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风光,便能成事

2014-02-10 17:01薛仁明
读书文摘 2014年2期
关键词:儒生儒者成事

薛仁明

历来打天下,一赖武将,二赖谋臣。刘邦一向不喜读书之人,可他身旁谋士,却是阵容坚强。这看似矛盾,其实是得力于他的大度能容、从谏如流;读书人若真有见地,又不酸不腐,刘邦还是一听便知的。那时,扶保刘邦的群士,有张良,有陈平,有叔孙通。其中,张良凡事不沾不滞、若即若离,那身手,宛若游龙;因此,生前死后,一直是个没是非的神仙般人物。至于陈平,人间烟火气就重了些,于是,是非也多了。但是,真要说是非争议,则属叔孙通最多。

叔孙通是鲁国大夫叔孙氏之后,娴熟礼乐,是个儒者。打天下时,儒者很难派得上用场;可天下一定,叔孙通这般的儒者便可一展所长。《史记》称叔孙通是“汉家儒宗”,可历来非议叔孙通的人,却也统统都是些儒生。这有意思。

当初,刘邦因民间出身,又生性疏阔,极不耐烦繁文缛节。即皇帝位后,便将所有的仪节,能免则免,一切从简。结果,因简易过了头,最后连起码的威仪也荡然无存;但见堂堂朝廷中,不时有“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甚至“拔剑击柱”等等离谱之事。刘邦看了头痛,叔孙通便趁机进言,“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

就这样,叔孙通去了鲁地,征召儒生三十余人,准备重定朝仪。结果,有两位先生不仅拒绝,还当面羞辱了叔孙通。羞辱之要点一:叔孙通“所事者,且(近乎)十主,皆面腴以得亲贵”;换言之,叔孙通人格卑劣,毫无节操,他们不屑与之为伍。其二:“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当时天下初定,远远还没“积德”,叔孙通就“急着”制礼作乐;所制礼乐,必然“不合古”,必然是个赝品,因此,他们拒绝参与这么一个“赝品工程”。说罢,还对叔孙通撂话,“公往矣,无污我!”(你走,别脏了我!)

呵!有趣。

这第二点,当然是两位先生的迂腐。毕竟,礼乐养人;上自朝廷,下至万民,礼乐本是最彻头彻尾的教化之道;啥时能用,啥时就赶紧去用。正当天下初定、亟需教化时,此时不制礼乐,更待何时?礼乐本非点缀装饰,而系天下之所必需;既是必需,又岂能苦等“积德百年而后兴”?诚然,在极古之时,礼乐确非一蹴可成,的确“积德多年”而后兴;可当礼乐规模已成,后世大可不必重新再来,只需在旧有的基础上因革损益、与时俱变,制定出合适当代的新礼乐即可。“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只要把握住礼乐的根本,所有的因革损益,都只在证明礼乐内在的活泼与弹性!

至于第一点,那就有点麻烦了。

叔孙通所事,虽说不至于“十主”,但掐指一算,的确也包括了秦始皇、秦二世、项梁、楚怀王、项羽、刘邦总共六人。短短数年内,所事六主,这当然不是甚么光彩之事。

可话说回来,在秦汉之际那样的乱世里,读书人真的要活得多么理直气壮、光光彩彩,恐怕,多少都有点困难吧!毕竟,乱世之中,更多是身不由己。有人选择了进,有人则选择了退,可进的前头,必然是千荆万棘;而退之同时,一样也有着千回与百转。叔孙通是个儒者,用世之心极重,几乎是打死不退;但作为儒者,他既不迂、又不执,也很少坚持一般儒生所谓的“大是大非”。儒者不迂不执,便能成事,所以叔孙通开创得了一代礼仪;但是,他不坚持那些“大是大非”,就难免要招谤受毁。

早先,在秦始皇时,叔孙通原是个无关紧要的小角色;到了胡亥,只因看着形势不对,急欲脱身,遂说了几句逢迎秦二世的话儿;后来,果然脱了身,却也留下了话柄。到了楚营,先是项梁死,继而怀王垮,后来在项羽底下,又知道终难成事,因此,刘邦兵入彭城,叔孙通无啥犹豫,便率领了一班弟子投降于汉。降汉后,叔孙通不再东奔西窜,从此死心塌地,紧紧就跟随着刘邦;这一如张良本要投靠景驹却中途碰着了刘邦,也一如陈平先事魏后事楚再转而事汉,他们都清楚,刘邦慢而少礼、极其无赖,可是,他最靠谱。

投汉后,叔孙通一知汉王不喜儒服,半点不挣扎,直接就改穿刘邦所习见的短衣。为了成事,叔孙通做了许多类似的迎合,正因如此,廉洁之士对他多感不齿。不过,这位看似无甚原则、没啥坚持的叔孙先生,自始至终,倒是耿耿于他的礼乐重建大业。逮住了机会,他赶紧就做。真说坚持,这是他最大的坚持;真说大是大非,这才是他最在意的大是大非。至于别人骂他,譬如鲁地两位先生那样的羞辱,他倒不生气,也不用官威压人,更不用权势整人,只笑着说,“若(你们)真鄙儒也,不知时变!”

叔孙通这么说,我猜,那儒生是听不进去的。然而,我真心喜欢叔孙通这么笑着说话的风光。有这样的风光,便能成事。

儒生原则多,大是大非,毫不含糊。这令人可佩。

(选自《看历史》2013年第11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儒生儒者成事
争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
汝心如玉何须擦
治事须先破“心贼”——心贼不破,难以成事
汝心如玉何须擦
葬在时光深处的拇指姑娘
《论语》:儒者的诤言
准成事标记“V出”及其与“V成”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