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2014-02-12 15:19陈雨青黄妍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者信息

陈雨青 黄妍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浅论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陈雨青 黄妍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负责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应以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新对策、新方法,以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发展。

互联网环境;高校;学生工作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与现实社会走向交融。它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而言,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给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互联网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

1.互联网信息的开放性给高校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互联网信息流动快,数量巨大,而且内容良莠不齐。而高校学生群体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成长期,个性及价值观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网上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尤其是一些暴力、色情等的文化垃圾,更是对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荼毒至深,理应引起社会的关注与警觉。

2.互联网虚拟性导致高校学生精神依赖

互联网的普及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多媒体传播技术构建的“拟态环境”极大强化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使得网络信息对当前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以及心理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所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的问题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高校学生中不少人热衷于把网络当成逃避现实的精神寄托和排遣负面情绪的手段和途径。因而,一些学生整日沉迷于互联网所营造的虚拟世界,在网聊、游戏中寻求愉悦感与成就感,在网聊中寻求情感的寄托与发泄。而自控力与判断力的缺乏,又使得一些学生明知行为不当却长时间陷于网络环境内无法自拔,形成了异常顽固的网络依赖症。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必然会伤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互联网对高校学生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

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给传统的学生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从而对高校学生工作者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有足够的敏锐性重视当前变化的新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有效方法处理新问题。尤其是在学生工作一线的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管理者,应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掌握基本的网络信息技术,了解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探索创新互联网环境下对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为此,学生工作者应改变以往的以权威教育和共性管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主流的网络交流平台,例如腾讯QQ、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兴趣爱好,在平等轻松的氛围中搭建与学生沟通的最佳渠道。

三、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1.树立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去中心化等特点,因而,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以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尊重学生、与其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提倡个性化、开放性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旧有的命令式、灌输式的教育手段,在学生工作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封闭的学校教育为开放式的互联网教育,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关注并满足学生正当的诉求。同时,要注意到学生作为个体在开放环境中的差异性,切忌“一刀切”式的形式主义管理手段,以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健康的休闲方式和兴趣爱好。

2.突出学生工作的服务性

高校学生工作不仅仅是对学生的管理,而更多的是为学生服务,因而,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高校丰富的网络资源建立融“学生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网上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信息网络平台,一方面可以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动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信息发布系统将有益的信息及时精确地传达给每一位学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建立在校园一卡通基础上的网络信息查询,不仅有利于实时关注学生的日常开支,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还有助于公平公正地开展扶贫济困工作,防止弄虚作假。同时,也应加强招生就业工作方面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全面及时地发布校园招生信息和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利用网络的互动平台,在线解答学生关于招生就业方面的疑难问题,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切实为学生服务。

此外,学校还要经常举办一些与互联网应用有关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等文化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以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对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使网络成为学生学习、娱乐的工具,从而顺利地完成大学生活期间的知识积累和人文素质培养。通过组织开展班级或个人网页竞赛、Flash设计大赛、美术作品设计和其他形式的网络技术比赛,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提高他们学习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3.健全网络教育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学生工作者可以建立部门或个人的网络渠道和平台,比如人人网、博客、腾讯QQ、微博、微信等,以便于及时发布信息,了解学生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同时,高校学生工作者还应在日常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不仅自己要多利用一些非正式场合深入学生的生活,而且应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双管齐下,全方位了解学生在互联网中的学习生活状况,以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其次,建立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学生工作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在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但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因而,在高校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中,高校学生工作者有必要建立一个内容丰富、功能全面包括在线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档案等栏目的网站,使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可以通过留言板、聊天室、网络心理咨询室等在线通道,向专职人员寻求心理咨询。如此,学生工作者就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障碍,引导学生摆脱心理困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启,它在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新问题新挑战的同时,也为学生工作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高校学生工作者应在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增强“学生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积极提高自身素质,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技术,以便对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科学指导与人性管理,帮助他们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害,克服因过分依赖网络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增强学生网络法律意识和道德自律。只有这样,高校学生才能做到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学生工作也才能落到实处。

[1]胡钰.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2]章上泉.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3]夏立明.互联网与加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前沿,2005(9).

编辑 郑晶

G645

A

2095-8528(2014)02-083-02

2014-09-16

陈雨青(1982-),男,辽宁人,西安翻译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

黄妍(1983-),女,辽宁人,西安翻译学院研究实习员。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工作者信息
关爱工作者之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订阅信息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展会信息