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管见

2014-02-11 19:48张玉萍
图书馆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区级图书馆服务

张玉萍

(阜新市细河区图书馆,辽宁 阜新 123000)

区级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管见

张玉萍

(阜新市细河区图书馆,辽宁 阜新 123000)

弱势群体是值得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阐述了区级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区级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各种举措。

区级图书馆 弱势群体 服务举措

弱势群体一般是指由社会生活中比较脆弱和易受伤害或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下岗职工、失业者、农民工等。在我国,弱势群体规模大约有1.4~1.8亿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14%。为弱势群体服务是社会文明的体现,在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爱正在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总则中指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包括所有公众。应当注重培养少年儿童的阅读习惯,注重为残疾人、老年人、进城务工者、农村和偏远地区公众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群体服务。”在图书馆人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下,很多图书馆在为弱势群体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担负着为本地区广大读者服务,丰富本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的区级图书馆,也必须延伸服务触角,把为弱势群体服务纳入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区级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的意义

1.1 服务弱势群体是区级图书馆的义务和职责

区级图书馆是按照城市行政区划组建的地域性综合性的公共图书馆,是本地区社会教育中心和“人民的终身学校”。居住在所辖区域的公民,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强智人还是弱智人等都是区级图书馆的服务对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对因故不能享用图书馆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例如少数民族用户、残疾人用户、医院病人或监狱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这里强调的是图书馆服务的平等性和无私性,明确了“弱势群体”相比“强势群体”在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上享有同等权利;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原则又决定了其服务群体的全面性。由此,作为城区中心图书馆的区级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人文关怀服务,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减轻弱势群体的自卑、脆弱的心理负担,改善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是区级图书馆责无旁贷的义务和社会职责。

1.2 服务弱势群体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当今,弱势群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影响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弱势群体是社会各个群体中经济承受力和心理承受力较弱的群体,是社会结构的薄弱带,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较差,容易产生对社会、对强势群体的不满,一旦某些矛盾激化,有的甚至会采取过激行为,走上犯罪道路。区级图书馆是本地区社会教育的主要机构,把丰富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弱势群体,增加他们与主流文化接触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赋予的平等权利,让他们在书中寻找乐趣,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和知识水平,促进本地区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和谐与稳定。

1.3 服务弱势群体有利于增强弱势群体自身发展

“知识就是力量”,谁拥有知识,谁将拥有财富。弱势群体之所以处于弱势,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其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知识,就如战场上没有武器一样,拥有知识、掌握技能是弱势群体摆脱困境的希望。区级图书馆通过丰富的知识资源,特有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给予弱势群体知识援助,对其进行“知识和技能武装”,为弱势群体提供最长远、最有效的关怀和救助。从而使弱势群体摆脱自身的弱势状况,获得自身发展的能量,获得自我完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能力。

2 区级图书馆服务弱势群体的举措

2.1 对本地区弱势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建立弱势群体信息档案

调查研究是开展服务的重要环节,是制定服务措施的理论依据。只有通过对本地区弱势群体进行摸底调查,掌握本地区弱势读者需求的第一手材料,“对症下药”,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区级图书馆可到本地区民政部门、社区居委会、老年机构、学校、街道、乡镇等单位,调查、搜集本地区残疾人、老年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人员信息,掌握它们的自然情况、文献类型需求情况,建立相应的弱势群体信息档案,以便确定本地区弱势群体服务的重点,制定灵活多样的服务措施。如:细河区图书馆与细河区老干部局联系,建立老年读者信息档案,采取重点读者上门送书、送报服务,所服务的老干部柳荫堤,每天下午3点在社区广场为老年朋友读报,至今已坚持7年,《阜新日报》给予报道。春草社区卢舍、柳荫社区孔凡志两位都老人喜欢诗词、绘画,区图书馆为他们增订了《诗选》《诗词》《绘画艺术》等,挑选本馆20多种期刊及本馆收藏的地方文献《细河放歌》《阜新诗词》等,定期为两位老人上门送书,至今已经坚持4年。卢舍老人在阜新诗词网、《阜新诗词》《细河放歌》上发表了60多篇诗词作品,绘画和书法作品参加了细河区首届艺术节“书画细河”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荣获个人绘画一等奖、书法二等奖的荣誉。卢舍老人还出版了个人诗词绘画集《书法与绘画》。孔繁志老人帮助社区建立了诗词分会,利用图书馆的书籍带领居民读诗、写诗、对诗等,使很多爱打麻将的居民远离了麻将桌,爱上高雅艺术。与本区残联联系,建立重点残疾人档案资料37份,残疾人韩素英先天麻痹,卧床不便,靠低保生活,买不起书刊,但非常喜欢阅读,区图书馆为她送去了她喜欢的期刊30多种,并定期为她更换,现已3整年,满足了韩素英喜欢阅读的愿望,丰富了她的文化生活,《阜新日报》对我们的服务给予报道。还相继与街道、社区居委会联系,建立低保户、特困户档案资料20余份。与行政村、小学等联系,分门别类地建立了细河区弱势群体资料档案。

2.2 合理调整馆藏结构,满足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

图书馆的藏书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满足读者需要为直接目的。弱势群体作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适合其需求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源是图书馆为其开展服务的基础。如:细河区图书馆搬入新馆后,区政府高度重视新馆建设,拨款10万元购置新书,细河区图书馆结合本区弱势群体特殊需求,在坚持本馆藏书原则的基础上,购置了适合各类弱势群体需要的书籍。为残疾人购买了盲文读物、聋哑图书,有声文献、盲人按摩书籍等;为下岗职工补充了求职、技能知识、法律、厨艺、美容美发等实用性文献;为青少年增定(期刊类)、购买了思想道德教育、有关人生观、价值观等普及性读物及书画艺术类书籍等;为老年读者增补了延年益寿、疾病防治、休闲等书籍;为农民增购了科学种植、养殖等农业技术知识文献等,受到弱势群体的赞誉和好评。

2.3 建立适合需要的服务机制,开展阵地服务

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生理等方面处于弱势,因此,图书馆在制度上应该对弱势群体实行相应的倾斜,采取简化或免费办理借阅证,放宽借阅期限等;在服务方式上采取电话预约、邮寄服务、建立弱势读者QQ群服务,为弱势群体编辑导读书目,编辑社会福利待遇、就业、教育等方面的二次文献、宣传单等;在服务辅助用具上为老年读者配备老花镜、放大镜、助听器等,有条件的配备盲文显示器电脑、休闲茶座等;在服务活动上力求丰富多彩。如:细河区图书馆在新馆期刊阅览部、图书外借部都设置了老年、儿童、残疾人文献专架;针对老年读者喜爱诗词较多的特点,举办老年读者赛诗会;细河区玉龙小学和区图书馆相邻,孩子们每天中午都到图书馆来阅览。为指导孩子们阅读,引领孩子们读好书,编辑了《儿童必读书目索引》,建立了“你喜欢哪些书、哪类书”信息簿等;充分利用新馆报告厅为孩子们举办儿童猜灯谜、儿童故事演讲赛;为弘扬雷锋精神,与玉龙小学联合开展“雷锋与我们同行”主题演讲比赛;为我区九所小学分期分批放映爱国主义影片、消防知识、科普知识、动画片等;为残疾人、低保户、老年读者免费办理借阅证及电话预约服务等。良好的服务机制、丰富的阵地活动,使弱势群体感受到图书馆是神圣的知识殿堂,是他们寻求知识、获取职业信息、解答疑难、娱乐休闲、提高素质的精神乐园。

2.4 对弱势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培训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消除贫困。为了让弱势群体摆脱弱势境遇,图书馆可根据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多样性、类别化的不同特点,采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渔”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如细河区图书馆充分利用新馆报告厅,开展了一系列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免费培训:对本区农村弱势群体,聘请市农业技术专家、农技师、事业有成人士以蔬菜种植、畜牧、果树、农产品加工等为主题进行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对本区下岗职工进行电脑知识、美容美发培训等;聘请市家政服务公司有经验的女士,为本区下岗女工举办了两期月嫂培训班,增加了下岗女工的家庭收入,很受欢迎。与此同时,细河区图书馆根据本区城市规划和村中城市建设,一向以种地、种菜、养殖等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农民转为城区居民,这一转变,很多人一时无所适从,区图书馆利用新馆阵地,分期分批聘请市人力资源专家来馆对如何求职、用工面试、企业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等对其进行培训。这些培训为弱势群体就业、再就业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帮助,很多弱势群体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家庭经济弱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极大地提升了区级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发挥了区级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2.5 深入基层,延伸弱势群体服务领域

弱势群体缺乏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对图书馆利用率偏低,缺少信息获取的机会。图书馆应充分展示亲和力,走出“馆门”,走进社区,为弱势群体开展各种形式的贴心服务。如:细河区图书馆与市图书馆、北方图书城、新华书店4家联合举办书香进社区活动,让老年读者、下岗职工在家门口看到喜欢的图书;建立书刊流动服务机制,把千册书刊在全区30个社区中依次流动,调动了弱势群体的阅读情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针对太平沟小学地处偏僻、孩子们的文化生活相当困乏的实际,细河区图书馆在2011年5月为其开展“喜迎六一、感恩父母——我为父母借本书”活动,为孩子们编辑了《儿童必读书目索引》,丰富了孩子们的文化生化,缩小了与城里孩子们的阅读差距;2012年6月在四合镇西部小学开展了“迎六一、我读书、我快乐”活动,为引导学生阅读,为学生编辑了《小学生导读书目》;2013年4月,在细河蒙小开展了“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成长”活动,编辑了《阅读与健康——“4.23”世界读书日》《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生活小窍门》《饮食与健康》《科技信息》等为主题的“细河区图书馆为您服务”系列资料发放给孩子们;细河区图书馆还把本馆旧书架及1000多册旧书刊,资助四合镇巩家洼子村农家书屋读书状元任维霞,建立了“私人图书室”。区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范围不断延伸,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 结语

为弱势群体服务,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神圣使命和天职,区级图书馆应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以崇高的职业情怀,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弱势群体服务,不仅有利于提高本地区文化整体素质,有利于加强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而且对保持本地区及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

[1]司辉,邢军.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提供知识援助之刍议[J].图书馆论坛,2009(1):4-6.

[2]许江涛.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探析[J].图书馆学刊,2010(10):81-83.

[3]王晶.公共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的现状及其改进措施[J].图书馆学刊,2009(7):53-56.

[4]李跃红.区级图书馆服务新路径[J].图书馆学刊,2011(12):74-75.

张玉萍女,1966年生。本科学历,馆员,馆长。

G252

2014-02-20;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区级图书馆服务
保定市首家县区级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莲池区揭牌
如何更好地走好区级媒体融合发展之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推进报台网深度融合 做强区级融媒体中心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基于移动互联的县区级数字交通综合管理平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