果。

(8)(9)(10)中的乙类形容词不能容纳具有时间意义的词都是对于时间性的掣肘表现。其中“小孩子”“结婚生孩子”均是类概念表达,一类事物的状态表现具有恒长性,短时间内不会轻易改变,所以乙类形容词的时间性减弱。并且,评价的对象相对于甲类形容词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描写;乙类形容词多是对事件进行主观判断。乙类从句中的“哪里”“必须”“…比…更…”都是主观性评价表达的标识。

四、丙类形容词的时间性和评价性

丙类形容词中包含大部分表达状态情状和部分表达变化情状的形容词。这类形容词的时间性表现为临时性,短期或一次性。评价的内容趋于客观,不带有太多的感情色彩,所以此类词中多为表示事物性状的描述性表达。如“白茫茫、空荡荡、矮小、坑坑洼洼”等,例:

(11)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异常的红光,象秋天的残阳那样,把山峦和海洋照得红彤彤的。(小城风波/王亚法/1979/福建青年)

(12)丁楠坐在校长室洁白柔软的沙发里,身子陷了下去,好象比平时矮小了不少。(万岁,高3·2/邵英、子实/1989/时代文艺出版社)

(13)据有关部门测算,去年全国节约的能源折合标准煤约三千万吨,是中国最近四年来节能最多的一年。(人民日报/1985/人民日报社)

(11)句中的描写的对象山峦一般是绿色的,海洋平常是蓝色的,但在句中特定的条件下(“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异常的红光”),使之变成了“红彤彤”的颜色,显然这种性状不是恒长不变的,具有临时性时间意义。(12)句中描写的对象“丁楠”,由于身子陷入柔软的沙发,所以看起来比平时“矮小”,说明平时的身高不那么矮小,但直观看上去的确和平时不一样,这也是一次性的状态。(13)“节约的能源”虽然抽象不直观,但通过数值的客观比照,也能得出“去年”“多”这个具有临时时间意义的结论。这三句中“突然”“比平时”“最近”这些表达时间性语义的词,也增加了描写客体的偶然性,非长期性的时间意义。相对于类概念,这种临时性的描写对象大多是个别情况的个概念。丙类形容词的运用,相对直观具体地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情状,接近现实情况,添加的主观感情色彩少,更具客观性。

五、丁类形容词的时间性和评价性

丁类形容词是指包含表示感觉、感情的状态情状和部分表示变化的情状。这类形容词中包含了变化情状形容词,在词性的连续统上,变化形容词距离动词最近,也是时间性最强的形容词,部分表状态情状的形容词也是距离变化形容词近,被变化形容词所感染,也具有时间性。同时,这类词多表达说话人的情感、感觉、评价的语义,所以主观性也相对较强,如“冷、难受、疼、渴”等。

(14)哎哟,我的头好疼。(当代/六六/蜗居)

(15)她根本不敢看那张可怕的脸孔,他凶的时候真的好可怕,为什么她以前一直都没注意到呢?(当代/于晴 /红苹果之恋)

(16)我当时就很开心,并且非常乐在其中。(当代/电视访谈/鲁豫有约/男角)

(14)中的“疼”是当时瞬间的主观感受,所以其时间性是临时的,评价性是主观的。和“哎呦”的语用功能相仿,“疼”表达说话人的一种感叹,类似的还有“冷”“难受”“饿”等感官形容词。(15)“凶的时候”限定了时间,具体的情况往往具有临时的特性;形容词“可怕”表达也是一种主观感受。(16)“当时”体现了临时性语义,“我”“开心”是说话人的主观感受。

六、结 语

前文对甲、乙、丙、丁四类形容词的时间性和评价性进行了分析,下面以表格的形式概括一下四类形容词在做谓语时语义方面的异同点,见表1。

表1 形容词的语义要素及特征

综上所述,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受评价的客体的语义特征、评价的主客观性、形容词的时间性等因素制约。实现具体的语境下的表意功能,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不同语境下的同一个形容词,它的时间性和评价性也不尽相同。

[1]龚千炎.现代汉语的时间系统[J].世界汉语教学,1994(1):2.

[2]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18.

[3]张国宪.形容词下位范畴的语义特征镜像[J].汉语学报,2007(2):34.

[4]八亀裕美.日本語形容詞の記述的研究-類型論的視点から -[M].东京:明治書院,2007:40.

(责任编辑 王莉)

猜你喜欢
情状评价性乙类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医疗机构侧)
从学生作文中审视语言描写的特点
幸福
从进行体“在VP”的英译看“体”范畴表达的主观性
英语句子中体、时制和情态的语序认知理据探析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评价性语言的艺术性
学术语篇的评价性分析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应该完全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参保地支付标准”政策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评价性内容分析
乙类药品自付比例作用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