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技术在视障读者阅读服务中的应用

2014-02-11 19:48刘晓云
图书馆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视障盲文图书馆

刘晓云

(营口市图书馆,辽宁 营口 115000)

新媒体、新技术在视障读者阅读服务中的应用

刘晓云

(营口市图书馆,辽宁 营口 115000)

从为视障读者服务的传统模式入手,着重阐述了新媒体、新技术为视障读者带来的新的服务手段与服务模式以及在服务中应注意解决的问题。以期使新媒体、新技术在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服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新媒体 新技术 视障读者 阅读服务

扶残助残、保障残疾读者文化与阅读权利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2008年《图书馆服务宣言》中,对图书馆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做了明确的要求。这表明残疾人的文化权益得到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也为图书馆更好地服务残疾读者提供了保障。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建立了现代化、高标准的视障读者阅览室,而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更好地为视障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是我们每个图书馆工作者需要着重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 视障读者服务的传统模式

笔者作为一名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从事图书馆工作近20年,在2005年以前,与本馆同类型的同级馆中几乎没有专设视障读者阅览室,为视障读者服务也不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内容。为视障读者提供的盲文图书及大字本图书几乎为零。如果视障读者有服务需求,只能通过电话向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求助,然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采用送书(资料)上门的形式,为视障读者提供服务。视障读者只能依靠身边视力正常的亲朋为他们传递信息。

视力的障碍影响了视障读者对周围事物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再加上社会上部分人对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给他们的心理和生活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压力,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愿接触外部事物、不参加社会活动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他们当中的很多年长者每天除了听听广播、电视,基本没有阅读或从图书中获得知识的渴望。在一部分较年轻的视障人群中,他们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为了提高自身价值,对知识的渴望较高,但是盲文图书的昂贵,又使他们处于买书难、看书难的纠结中,他们便寄希望于图书馆,希望通过图书馆获得所需知识。但是,在传统的图书馆服务中,盲文或大字本图书的缺失,现代化设备的不完善又阻碍了视障读者求知的需求,使得图书馆里视障读者少之又少。

2 新媒体、新技术为视障读者开辟信息通道

2.1 视障读者服务的概念

视障读者服务是为顾及视障者的特殊性,让视障者能够利用图书馆资源,并通过图书馆获取足够多的知识来源,弥补其无法直接使用一般图书馆资源缺憾的一种服务。

2.2 新媒体、新技术在为视障读者服务中的应用

如今,随着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都投入资金加强图书馆视障读者阅览室建设。由此,藏书丰富,有声读物充分,盲文点字显示器、读书机、盲文刻印机等设备齐全的现代化视障读者阅览室也应运而生。在这样的功能齐备、设施先进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为视障读者服务又成为摆在我们图书馆人面前的一个课题。

2.2.1 开发互联网服务,打造视障读者学习交流平台

随着科技创新,让盲人“听”到互联网的信息已成为现实。图书馆可以借助高科技软件,服务于视障读者。例如,营口市图书馆2009年建成了辽宁省内首个环境优雅设施一流的盲人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之后,不断探索为视障读者提供网络服务的新模式,“让盲人也能正常使用电脑”是本馆最初的愿望,秉承着这样一个服务理念,营口市图书馆首先购买了阳光读屏软件。软件安装上以后,视障读者可以轻松上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聊天、炒股、写文章、英汉翻译,还可以用它来操作扫描仪阅读汉字书籍,操作刻录软件制作光盘……总之,明眼人通过电脑能做的事盲人基本也能做到了。做好软、硬件准备工作后,本馆主动与市残联和盲校联系,两个单位对本馆盲人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积极帮助图书馆开展宣传。盲校多次组织学生到本馆学习电脑操作,市残联也将图书馆作为视障人群的教育培训基地,经过宣传、推广,一些平时不了解图书馆,从来没来过图书馆的视障读者开始逐步走进了图书馆。图书馆还为他们建立了QQ群,将来馆的视障读者全部加入QQ群内,以便他们日常交流。QQ群的建立使很多视障的朋友找到了家的感觉,他们交往、交流的空间大了很多,人也变得乐观起来,针对有更多网络求知需求的视障读者,营口市图书馆还经常举办“视障读者”计算机操作知识培训班,聘请专家为他们讲解计算机操作知识,并适时举办“视障读者计算机操作比赛”。如今,经常来馆的视障读者都能够熟练地操作电脑,自由地在互联网上冲浪,由此也真正实现了视障读者“信息无障碍”。

2.2.2 建立图书馆有声网站,让视障读者可以“阅读”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壮大,国内市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且网站的内容丰富多彩,但是笔者浏览过的很多图书馆网站很少有设置专为视障读者提供服务的“有声”图书馆阅读功能。所以,图书馆工作者应着力打造一个适合视障读者的“有声”网站,让视障读者也能和正常人一样畅游书海,轻松“阅读”图书馆网站内的各种信息。

2.2.3 整合数字资源,提供移动数字阅读服务

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在坚持不懈地为视障人士提供多种方式的阅读服务,获得了视障者的好评。但盲文图书仍然存在着品种少、出版更新较慢、能够使用盲人读屏软件进行阅读的优秀数字资源比较缺乏的问题。图书馆工作者应拓展思路,争取与相关单位联合开发盲人移动数字阅读项目,通过收集、加工、整合多种形式资源,将馆藏文献整合到视障人士专用的电子阅读器设备中。这种专用设备可以方便地阅读电子图书、期刊、讲座、报纸资源,并可实现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源的网络更新,相信这一服务一定会为视障读者带来更多的阅读惊喜。

2.2.4 借助新技术、新设备为视障读者弥补视觉缺乏

视障口述影像服务,简称口述影像,是一种通过口语或文字叙述,将视障者无法接收的影像讯息转换成言辞符号,让视障者也能克服视觉障碍,协助他们克服生活、学习环境中各种影像障碍的服务。简单地说,口述影像就是把“看见”的“说”出来。图书馆可以通过口述影像服务让视障人士有机会接触视觉媒体,如电影、电视及其他表演艺术,通过口述影像旁述员简洁生动的口头描述,视障人士可从中获得他们无法接触到的信息。营口市图书馆在这方面就做了大胆的尝试。本馆从中国盲人图书馆聘请专家,对图书馆的服务人员进行口述影像馆脚本制作方面的专业培训,并对馆员的服务意识进行专业辅导,使他们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制作出精彩的解说词,吸引视障读者。

2.3 借助现代化设备为视障读者提供人文服务

公共图书馆作为为全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的机构,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竭力满足视障读者基本的阅读和文化需求,让他们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首先,图书馆要不断完善馆舍无障碍设施与环境,要在馆舍建筑中引入最先进的设计理念,通过盲文指示标识、语音提示系统、多功能视频助视器的运用,体现人文关怀理念,为视障读者到馆借阅图书提供便利。图书馆应设有盲道、无障碍通道、电梯语音系统、远红外语音提示系统等现代化服务设施。

3 视障读者服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1 资金缺乏,设备不完善

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为视障读者服务是一项能为视障读者带来快乐与帮助的工作。但是,很多图书馆的设施、设备达不到这种服务能力,政府投入资金紧张、缺口大是关键问题,所以各级政府还应加大对图书馆的投入,改善视障读者的阅读备件,并从资金上给予支持。

3.2 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水平达不到要求

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最主要的因素取决于图书馆员。目前,部分图书馆员在工作中只图工作清闲,不思进取,无法熟练使用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在视障读者使用时指导跟不上,导致服务水平提升不上去。所以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更何谈积极开发为视障读者服务的新思路。因此,提升图书馆员的素质,加强对图书馆员的技术培训,扭转个别馆员的不正确思想,引导馆员积极投身于服务工作也是图书馆做好视障读者服务的一个前提。

3.3 加强宣传,增强视障读者对图书馆的认知度

图书馆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与设备能够为视障读者提供很多的服务功能。但是因缺少了宣传,很多可以享受图书馆服务的视障读者苦于不清楚这些功能而远离图书馆,如果能够加强宣传力度,势必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视障读者。所以,加强宣传工作,让更多视障读者更充分、更自主、更便利地使用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也是当前及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新媒体、新技术为图书馆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在服务过程中为无数视障人士带来了曙光与希望。让他们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图书馆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责,投入爱心与热情,为视障读者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更多的关怀与服务。

[1]李菁.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论丛,2012(1).

[2]苏秀芳.关于公共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服务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1(5).

[3]吕荣梅.廊坊市图书馆为盲人读者服务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0).

[4]刘晓云.公共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服务探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12).

刘晓云女,1970年生。副研究馆员,副馆长。

G252

2014-02-10;责编:姚雪梅。)

猜你喜欢
视障盲文图书馆
基于盲文摸读效率因子评测盲文方案的研究初探
TOUCHING ENJOY——适用于视障儿童的趣味积木玩教具
制作盲文书籍,点亮黑暗世界
Making Braille children
叙事疗法在视障学生思想品德融合课程中的运用
图书馆
一种新盲文输入法的设计与实现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