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核标准论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2014-02-12 15:19张宜霞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考核院校高职

张宜霞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从考核标准论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张宜霞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专门启动了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工作。文章以在本次艺术课程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的院校为考察对象,从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出发,论述高职院校如何逐步做到保障措施得力、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优化、艺术实践丰富、教学成效显著、特色鲜明,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发展。

考核标准;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且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养成健康人格。因此,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历来重视公共艺术教育工作,陆续出台《在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积极推动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专门启动了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工作,印发《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工作的通知》(苏教办体艺〔2013〕35号),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33所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考核。出台的《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对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设置、课程管理、师资队伍、条件保障、教学效果和特色都有明确的考核指标、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根据考核得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该考核标准作为一个整体,六个评估项目既相对独立的,又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本文将以在本次艺术课程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的院校为考察对象,从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出发,论述高职院校应该逐步做到保障措施得力、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优化、艺术实践丰富、教学成效显著、特色鲜明,以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发展。

一、领导重视,强化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在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的学校领导大都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强调以艺术的审美塑造人,把公共艺术教学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领导必须组织相关部门和教师学习公共艺术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确保组织保障到位、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场馆设施齐全、校园艺术文化凸显。

1.组织保障到位

按照省苏教体艺文件精神,成立“公共艺术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学校公共艺术教学,成员单位应包括学校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教育教学督导部门、人事部门、宣传部门、图书信息部门等,协同推进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同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部门,如“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和下属的“教研室”,明确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实施和管理。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各职能部门应密切配合,确保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经费投入不断增加

学校应不断加大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从基础建设、场馆建设、设施设备和资料购置到艺术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有效保证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为学生接受公共艺术教育创造更好的环境氛围和条件。学校应设置并保障公共艺术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和学生社团活动需要。

3.场馆设施齐全

学校应重视公共艺术设施条件建设,在学校建设的全盘规划中,考虑并确保学生艺术活动场地。建设多媒体教室、琴房、画室、舞蹈房、剧场、展览厅等艺术活动场馆,以满足教学、艺术活动和演出的需要。学校图书馆和公共艺术教学部门应拥有充足的影像资料,满足教学需要。

4.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浓厚

一个美丽的、温馨又有文化艺术气息的校园将是学生一生美好的回忆。学校应重视校园环境建设,通过美好的校园环境来陶冶学生情操和提升学生对美的向往。例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和实训基地建设就充分追求文化的渗入,其教学主校区凤凰路校区“红墙绿树、碧水蓝天”,被扬子晚报推介为江苏省最美校园;实训基地之一江苏畜牧科技示范园“青砖黛瓦,水墨纵横”,一派田园牧歌景象;正在建设中的第二个大型实训基地——中药科技园将以“翠竹红檩,明风黛韵”更加凸显校园文化、现代畜牧文化、企业文化,充分展现现代农牧业科技园的风采。

二、科学规划,完善课程体系

公共艺术教育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强调通过艺术作品,运用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规律,去影响、陶冶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堂教学作为公共艺术教育的主阵地,课程设置应齐全,教学监控要有力。

1.课程设置应齐全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从高职院校学生艺术教育基础参差不齐、艺术素养普遍不高的特点出发,课程设置应从普及和提高两个层面入手,开设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两类课程,并辅以各类艺术类讲座,开足《方案》规定的“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八类课程,并实现理论知识与艺术实践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学校应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里明确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通过八类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的一门,并取得至少2个学分方可毕业。

同时,应与地方文化契合,开设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艺术类选修课,传承地方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或者利用地方名人优势,如剧团名角、书画名家、手工艺传承人等,开设特色选修课,这类选修课偏重实践,参与感强,会更受学生欢迎。例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以艺术导论、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音乐鉴赏、书法鉴赏等8门限选课为主体,以影视动漫鉴赏、中外服装艺术赏析、工业产品造型欣赏、摄影与摄像艺术欣赏、惠山泥人、手工装饰画、舞蹈形体训练、书法鉴赏与实践等23门任选课和戏剧、陶艺、阿炳与二泉映月等艺术专题讲座为一翼,以大学生艺术团、学生艺术类社团、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的艺术实践活动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另外,为弥补某些课程的师资缺口,共享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可通过引进或自主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网络化的学习辅助机制。

课程设置完善的同时,相应的教学文件要齐全,应由全体教学人员共同研究制定课程标准,并定期修改;根据课程标准选择教材、教案,共同商定授课计划;根据授课计划制作相应的课件;制定科学的课程考核方法,注重学生实践教学环节成绩等。

2.教学监控应有力

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社会评教和教学督导等,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出台整套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对教学任务的落实、教学档案的管理、成绩的管理、教学质量的监控、实践课程的考核等工作进行规范管理,以有效地保障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次获得优秀等级的院校,学生对公共艺术课程的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

三、外引内培,不断优化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应在完善师资队伍结构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

1.优化师资配备

公共艺术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应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例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配备公共艺术课专兼职教师18人,其中专职教师9人、兼职教师9人,兼职教师主要依托艺术设计系。例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人才引进尤其是辅导员引进方面,特别注重吸纳艺术类人才。

2.规范师资培养

高职院校应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进修和业务学习。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应制定教师业务学习年度计划,教研室应定期进行集体业务学习,在教学、社团指导、学生艺术演出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学习。例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传、帮、带机制即“青蓝工程”,选聘政治素质高、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高级职称教师辅导青年教师。从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师德规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充分发挥老教师在培养青年教师中的传、帮、带作用。

3.教师待遇平等

在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的院校,在学校岗位设置、课时津贴、职务评定、评先评优、业务进修等方面,公共艺术教师都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

四、搭建平台,丰富艺术实践

例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321”工程(三会:五四晚会、毕业生晚会、迎新生晚会;二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团巡礼节;一讲坛:青春讲坛)。其中,“三会”为重要节点;“两节”每年举办全员性活动40余项,形成了读书月、书法展、绘画展、舞蹈大赛、校园情景剧创作等一批品牌项目;青春讲坛活动定期举办,涉及书法、绘画、摄影、人文、古典名著等,一大批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日臻成熟的舞台。学生社团的规模和质量并举,在74个院系社团中,有29个艺术类社团,拥有会员3000余人。各院系也开展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动物科技学院的“动物科技文化艺术节”、动物药学院的“动物药品文化月”、信息系的“IT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文化活动。机电工程系的“创艺”影画沙龙活动从2012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6期,活动涉及美术、摄影、动漫、艺术设计等多方面知识,很好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体两翼式”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也将艺术浸润技术,形成基础知识、实践动手、结合专业、自己设计、服务企业的工科专业艺术教育特色;普及知识兼顾个性发展,搭建校内各类才艺表演,校外各类才艺展示的舞台,以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效果满意。

五、注重艺术教育成效,力争百花齐放

在大学生艺术实践方面,高职院校应在注重举办校内艺术文化活动的同时,参加校外各级文艺竞赛,注重成效,力争百花齐放。比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近三年开展各类各级文化艺术活动40余场次,参与学生2万余人次;各艺术社团积极组织各类文艺竞赛活动70余次。连续7年开展暑期送文艺下乡活动,大学生艺术团定期开展汇报表演,足迹遍及全省各地,受到广泛欢迎;舞蹈《那年剪短发》获得第三届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舞蹈《凤凰展翅》在省第七届农运会开幕式中得到一致好评;承办省首届“田园牧歌节”开幕式表演,得到了校内外一直赞誉。

六、开拓创新,彰显特色

在江苏省首次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中获得优秀的院校,公共艺术教育都有鲜明特色。其中,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在近年来,主动适应农牧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新模式,探索出与专业相结合的公共艺术教育新模式,即:对接专业,文化艺术引领,推进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牧院精神引领,“三位一体育人才”。首先,该校结合办学特色、专业特长和学生特点,将畜牧文化、企业文化熔铸于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之中,开设44门特色课程,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效。比如针对宠物专业发展需求,开设宠物美容综合技能训练、宠物服饰设计与制作课程;针对园林艺术专业,开设花艺与盆景技艺课程;针对网络设计专业,开设页面布局与特效课程等等。此类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唱响田园牧歌,舞美艺术人生”成为该校追求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其次,该校坚持“三位一体”育人才。建校50多年来,该校积淀起来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坚忍不拔,争创一流”的牧院精神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此精神引领下,“职业能力求真、道德品德求善、日常生活求美”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已渗透到公共课程,特别是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形成了特色,经过挖掘整理,撰写并出版了《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校园文化读本》,王蒙先生被牧院精神感染,亲临学院,为牧院精神题词。

总之,《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能促使学校和教师正确把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使学校和教师在实践中采取最优的措施;使教师优化自身的素质,并选取最优的教学方案。为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最优效能,该评估标准的六个项目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合力发挥作用。本次江苏省高职院校艺术教育课程考核是对艺术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的有益补充,是对高职艺术教育发展现状的有效考查,对江苏省高职院艺术教育的发展势必产生积极影响。

[1]李薇.从评估标准谈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走向[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2]王九筛,孙云.地方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中国音乐(季刊),2009(4).

编辑 朱荣华

G717

A

2095-8528(2014)02-054-03

2014-09-22

张宜霞(1980-),女,河南洛阳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讲师,艺术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考核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内部考核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